《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两种社会制度和平相处的典范”。此时,日本的北部国防的要点就自然在南库页岛、北海道、朝鲜半岛、中国华北,这里是阻止北方陆上敌人南下的所谓的帝国国防线。
    于是,华北的皖系三省受到日本的重点照顾,到年初为止,徐树铮的部队已经发展到了6个师一个旅,全部的日械化,其编制、训练、武器装备怎么看都是日本陆军的翻版。而在山东,田中玉在1922年的时候由于不能很好的控制军队而被第5师师长张树声赶下台,督军的位子也落到了在军队中更有力量的张树声手中。在田中玉和张树升主政下,日本人在山东保留了强大的势力,虽然胶济线被中国人集股筹资并向外国银行团、本国银行团同时筹款赎回,但是日本通过跨国投资控制了山东的经济命脉。
    山东被日本人作为帝国华北国防线的战略后方而加以经营,这里经济发达,资源丰富,通过津浦路不但可以快速的增援直隶的长城沿线,而且还可沿路南下,增援徐海、安徽,通过济邯线鲁军还能快速的支持直隶南部的作战。因此,在日本人支持下,鲁军的实力快速的膨胀,由1921年初的两个师三个旅万人扩张到年初的三个师七个旅近万人,实力直逼同为皖系北方柱石的定**,只是由于张树声资历不高,他的风头才大大被徐树铮压下。
    而同期,阎锡山的部队直扩张到3个师2个旅万余人,李纯则增编了两个旅,达到五师五旅,部队也由不满编的状态达到了齐装满员,现在苏军总兵力达到万余人,浙沪联军由于卢永祥增编了2个旅也达到了八万余人,卢永祥在皖系中的地位很特殊,他很早就投靠段祺瑞,但是也很早就自立门户,他的一大愿望就是控制江苏,成为名副其实的江南王,但是日本人却不支持他如此的冒险,因为江苏已经是英美在长江流域的主要据点了,日本人担心英美的强烈反对。与此同时,日本人也担心鲁的势力过于强大而难以控制。
    在中部,江西物华天宝,经济上足以支撑强大的军队,三年多来,赣军两个师三个旅增编了两个旅,全军达到了5万余人。福建由于土地稀少、资源匮乏,这些年来维持庞大的军队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三年来,李厚基只是改进了部队的装备,而且闽军似乎有将相不和的问题,李厚基更像一个文人,他向杨增新一样对手下的将领充满狐疑,总是试图利用军人之间的争执取得军队势力内部均衡,这实际上有损于军队战斗力的。
第八十八章 分裂之家
    而在华中还存在关内最大的武装力量,那就是吴佩孚的安**,吴军本来有6个师万人,在去年初进入湖北后,他借着废除镇守制度的机会,利用权术将鄂军大部进行了改编。在王金镜下台后,湖北陆军的第14、18两师师长碌碌无为,自然不是吴的对手,唯有孙传芳在鄂军中素有威名,此次内乱,他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自然能够使得这些一直跟在王占元身边的人颇有好感。
    吴佩孚先是调任孙传芳为第2师师长,对他加以重用,用吴的话来说,“如此忠心之人,自然应该重用!”而孙传芳也明智的很,很快他就成了吴的“心腹”。然后,在吴的权术下,以整军为由,对旧鄂军进行了改编。在改编中,鄂军像安**一样废除了旅的编制,以孙传芳的第21旅为基础,合并了鄂军第3旅,编成安**第五师,师长是孙传芳在21旅的老部下,这对孙传芳绝对是个大好的消息,但是对其他鄂军来说,这个消息就不好了。
    群龙无首的鄂军顺利的被吴佩孚收编,以17、18旅为主,合并了鄂军第1、2旅,编成安**第6、7师。同时吴佩孚以换防、升官等等其他理由,将15师调入湖北,14、18师调往北线,湖北军政交给了他的心腹将领湖北军务代办安**第1师师长萧耀南。与此同时,2、安**5师布置被布置在武**、英山一线,作为防卫安徽的主力,孙传芳自然师鄂东防卫司令了。
    如此一来,湖北陆军除了孙传芳控制的两个师还有一些独立性外,大部被吴佩孚收编,进入了他的嫡系行列,到年初,他直接控制的精锐部队已达10个师,总兵力为13万余人。而现在仍然依附吴佩孚的河南督军赵绸两个师三个旅也在吴的汉阳造的帮助下,扩军满员达到了4万人,如此一来,算上孙传芳的两个师万人,镇嵩军人,吴佩孚支配的兵力达到了万人,而且这个军事集团的内部统一程度远比关内的其他军阀要大得多,这不可能不激起吴的野心。
    相比较与关内各方这几年来各方的竭尽全力的扩军,同盟就要保守的多年内,同盟在番号上增加的部队只有国民警卫队第14旅(红军旅)、第8、9、10师、独立第5、6蒙古骑兵团,这些基本上都不是军方要求的主力部队,总兵力也只有5万人,即使算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万人,也不过7万人而已。如果要说绝对数那当然还是不小,增加数目仅次于吴佩孚,但是相比辽阔的达到45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5700多万人口,在中国也就显得十分保守了。
    正因为这样,我赢得了和平使者的美誉。我竭力同北方的俄国和平共处,使俄国表面上同意了归还中国领土,当然关于领土问题的谈判虽然每年依然举行,但是自从1920年以来,双方除了交换了实际控制线附近的地图外,一直没有实际性的进展。而我也没傻到去逼俄国人,除了要求俄国人信守诺言外,基本上没有实质的行动。与此同时,现在已经控制了俄国政局的斯大林当然也不会傻到公开不承认俄国的诺言,因为对这个把“我是列宁选中的人”当作政治正统来源的人来说,否认列宁亲自做出的国际承诺,无疑是打自己的嘴巴,因此,双方很明智不知不觉间搁置了这个问题。
    到目前为止,似乎双方都没有急切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也没有在公开场合发表对这一个问题的确切看法,用我的话说,“已经决定世代友好下去的中俄两国人民一定能够有智慧和平的解决和平问题,就算现在不能,我们的后人一定比我们更聪明!”直到去年,斯大林知道了我在国内面临的外交压力,十分友好的将新疆西南一些分水岭东侧小块贫瘠土地归还中,而且还附带获得了德国98式毛瑟枪,也就是国产N9型毛瑟枪的生产技术。当然,这时的我已经研制出了历史上毛瑟枪巅峰之作N10;并具备了量产N8B型冲锋枪的能力,而新型的突击不强的研制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对待日本问题上,针对日本签署了华盛顿条约,我做出了高度评价,称赞日本人的行为“有利于东亚的国际和平,体现了对中国的友好感情。”除此之外,我还说了一大堆谄媚的话,实际行动当然也是少不了,我批准了对日本的石油及相关产品的出口,批准了向日本的大豆、小麦出口,并且还为这总出口提供便利甚至是补贴。这两种商品都是日本的继续战略物资,我的行动显然对日本有重要的意义。
    日本几乎没有石油,唯一能够控制的大概就是俄国领土库页岛北部的一块小油田,其他的石油最近的也要到荷属东印度的苏门答腊,这里的油田掌握在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壳牌运输贸易有限公司组成的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手中,以荷兰和英国的关系,这家公司的对外政策显然受到英国外交政策控制。由于一战时期,日本产品侵入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市场,再加上日本在中国严重侵入英国的传统利益范围,两国战略关系双方心里都清楚的很。最远的来源就是英国控制下的海湾以及美国控制的美洲石油,这些都不是稳定的石油来源。
    当然,同盟在日本人眼里说不定还不如英美可靠,但是一个很显著的道理,当两个不可靠的事件凑在一起时,他们同时发生的概率要大大的小于单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因此我同意向日本出口石油无疑增加了日本的石油安全,只要看看日本庞大的海军舰队对各种石油产品的需求量就知道此时对日本石油不小的意义的。再说以大豆大宗、小麦为辅的粮食出口,此事对日本更是非同寻常。
    日本是个岛国,也是个山地国家,全国的可耕地不到总面积的13%(日本包括琉球、南库页岛、千岛群岛在内的日人所称的本土),总耕地面积只有700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亩,不但比中国平均水平没法比,如果同同盟比,那简直就是笑话,因为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而日本人侵占韩国、中国台湾省的人口分别达到3000万、450万人,耕地面积分别4500万亩、1300多万亩,人均水平为亩、亩,可以说,台湾人均水平还可以,大致和中国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但是台湾有两个缺点,一是耕地总面积较少,而是由于台湾地处亚热带,日本人为了利益,在台湾大力发展蔗糖业,如此一来,台湾的稻米除了自给外,只有很少的数量可以出口到所谓的日本本土。相反,日本不顾韩国普通民众的死活,大力发展本来粮食生产就不发达的韩国的向其本土的稻米出口业。日本人的主要手段是在韩国所谓的扶植日本地主,直接控制韩国的耕地,然后把这些土地的产出运回日本,虽然日本人获得粮食的安全度和高额的利润,但是这种行为无疑造成了韩国的大量流民以及民间对日本的难以挽回的反抗情绪。
    但是,即便如此,日本的粮食还是不能自给的,日本人主要的实物是稻米,但是日本的稻米产量只有800多万吨,而如果以人均每年250公斤的粮食的保守估计的话,日本每年的粮食也要1400多万吨,这显然不够,因此日本人除了用数量不多的小麦、世界第一产量的80多万吨的鱼类补充外,还要大量的进口粮食。这当中,主要源自东北大豆就是首要的。正如参谋总署的秘密文件所称的那样,如果同盟和日本发生战争,如果战争持续一年以上,那么耗尽了粮食储备的日本将会不战自溃。因此,一旦和同盟发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