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沉默了许久,刘冯的脸上忽然露出了盖天的豪气,大笑道。
    在座的虽然有鲁肃这样的文人,但是鲁肃性格豪气,不比武将差。其余人也都是大气磅礴的盖世豪杰。
第五百八十八章 出兵攻许(2)
    不免为刘冯的豪气所感,纷纷说道。
    “殿下说的对,不管成败,定要兵临许都,战上一阵。”
    “重振汉室,只看这次。”
    “诛除曹贼,拱卫天子,当仁不让。”
    大厅内的气氛,顿时被点燃了,如同爆炸了一般。不管是鲁肃,赵云,文聘,甘宁,还是董承的脸上都流露出了没有半点虚假的激动。
    显然,迅速突破宛城。让他们士气大振了,即使是前方强敌列阵,也难以挡住他们的雄心。
    “好,全部下去整军。”刘冯见此叫好道。
    “诺。”
    鲁肃,文聘,赵云,甘宁四人齐齐应诺了一声,拜别离开了。
    四人离开后,大厅内只剩下了董承与刘冯。
    经过刚才军医的检查,董承的腿伤有些严重了。真正的伤势,并不像董承刚才说的那般轻松。
    因此,留了下来。
    “这段时日,车骑将军实在幸苦了。”沉默了片刻,刘冯转过身体,跪坐着,对着董承举拳说道。
    “臣一把老骨头,能帮上忙已经是欣喜不已了。殿下不必如此。”董承连忙说道。
    显然,董承并不想邀功什么的。道了一声后,立刻笑着说道:“臣记得,殿下当初纵论河北名士,曾经曾赞河北名士之中,唯有田丰,沮授二人名副其实。而今田丰已经在殿下帐下文臣,殿下可想知道沮授在何处?”
    刘冯闻言顿时眼前一亮,顾不得满心的感激。连忙问道:“难道沮授在城中?”
    刘冯是又惊又喜,沮授是什么样的人才,刘冯自然是清楚。但是根据历史显示,沮授在官渡之战后,被曹操俘虏了。
    不太可能会出现在宛城,刘冯当然也就想不到。见董承的神态,刘冯就猜测出了沮授现在可能是在城中了。
    “自是在城中。”说到这里的时候,董承显得是有些自得,脸上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心情,抚须道。
    随即,董承更是把官渡那边拐带沮授南下的经过一一对刘冯说了。
    “正愁帐下领兵大将不够,当去拜见。”刘冯断然道。
    “老臣派人引路。”董承笑着说道。
    随即,董承找来了一个兵卒,为刘冯引路,刘冯率领一些护卫,来到了沮授居住的宅子内。
    前院,沮授还在猜测城南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猛的见到刘冯率兵闯入。不由问道:“你是何人?”
    “孤乃当朝皇太子,刘冯。来此欲拜先生为将,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刘冯直言说道。
    却把沮授听的目瞪口呆。皇太子?不是薨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但是沮授不愧是天下有数的智者,一瞬间就想明白了。略有些结巴道:“太子殿下一直藏身在鲁肃的军中?”
    至于刘冯的身份,沮授并不怀疑。既然出现在了这里,那就不用怀疑了。
    “正是。”刘冯爽快点头道。
    一瞬间,沮授犹豫了。是沮授对于袁绍还有留恋吗?确实是有。但并不是留恋于袁绍的能力,毕竟沮授屡次出计,但屡次被袁绍驳回,心早已经冷了。
    而是留恋于忠心耿耿的这个忠字。
    沮授纯良,不希望背负骂名。不过,这还很好解决,毕竟效忠袁绍,只是小节。而若是能效忠皇太子,那就不会有人骂他是背弃了袁绍。
    但问题是,宗族在北。
    “臣,宗族家眷在北,不敢奉太子殿下诏。”沮授忏愧道。
    “哈哈哈。”刘冯大笑,随即,大声说道:“官渡之战,先生被俘,又不是主动投降。他袁绍还没脸要杀先生全家。更何况,现在袁绍自身难保,孤起兵于南方,正好解决了袁绍的燃眉之急。若是孤派人去河北,向袁绍讨要先生家眷,袁绍必定放人。”
    所谓关心则乱,沮授并没有考虑到结合当今的局势,来挽救宗族,家眷。现在听刘冯这么一说,顿时是又惊又喜。
    投奔刘冯,不会背负骂名。家眷又能得到保全。沮授心中再无一分迟疑。
    “有劳殿下了。”
    沮授下拜道。
    “好,孤封先生为太子率卫,在孤身边行走。”刘冯大喜下令道。
    “诺。”
    沮授再拜。
    能收取沮授,乃是意外之喜。但是沮授即使人才,但现在局势,沮授也排不上什么用场。因此,刘冯只是欢喜了一阵,立刻带着沮授回去了将军府。
    当夜,刘冯把沮授介绍给了众将。大军则在宛城休整了一日,次日一早。
    在刘冯的一声令下,大军直扑许都。
    入宛城,杀曹仁祭旗。刘冯做到了,接下来就是入许都,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势。
    只待许都之后,就可以诏告天下,恢复皇太子的身份。帮助天子统御**。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点点浮出水面的皇太子(1)
    第五百八十九章一点点浮出水面的皇太子
    许都,尚书令官邸书房内。
    荀彧正在焦躁的等待着,刘冯北伐,董承必反,这是毋庸置疑的。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把董承的家小,弄出城外去。
    但是这时机不好把握。若是早早的把董承的家小弄到了城外,夏侯惇会怀疑,继而会影响到曹仁那边的对董承的信任。
    若是完了,极有可能会被夏侯惇给杀了。
    因而,荀彧在等待刘冯进兵到宛城的消息。只要新野的大军一到达宛城,荀彧所派去的快马,就会返回来禀报。
    “大人,新野大军兵临宛城城下。”
    忽然有心腹走了进来,禀报道。这心腹算是荀彧的家臣,姓沈名贵,日常帮助荀彧管理家中田产,这一次事关重大,荀彧只能让沈贵出马了。
    “好,立刻去通知董二公子,让他领着全家一起出走。办好了这件事,你也不用回来了,与董家人呆在一起。”荀彧面上露出了喜色,但随即就立刻说道。
    “诺。”
    沈贵立刻应诺了一声,立刻匆匆的走了进去。
    “许都董承家小必定无忧,殿下放心。也祝殿下,早日兵临许都。”派遣了沈贵出去后,荀彧面朝南方,露出了些许激动之色,喃喃道。
    另一边,沈贵从偏门出了尚书令官邸后,立刻来到了董府。
    而今的董府已经不比当初了,董承现在可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与早年不尴不尬的地位完全不同。
    府邸富丽堂皇,很是气派。门前也有五个护卫,镇守。
    “来者何人?”门前护卫,拦下了沈贵,呵斥道。
    “我乃将军帐下小吏,手持将军家书而来,还请禀报夫人。”沈贵很是流利的回答道。
    “稍等。”
    护卫闻言一愣,随即很是客气的说了一声。再转身进入通报去了。
    这时,董承的夫人李氏正在后院花园内走动,赏春。
    不仅是府邸变得富丽堂皇了很多,连李氏也因为家中局势得到改变,精神气爽,较之刘冯在许都的时候,变得年轻了几岁。
    “夫人,外边有人自称是手持将军的家书来见。”
    这时,有侍女走了进来,禀报道。
    “请到大厅。”李氏闻言眼眸一亮,立刻说道。董承自从去外边征战后,可是一封信都没回来过,这一次当真是难得啊。
    “是。”侍女应了一声,走了下去。
    不久后,李氏到达大厅。沈贵也被请入了大厅内。
    “见过董夫人。”沈贵行礼道。
    “壮士请起。”李氏点了点头,抬手道。随即,问道:“家夫的书信呢?”
    “还请先生屏退了众人。”沈贵却是先抬头看了一眼李氏身旁的一些侍女,说道。
    “嗯?”李氏皱起了眉头,起了疑心。
    “事关生死。”沈贵说道。
    “什么?”李氏失声惊呼道。但好歹也算是董承的夫人,立刻镇定了下来,随即,严厉的扫视了一眼身旁的侍女们,说道:“你们先去,但不要走开,谁若走开,立刻丈毙。”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点点浮出水面的皇太子(2)
    “是。”侍女们闻言身子一抖,但不敢反抗,乖乖的离开了。
    “到底什么事情,若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定不饶你。”侍女们离开后,李氏严厉道。
    沈贵微微一笑,把他所知道的都对李氏说了,包括太子与董贵人谋,与群臣谋。
    惊天的阴谋,被沈贵一字字的道来。听的李氏额头冒汗,惊惧无比。
    她的丈夫投奔曹操,居然是为了在近日□□曹操的。骗过了满朝文武,天下诸侯,获取了曹操的信任,荣华富贵,只为了近日的背叛。
    开什么玩笑。
    就在前一刻,李氏还为董承的改变立场而沾沾自喜,因为家中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但是现在,却当真是惊惧无比了。
    “家夫在官渡带棺出征,为曹公立下汗马功劳。你休要往家夫的身上泼脏水。”李氏厉声大叫。但是这一声叫声,明显的有些虚弱。
    因为董承以前对天子忠心耿耿的样子,浮现在了李氏的脑中。
    “震惊的恐怕不会只是夫人罢了。当皇太子从在董将军的帮助下,破了宛城,兵临许都,进而攻破许都的时候。天下人都要为之震惊,不解。只是夫人因为是夫人,所以提前了罢了。”沈贵却是从容不迫的说道。紧接着,沈贵说道:“此事,董贵人也是参与者,夫人的二公子董盖,也对皇太子的为人深为了解。夫人何不寻找董贵人与二公子对峙一下?”
    “来人,把二公子和小姐找来。”
    李氏这才如梦大醒,起身来到了门外,大叫道。至此,李氏对于沈贵的话已经信了一二了。
    若是谎言就不会找人来对峙了。
    “如果证实确有其事,那么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氏问道。
    “出城,避祸。”沈贵简骇道。
    李氏心中顿时心乱如麻。幸好,不久后,董贵人,董盖二人走了进来。
    “母亲。”
    进入大厅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