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中华民国史之戏说张作霖-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盟和日本发生战争,如果战争持续一年以上,那么耗尽了粮食储备的日本将会不战自溃。因此,一旦和同盟发生战争,除非能够短期解决,否则很可能导致日本帝国的崩溃。这也是日本为什么近年来加强向关内的粮食进口的原因。
    因此,此时的形势是,日本即使对同盟心怀不鬼也不敢轻起战端,除了日本不具有长期作战的潜力外,西方的支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日本很难确知俄国态度,一旦日军苦战后获得了战略优势,此时俄国应邀出兵的话,那他无疑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正因为这样,无论日本的当政者在某些场合叫嚣的有多响,但是一旦上台,他就会执行明智的现实主义路线,一方面加强对同盟的防备、完善帝国国防线,另一方面努力使同盟成为一支“和平力量”。而我正是利用日本的这种心理,努力把自己办成一个和平主义者、改良主义者、边疆保卫者,使得日本心生侥幸之心,这正是长期中的心理战。
    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我的军队数目虽然还没有增加,但是装备、训练水平一点都没有下降,在我的长期经营下,反而在不断的上升。可以说,国民军正规军装备的数量和质量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这个我还是有自信的。每个师都有庞大的炮兵部队,制式装备主要是在德国98式毛瑟枪基础上发展的N10;大量淘汰的旧式的是装备转移给国民警卫队,而国民警卫队的日式装备大部分又转手卖给关内的军队。
    长期的和平和不扩军策略为东北节省了大量的军费,这些资金5年多来,即使保守估计也在2亿以上,这些还是直接的节省。当钱用来生钱后,他就有了惊人的增值力。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军事工业已经被军事工业带动的重工业,到如今,同盟的重工业水平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互相支持,循环式上升,虽然军队实力表面上停滞了,但是同盟的战争潜力数倍、数十倍的增加了,这才是我要的力量。
    而实际上,同盟要说没有扩军那是门外汉的看法。同盟的扩军主要表现在预备役部队的组建上,去年一年,同盟又组建了24、25、26、30、31、32、33、第1朝鲜八个预备役师,这样再加上新建生产建设兵团的第23、第2伊斯兰、第2哥萨克骑兵三个预备役师,同盟控制的预备役部队就达到了21个师之多,可以说在战争一个月内,同盟的武装力量就会增加一倍以上。此外,同盟还建立了中国最强大的海军、空军,其实力在亚洲,都仅仅排在日本之后,因此说同盟的武装力量是中国最强的,在亚洲也是数得上名号的可不是信口雌黄。
    月份的时候,关内的形势开始极为紧张。随着江苏议会的召开,敌对的双方围绕立宪自治问题的争论越发激烈。当江苏议会召开的时候,徐海地区也相应的召开了地区议会。当省议会在准备立宪的时候,徐海地区议会也把制定地区宪法抬上了台面。对于徐海地区所谓,胡适的新闻发言代表了同盟官方的正式态度,胡适猛烈的谴责了徐海选举丑闻,他对张文生竭尽指责之能,充分的发挥了他肚中的墨水。我的说话是“此种事件,闻所未闻!”
    日本人当然知道徐海地区的选举舞弊行为,自视文明的日本是不会公开支持的,只是含混的表示“这是中国民众的内部事务,日本以友邦的心态希望中国民众不要因为政治争论引发内战,因为这不符合民主的原则。”而美英当然就没那么客气了,他们纷纷对徐海地区的行为进行指责,认为地区立宪自治“不符合惯例,没有必要,应该放弃。”而徐海地区议会当然傻到之让别人指责。
    不知道在谁的策划下,他们发表了宣言,公然声称“这是天赋人权”、“凡是都有第一次,我徐海民众要为天下先”、“说什么徐海地区自治不符合惯例,纵观历史,我徐海地区在张文生将军的主持下,已经自治近十年了,这些人居然视而不见,这是什么居心呢?这说明他们无视徐海地区民众的自治权利,他们企图剥夺我们的天赋人权,这就是他们的邪恶本质。”一时之间“奇谈怪论”满天飞,令人目瞪口呆。
    月20日,经过一番争吵,江苏议会通过了江苏省宪法,宣布在江苏省实行宪政,选举“无党派民主人士”李纯将军为省长,前省长民国党员齐耀琳当选为副省长。李纯在次日的就职演说中,不知道是谁为他写的底稿,其谈论民主的水平让人奇怪他是不是的了失心疯了,他还引用美国前总统林肯的话“分裂之家不能持久”,希望“徐海方面不要分裂省府,即使悬崖勒马,莫辜负江苏近三千万父老的期望。”看来,他相当议会林肯了,战争似乎已经不可避免了。
第八十九章 战火乍起
    当然,对于战争双方都是有准备的。在战前,苏军共向淮河沿线派驻了一个师一个旅,兵力为万余人。江苏的总兵力兵策上说是万人,实际上剔除了张文生的编制员额为6000人的第76混成旅后,实际员额为万人,五师四旅。李纯早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于是他就发电向吴佩孚询问她的态度,而吴佩孚的回电是,“此时不动,更待何时?”他又确认同盟的态度,我明确的向他表示,我想他提供军火,当然是要钱的,虽然便宜一点。此外,我还向他保证,如果徐树铮南下,那么同盟将会从后面进攻他。
    于是李纯就开始整编军队,因为废除镇守制度是会得罪一些人的,如不做应对,弄不好会在战时出问题,对于这一点,李纯这个老军阀不可能不知道。当李纯一边展开最后的“和平努力”,一边磨刀霍霍的时候月4日,徐海地区议会“悍然”通过了“徐海地区约法”,宣布徐海自治,“选举”张文生为“元帅”,总理军政事务。如此一来,双方再无路可退,因此,民国时报发表军事评论说,“战争已经爆发了,只是没有宣布而已。”
    在新华社的采访中,针对战争问题,张文生表示,“我们的友好邻居倪嗣冲不会坐视他的邻居的天赋自治权利受到侵犯的,强大的安武军不是李军能够相抗衡的,而且李军最近由于内部整编军心浮动,因此发动战争对于他来说是不明智的。”“江苏的分治由来已久,徐海民众珍惜他们长期以来的的权利,希望李纯尊重徐海地区的民意。虽然我们认为李纯仍然是个独裁者,但是我们认为,既然他认为自己是个民主人士,那就应该尊重民主的规则,尊重民众的权利。”他的谈话,通过新华社及其相关的报纸电台迅速传向全国,一时全国舆论哗然。
    月10日上午,在长期的争吵后,在泗阳与清江县的边界上发生了军事冲突。当日,双方都发表通电指责对方“进行军事挑衅”,于是鉴于形势严峻,张军宣布进行自卫,而苏军自然也不甘示弱,宣布进行平叛,议会还通过决议,“要求张军将士,认清形势,临阵反正,省府决不追究。”中国自“太平之乱”以来最大的内战就这样开始了。
    据后世史家推测,虽然从文献资料上难以确定到底是谁开第一枪的,但是从战争初期的形势来看,判定是张军先发制人,主动发动战争的更加可信夜,同时接到上级命令而向前开拔的苏军和张军在清江县的运河、黄河故道沿岸意外遭遇,双方都不明白对方的实际情况,但是显然都不能主动撤退,因为他们都害怕撤退引起混乱,于是一夜混战,双方各死伤1000多人。次日晨的时候,苏军通过审讯俘虏,终于明白了这是张军12000人的主力部队,他们想夜袭清江县城,夺占淮河渡口。
    于是,苏军就一边坚守,一边向南京发电,请求快速支援。但是,到下午的时候,苏军就发现在他们的身后出现了大股敌人,于是没过多久,苏军就开始混乱,战斗不到2个小时,苏军就开始溃退,待逃到清江县城,终于发现该城已经被张军给占了。后来的记载表明,安徽、山东在日本顾问冈村宁次的“妙计”下,秘密的向徐海地区各派出了3000人的“志愿”人员,这些人实际上是从皖鲁各军中抽调的人员,这支军队很快被编为“徐海自治军独立第1旅”。
    冈村宁次生于1884年,是日本东京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年,张文生和日本以及皖系的秘密协定签订后,冈村宁次被日本政府任命为日本驻青岛武官并成为张的军事顾问。冈村宁次认为除非要让李纯下台,否则徐海地区将不得不通过防御和友邻的协作通过军事防御迫使江苏当局承认徐海地区的现状。而最佳的防御线莫过于淮河一线,于是他制定了发起突然袭击,夺取淮河渡口,然后通过徐海防御、友邻协作,迫使江苏屈服的战略方针。
    但是,淮河沿岸苏军共有一个师一个旅,分别驻扎在淮北的清江和淮南的淮安,他们之间被淮河隔开。于是,冈村提出了诱使清江苏军出城,然后将其消灭在野外的计划,但是双方此时兵力相等,即使打得再好,大概也只能够将该部苏军击溃。冈村又献一“借兵”计划,于是所谓的“自愿”兵产生了,这些兵力对军力庞大的鲁皖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补充的兵员由于数量少根本不会影响原部队的战斗力,但是6000人的生力军足以在这个局部的战场上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张军的原本计划是,第1师夜间袭击清江城,然后于清晨“溃败”,在苏军主力追击后,秘密的第1旅突然从背后意想不到的杀来,然后第1师在杀个回马枪,争取全歼或者至少击溃苏军主力,然后乘势攻下清江城,夺占淮河渡口,然后相机转入防御。但是,没想到双方在夜里打了个遭遇战,第1旅等了半天也发现苏军和友军的部队。军事侦察后发现,苏军主力已经出城,只有少量留守,于是第1乘机夺占了清江城,然后开始寻找苏军主力,终于在天明十分他们摸到了苏军的后面。
    但是,一夜混战,苏军和张军第1师的战线已经没有规则,再加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