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我是皇太子- 第3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氏问道。
    “出城,避祸。”沈贵简骇道。
    李氏心中顿时心乱如麻。幸好,不久后,董贵人,董盖二人走了进来。
    “母亲。”
    进入大厅后,二人上前行礼。
    董贵人的气色不错,美丽一如从前。董盖身强力壮,只是眼神中说不出的颓废,显然为皇太子被杀,仍然耿耿于怀。
    “儿来的正好,这人说你父亲与皇太子谋?”李氏连忙对着董贵人说道。
    “皇太子殿下的大军到达宛城了?”董贵人眼前一亮,豁然转头看着沈贵,问道。
    “正是。”沈贵回答道。
    见女儿的反应,李氏顿时更加心慌了。这皇太子健在,而且还要与那曹操扳手腕,这。李氏一妇道人家,也知道曹操那手腕不好搬啊。
    “这是什么意思?”
    董盖却是不明所以,闻言震惊道。
    董贵人抬起头看向董盖,她知道,当初皇太子刘冯被杀,父亲董承叛变,投降了曹操,受到伤害最重的就是这个弟弟了。
    甚至差点与父亲反目,太子舍人,为太子羽翼,当初的太子舍人,只剩下了三人,这一位弟弟对于皇太子,当真是忠心耿耿啊。
    不过,这一份忠心耿耿换来的必然是景秀前程。因为这大汉朝的皇太子要回来了,而且还是率兵攻回来的。
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点点浮出水面的皇太子(3)
    除非兵败,不然这地位,谁也不能威胁。大汉朝的刘氏父子,将会重新掌握权势了,夺回部分尊严了。
    接着,董贵人开口了。说出了她隐藏在了心中的秘密。
    李氏听过一次了,但是从女儿的口中说出的话,却更加让的悸动。这是多么庞大的计策啊,要历经数年,充满了无数变故,才能最终形成的计谋。
    但即使是要冒这样巨大的风险,这些汉室忠臣们还是飞蛾扑火一般冲了进去。甚至是连尚书令,荀彧这么一个曹操□□心腹都参与了。
    当今皇太子,到底有何等样的魅力啊。
    与李氏的惊悸不同,董盖从刚开始的震惊,到最后的狂喜,转变的极为自然。
    皇太子还活着,那个外人看来疯疯癫癫,但是在他董承的眼中,极为聪明的皇太子殿下居然还活着。
    并且他的父亲没有背叛大汉,而是以勾践之计,委身于贼,卧薪尝胆。
    董盖只觉得两年多的时间内,挤压在了心中的阴郁,一下子一扫而空了。整个人都觉得轻飘飘的,舒爽无比。
    “二弟你忠心耿耿,当是跟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若是姐姐所料不差,皇太子回宫后,定会重组东宫属臣,为太子羽翼。而且,这一位皇太子,也必将是整个大汉朝最为特殊的皇太子,因为他有能力帮助当今天子□□天下。”
    董贵人见董盖挤压了数年的阴郁之气,一扫而空,心中喜悦,说道。紧接着,又欣慰道:“幸好弟弟你这些年没有荒废了武艺,弓马娴熟,能左右开弓,将来也能不负皇太子的信任,为其鞍前马后。”
    “姐姐说的都是真的?”董盖深呼吸了一口气,郑重的举拳说道。
    “自然是真的。”董贵人点头说道。
    “母亲,走吧,出城。”
    董盖的眼中激动一闪而逝,随即隐藏了下来,为冷静所取代。他抬起头,对着李氏说道。
    “那你兄长怎么办?他现在还在司空府呢。”
    这时,李氏也知道他们家已经与皇太子殿下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担心她的长子董匡。
    当年,董承为了获取曹操的信任,可是把董匡弄去了曹操的府上做质子。
    “这事儿好办,派人去把兄长接回来就是了。理由,可以用母亲生病。”董盖说道,随即,又冷笑道:“父亲他现在可是曹贼的心腹,在消息没有传来以前,这外光鲜的外表,就不会改变。我们派人去接,出城,都没有任何问题。”
    说到这里,董盖的脸上越发的冷了,语气更加讥讽道:“我现在特别想看夏侯惇知道宛城被攻破,父亲背叛了曹操后的那嘴脸。”
    当初夏侯渊派人刺杀刘冯,董盖的心中对于夏侯氏的恨意,就存了下来,至今未消。这些年,发奋练习武艺,也是为了来日能够手刃夏侯渊。
    现在他特别的想看到,夏侯惇那震惊的无以复加的嘴脸。然后气急败坏的来找他们一家子,结果看到的是人去楼空。
    会不会吐血三斗,暴毙而亡?
    “痛快。”随即,董盖大笑,大叫痛快。
    “这位少将军,不愧是将门虎子。”沈贵在一旁看的赞叹不已,一般的十五岁少年,听到这些阴谋,恐怕腿都吓软了。但是董盖却不然,甚至是亢奋不已。
    乃是天生的胆大气粗啊。
    “时间不早了,该准备了。”沈贵在旁提醒道。
    “好。”
    董盖点头说道。
    随即,董盖命人去司空府,接了兄长董匡回来。不久后,一家子一起出了城池。过程非常的顺利。
    董盖又不免讽刺了一下。
    也就在董盖等人出城不久后,董承背叛,曹仁被杀,宛城被攻破,只有满宠带着精兵一万一千余人,逃脱。
    朝廷上下,顿时哗然。
第五百九十章 奸细荀彧(1)
    第五百九十章奸细荀彧
    失败了。、QunabEN、
    曹仁居然失败了,连自己都被杀了。要知道,在战前的时候,从夏侯惇到满朝文武,都认为宛城,许都所组成的防御是无坚不摧的。
    现在结果出现了,证明这所谓无坚不摧的防御,简直就是纸糊,一天之内都被攻击了。曹仁还战死了。
    最重要的是,这防御还不是从外部被攻破的,而是从内部。董承那么受到信任,拥有兵权的将军,居然临阵背叛了。
    许都上下都很不解。
    不过,不解归不解。因为已经发生了,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许都所面临的问题,宛城被攻破了。
    接下来就该是新野势力的鲁肃大军该长驱直入了。
    听说有精兵四营,二万四千兵马。辅兵,也就是屯田兵四五万人。许都已经多少年没有历经过战争了?
    从曹操迁都许县,把许县当作都城之后,许都就从未发生过较大程度的战争了。更何况,还是一个诸侯从南方出兵,直奔许都了。
    满朝文武都为之哗然,为之不知所措。
    除此之外,许都内的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对鲁肃有信心了。动了别样的心思。
    一股暗流出现了。
    反正在鲁肃这一次北伐,破宛城,斩曹仁祭旗。犹如一个耳光,狠狠的打在了曹操的脸上。
    使得曹操本在官渡之战打败了袁绍之后,所获得的光鲜外边,沾染了许多的灰尘,很是狼狈。
    许都,夏侯府大厅内。
    夏侯惇坐在上首位,他胸口剧烈起伏,脸色铁青,双目通红,死死的盯着前方的一个军士。
    就是这个人,奉了满宠的命令,回来报信的。
    但是夏侯惇至今都难以相信,曹仁居然死了,那一个勇猛无敌,在他,夏侯渊,曹纯,曹洪之中,最有能力的将军,居然死了。
    □□董卓之战,曹仁活了下来。伴随曹操征讨天下十余年,曹仁活了下来。居然死在了宛城。
    按照他们的布局,完美的布局。鲁肃应该只是小风浪罢了,为什么为什么却翻船了,为什么啊。
    夏侯惇的眼中忽然流淌下了两行泪水,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是因为未到伤心处啊。
    曹氏,夏侯氏互为婚姻,再加上夏侯惇,曹仁二人是并肩作战过来的袍泽。曹仁的死,不仅是曹操的损失,也足以让夏侯惇伤心欲绝。
    夏侯惇那张几乎要吃人的脸庞,让他前边的军士,心下直叫苦。
    这位将军可千万别一怒之下,把他给拖出去杀了。
    忽然,夏侯惇抬起了头颅,狠狠的瞪着军士,喝声道:“你是说,董承临阵背叛,剑斩了曹仁?”
    “是。小的绝不敢欺瞒将军。”军士连忙回答道。
    “董承,我誓杀汝。”夏侯惇眼中凶芒大作,咬牙切齿道。
    “来人,点齐兵马围了董承的府邸。家眷妻子,一个都不能放跑了。”紧接着,夏侯惇大吼道。
    “诺。”
    有护卫应诺了一声,立刻传令去了。
    不久后,夏侯惇亲自率兵围拢了车骑将军府。
第五百九十章 奸细荀彧(2)
    数百士卒来势汹汹的破门而入,在一众家奴,侍女的惊声尖叫中,如狼似虎的开始占据了车骑将军府。
    但结果,空无一人。
    没有发现任何董承的家眷。
    大厅内,夏侯惇挺身而立,身上散发着一阵阵凶煞之气。
    “将军,没有发现李氏,也没有发现董盖,董贵人等人。根据一个家奴所说,李氏在不久前,率领家小出城踏青去了。”
    就在这时,搜索完毕的一个校尉回来禀报道。
    “这不是临阵叛变,这不是临阵叛变。这是早有预谋啊,老贼可恨。”夏侯惇先是一震,随即更恨,仰天大吼道。
    好兄弟莫名被杀,凶手不能立刻正法也就罢了。这连凶手的家眷都卷铺盖逃走了。
    夏侯惇肺都快气炸了。一股郁气憋在心中,差点就吐血了。
    “将军,该怎么办?”校尉问道。
    怎么办?难道还能派人去城外搜索不成?宛城被破,许都就危在旦夕了。夏侯惇可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种蠢事。
    “收兵。下令关闭城门,准备各种守城的器具,死守许都吧。”夏侯惇下令道。
    “这,将军,虽然明公对于许都的防御很重视,派人把将军从徐州调回来。但是也没想到,宛城就这么容易被攻破了。各种守城用的滚石,圆木等等,都很稀缺。”
    校尉迟疑了一下,说道。
    “还不快去做。”
    夏侯惇闻言爆吼道。
    夏侯惇的心中后悔死了,他确实是盲目自大了。认为宛城曹仁足以抵挡,就算不能抵挡暂时撤退。
    那攻破了宛城的鲁肃,到达许都之后,也应该是强弩之末了。
    到时候,他与曹仁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