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人幽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冰人幽灵-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50年,将缺水4;000亿立方米。目前设施,总共为供应5;000亿立方米,已经不敷需要3。中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但见效不大。 
       现有方案是开发中国西部,及从长江向北部调水。中国西部,占全国面积56%,但只有26%的人口。西部有丰富的矿产及水资源,极待开发。但目标必须明确。西部开发,首先是为西部本身,然后考虑外地需要,其次是为了减少东部的人口压力,****东部的需求。弄清这一点后,才可能在开发战略及优先次序,有合理安排。例如以西部为主,第一优先应是农业和教育,而不是重工业。就整个西部而言,新疆资源最为丰富,应有最高优先,易见实效及快速回报。事实上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成就只有120年历史。新疆可能成为中国的加利福利亚州3。 
       目前从长江调水到北部计划,对农业并无效益,而且究竟能调多少也是问题。一般常规,是保留40%维护当地生态,20%为当地将来发展,长江流域本身用20%。所以最多也只能调水20%,不敷需要。 
       解决水问题,中国有多种计划。我认为最好是用西部丰富水资源,调到北部和东部。此方案下有两个不同路线。一条路线,是由四大江(金沙,澜沧,怒江,雅鲁藏布江)上游,经由西部调水。另一路线,是由雅鲁藏布江(YLZB)在****的大拐弯调水。雅鲁藏布江的年流量是1;650亿立方米。大拐弯的瓶颈是“派”和“背崩”。两地距离只有40公里,落差为2;250米,每秒流量是1;900立方米,每年总流量是600亿立方米。若利用当地小水道,另开16公里的隧道,将这条隧道与当地的水路连接是调水的关键。利用水力发出的电力可以调水到北部及西北部,发展农业,工业及城市用水。如此用西部四江上下流水量,可以****2050年需要3。 
       科技发展 
       中国在发展科技上,已有大量投入,并获显明成就。但照国际指标,例如化学专利、生物工程专利、创新指数,中国仍然落后。为求减少贫困、增加农业生产,科技方面的投入更要加强。最近调查结果,每投入1万元人民币(1;250美元)于研究开发,可以供七人脱贫;每投入一元农业研究费,可以有8。3元的生产回报4。 
       中国可从发达国家,吸取经验,发展科技。农业上教育、研究、推广应是三位一体。每省市区应有适合当地情况,全国协调的系统。仿照美国赠地大学的教育体系,有些大地区,跨越不同气候带,应有多种类似系统为公共服务。 
       大多数中国农民,没有受基础教育的机会,因而难接受新的技术。政府和大学有责任推进农村教育,在课堂或由长程播送。农业推广系统是自生产到市场的全程服务,就是把农民和科学家串连沟通,不应该视为政府的行政机构。 
       科技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民福利,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与学术成就。一个国家的科技能力是建筑在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上,缺一不可。所以某些大学,牺牲普通生物学科,移向生物工程专业,是错误的。一定要齐头并进,才有效益。瞻望到2050年,中国需要充分的食物及饲料,低危险的转基因生物(GMO),由植物而生的燃料,化学品,药品,合成纤维,有高附加值的GM动物来生产药用蛋白,营养品。这都可经由生物工程渠道达成――包括转基因动物植物(例如从C…4转向C…3植物,能快速成长无病动物),快速鉴定基因性能而将用于DNA晶片2。中国应该在GMO发展上尽最大努力,但不能忽略基础科学。除生物技术以外,其它新领域也要发展,例如合成生物学(用有机化学来改变RNA),资讯科技,纳米生物技术,综合生物技术(包括不同学术的生态学),精准农业等,都在科技前沿。中国现在有许多科学家致力于增产及抗逆研究,但因缺乏全国性的协调合作,造成重复低效。中国也新设立许多尖端研究室,也有许多一流科学家做基础及实用研究。但一定要有全国性的战略和优先程序,不浪费人力物力。从绿色革命到基因革命,有一定的逐步航程与投入。中国在1972年至1993年的21年中,是五个亚洲发展国家中农业投入最低,若从投入强度比例而言(投入占国民农业生产总值的百分比),研究为0。39%,推广则为0。49%2。1993年,美国在农业研究所和发展的投入中,公共来源占国民农业生产总值的2。5%,私有企业为2。7%。最近报道,1999年,中国科技投入是国民生产总值的0。83%。显然,在农业方面,中国必须要加强力度,才能赶上发达国家。 
       作者简介: 
       左天觉 
       退休美国农业部资深科学家,现仍担任该部咨询工作。国际农业生命科学发展教育所荣誉理事长 (IDEALS) 
       Beltsville Agr。 Res。 Center; Beltsville; MD 20705; USA 
       参考文献 
外篇 深度撞击撞出四大谜底
           '『新闻&;#183;&;#183;科技前沿』'深度撞击撞出四大谜底 公众关注度超过火星 
       撞击过程之完美超过预期,同时也点燃了公众参与和关注宇宙探索的热情,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官员说,“深度撞击”的网站点击率达到了10亿次,而在执行火星任务时,网站的点击数只有4亿次。
       7 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节,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庆祝了今年的国庆节,他们不是用红、白、蓝等五彩烟火,而是用成功地撞击彗星的方式进行庆祝,他们用撞击器将坦普尔1号彗星撞出一个洞,发出了比预想得还要明亮的白光,使得人类这次大胆的计划达到了****。
       谜底一:坦普尔更象有麻点的土豆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负责这一任务的项目经理里克。格兰米尔说:“在美国的生日这天对一颗彗星成功地实施了撞击,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在水桶一样大小的“深度撞击”航天探测器撞向有半个曼哈顿岛大小的彗星后约12个小时,科学家们展示了戏剧性的、科幻小说一样的图片。
       这些图片是探测器在进行自杀性撞击时拍摄的,整个过程中,坦普尔1号彗星以每小时23;000英里的速度向它飞来。这些图片首次显示了这颗彗星的表面情况,特写镜头显示,坦普尔不像科学家原来认为的那样是一颗腌菜一样的彗星,而更像是一个土豆,高低不平而又有很多麻点。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家、“深度撞击”主要研究人员迈克尔。阿赫恩将这颗彗星比如成一块松饼或是一条面包。
       谜底二:撞击过程之完美超过预期
       撞击让彗星向太空释放出了气体和碎片,发出一阵明亮的闪光,随后是一阵更强烈的闪光,烟云遮挡住了科学家们观察弹坑的视线,而灰尘散尽还需数个星期。尽管如此,科学家们仍确信他们完成了任务,因为他们能够从图片中看到弹坑的影像。
       情绪高涨的布朗大学的科学家皮特。舒尔茨说:“我们的实验非常非常棒,我们接触到了彗星,而且是硬碰硬地接触到了。”这次任务似乎也点燃了太空观察者的热情,据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官员说,“深度撞击”的网站点击率达到了10亿次,而在执行火星任务时,网站的点击数只有4亿次。
       科学家们说,这颗彗星似乎是有一个松软而又满是灰尘的表面,样子有点像陨石坑。舒尔茨说,坦普尔1号彗星的表层下有冰,可能含有太阳系原始的成份。科学家们希望能够触及岩石和冰结构的核心部分,研究太阳和行星的起源。45亿年前,一大块由气体和灰尘组成的云团分裂,形成了地球所在的太阳系,而彗星是组成太阳系的剩余物质形成的,所以,从本质上说,研究彗星的物质就是寻找到太阳系的起源。
       谜底三:改变彗星轨道需要“大力气”
       这次任务还给科学家这样一些信息,那就是,有一天,当一颗彗星威胁到地球时,他们如何制止它,不过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威力更大的撞击,以便改变彗星的运行轨道。
       “深度撞击”探测器于1月12日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飞行了 2。68亿英里进入彗星所在点,上周六释放出铜质“撞击者”撞击器,并指向离地球185万英里的坦普尔彗星。撞击器独自向彗星飞行24小时,然后与彗星相撞。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撞击器上的摄像机暂时被黑掉两次,也许是被彗星的碎片干扰了,不过在电池能量帮助以及调整方向继续指向彗星的情况下,撞击器利用推进器捕捉到了准确的目标,在最后一刻拍摄到了图像,最后一张图像是在撞击前三秒拍摄到的。
       在撞击器撞向彗星朝向太阳的一面不久,将它发射出的“深度撞击”探测器飞到离彗星310英里的地方,在彗星飞离前拍到了由于撞击而后退的彗星的图片。在随后的几天里,太空天文台的一个加工厂将制作更多的图片。据称,撞击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五吨炸药爆炸,使得彗星的亮度比正常情况下亮了6倍。
       这次撞击不仅让执行这次任务的科学家兴高采烈,也让聚集在夏威夷怀基基海滩上通过大电影屏幕观看这一盛况的1万多人欢呼雀跃,人们庆祝这一人类历史上首次进行的太空撞击任务。来自加利福尼亚圣贝纳迪诺的19岁的布赖恩。斯波斯是一个人类学学生,也是一位天文爱好者,他称这一事件是:“我们整个生命中真正的关键,我们也许能够找到我们的起源。”而来自火奴鲁鲁的医师史蒂夫。林说:“真像科幻电影一样。”
       谜底四:撞击试验对地球没有影响
       这次撞击不会改变彗星绕太阳飞行的轨道,美国宇航局也说,这次实验也不会对地球造成危险,不会像1998年的电影“深度撞击”中的彗星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