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日之学校-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培养辨别和比较的能力,特别安排了一些发展儿童各种官能的练习。儿童的各种感官几乎都用所设计的各种器械如纽扣的构架进行训练,以允许儿童为达到一个目的而做一件事情。学生使用这些物品,不必依一定的程序,也没有限定时间的长短。除了年龄最小的儿童只能做最简单的练习外,其他的学生都可以自由地从事任何他们所希望的工作,并且愿意做多久就做多久。蒙台梭利相信,儿童很自然地会去做那些他已有思想准备的练习。在各种材料中,发展触觉的材料是最简单的。这些材料是一块块的小木板,上面贴着一条条的沙纸,从最粗糙的到最光滑的都有,此外还贴着各种类型的布条;儿童蒙起眼睛,用手摸这些东西,辨别它们的差异。为了教儿童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设计了一些教具,这些教具利用触觉来充当视觉的强有力的辅助手段。还制作了各种木块,上面挖了一个个直径和深度不一的洞眼,每个洞眼都正好可以放上一个圆柱体。练习时儿童先取出所有的圆柱体,接着用手指摸摸这些圆柱体的边缘,再摸摸木板上洞眼的边缘,然后把圆柱体一一放入适当的洞眼内。判断大小的能力也得到了练习,方法是给儿童一套由小到大的木块,用这些木块他可以搭成一个宝塔,另有一套木块他可以用来叠成一座楼梯。发展辨别形状的能力是通过各种形状的木头镶边进行的,这些镶边可以分别配入在一块薄木板上所刻的各种形状的洞眼内。练习时儿童把各种镶边取出,对它们有了一定的感觉之后再放回原处。然后教师在儿童触摸镶边时告诉他各种形状的几何名称,并且要儿童通过名称来区别它们。
相对木制的镶边,还制作了一套卡片纸做的几何图形,又做了许多金属的小板,板的中央刻上了各种形状的洞眼。这些都是游戏时用的,游戏时要在不同质地的材料中找出同样的形状,或者在纸上画出图形的轮廓,再用彩笔给它们涂上颜色。
在教阅读和写作方法时,也利用触觉来加深学生从眼耳得来的知识。儿童还拿到了砂纸做的字母表,字母分别贴在一块方形的卡片纸板上。儿童用手指在砂皮字上比划着,像是在写字,同时把字母读出声来。只有当儿童通过触摸对字母十分熟悉后,他才可以用上活动的字母,并且用这些字母组成单词。儿童用这种方法练习,写字常在读书之前;他们拿起铅笔或粉笔,就能毫不费事地学写字母,因为他们的肌肉和眼睛对这些字母的形状已经熟悉了。
练习听觉用的是两副铃,一副是固定的,用做音阶的标准,另一副是活动的,使儿童能对照固定的音阶标准给自己定调。儿童的游戏多种多样,他们尽量保持安静,从教师那里得到极简单和低声的指导。还有一连串的拨浪鼓,里面有的装着沙子,有的装着石子或谷粒,游戏时要猜出摇动的是哪一种拨浪鼓。色觉的发展,同样通过专门设计的教具进行。这种教具由一些小纸板构成,纸板上卷着各种五颜六色、明暗不一的彩绸,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不同而有多种的用途。年龄最小的儿童学习分辨两三种颜色,识别明暗的不同。对色彩已很熟悉的大一点的学生,在操作上已经获得足够的技巧,只要在一张纸板上看上一眼,然后就跑到房间的另一头,照着教师的要求,或者拿上一块同样色彩的纸牌,或者拿上一块色彩或淡或明的纸牌。
为了发展肌肉,学校里给儿童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跑步和游戏,还设计了各种自由体操的器械,当儿童在操纵这些感官训练的器械时,肌肉的适当协调就不断得到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让儿童练习读音和按音节发音。数目的基本概念,也教得和读书写字一样多。除了用砂皮纸和硬板纸做的数目字外,还有一系列的木棍,这些木棍从一米到十米长短不一,用这个来学习数目,可使儿童学习十以内的加法。
上面关于教学材料的描述是非常简单和概括的,而且省略了各种教具的许多用途以及关于一些不大使用的材料,但它可以用来说明儿童所做的工作的性质及目的了。学生们在处理那些对他们特别有吸引力的材料方面获得了明显的能力,连四五岁的小孩也能不费多少气力就学会了写字。蒙台梭利相信,许多通常要到六岁才开始学的概念,实际上儿童在较早的年龄就能乐于接受了;而且较早学习更容易掌握这些概念;照蒙台梭利的这套方法去做,即儿童到了能够做某种事情的时候,就允许他去做一整套的动作,这不但能得到比他所能获得的更圆满的结果,而且还能省去儿童后来的不少时间。
每一件材料的设计,都是通过完成一整套固定的动作来训练某一特定的感官。因此,假如把自由与随心所欲混为一谈,那么上面的这套方法就一定会显得非常严厉。自由就体现在儿童对待材料的使用上。在教室里允许儿童有多大的自由,这一点前面已论及到,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做到与这种自由相协调。教师要被训练得不去干预儿童的任何自发活动,并且决不强迫他去注意不能自然注意到的地方。如果儿童自动地考虑到某种用具,教师可以告诉他这种东西的适当用法;或者在偶尔的情况下,如果儿童对于某一事物似乎过于关注了些,教师可以试着将他的注意力引到别的工作上去,但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决不勉强。事实上,要儿童去注意他的弱点及失败,或者在他的心理上引起任何消极的联想,对此教师是无能为力的。蒙台梭利说:“假如他(儿童)犯了错误,教师必须不去纠正他,不过必须把她的告诫搁起来,在别的时间再处理。的确,为什么要去纠正他呢?如果儿童不能把物体与名称结合起来,那么惟一的方法就是把刺激感官的动作与物体的名称重复一遍;换句话说,即把告诫重复一遍。但是当儿童失败了,我们应当知道,这时他心里并没有产生我们所希望引起的那种联想,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另一个时机。纠正儿童时,如果我们竟然说,‘不对,你犯了个错误’,那么所有这类字眼由于是以一种非难责备的形式出现,因此比别的东西对他的掼更来得厉害,从而长久地留在他的心里,阻碍了他对物体名称的学习。相反,在做错之后保持沉默,让儿童的意识清晰起来,下一步的教育就可以有效地沿着最初的步骤进行下去。”
教师作用的简易和被动性由于教学材料的性质而日益增加。儿童一经被教会了与教具有联系的事物的名称后,教师就不再教下去。对于学生来说,她不过是一个观察者,直到学生准备移向别的材料上去。这样做是行得通的。因为蒙台梭利已说过,她的材料具有“自我纠正”的性质。所谓具有自我纠正的性质,意思就是每一件物体安排得只能使儿童做一样事情,如果儿童做得不对,这用具就会停止工作。这样一个无论做什么事的儿童,一旦做得不对,也就不必有人告诉他如何矫正。他面对着一个很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只要通过他自己掌握这种材料就可以解决。在其中儿童是自己教育自己,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错误,改正了这些错误,并且得到了圆满的结局;部分的成功或部分的失败都是不可能的。
用最简单的一份材料,一块中间插有圆柱体的实心木块为例。这些圆柱体总共有十根,每一根都不一样,比如每一根的长度都相差约四分之一英寸。儿童从木块的孔眼中把这些圆柱体统统拔出来,把它们混在一起;然后他把它们放回木块上的适当位置。如果能把其中一根圆柱体放入一个太深的孔眼里,圆柱体就会陷下去而看不到了;假如孔眼太浅,圆柱体就会过于突出在外,然而假如每根圆柱体都放入适当孔眼,儿童就可以重新得到一块实心的木块。就用这同样的方法,所有的几何形状的插入物都可以作为自我纠正的用具。就连年龄最小的儿童也会知道他给木人用扣子、系带子做得对不对。又如用积木搭宝塔,如果儿童不是依底下大、上面小的次序把它们堆起来,就休想搭出一座塔。同样道理,如果他们不是把搭成楼梯的木块一根挨一根地排列起来,他们就搭不成一座楼梯。使用彩色卡片时,儿童需要有相当多的准备时间;但是他一经学会分辨八种颜色中间任何一种颜色的八种不同亮度之后,他就能易于把它们从暗到明的排列出来,假如他排得不对,卡片的位置放得不是地方,结果在他看来就会显得不和谐、不雅观。一旦儿童对一种颜色有了认识,他就能自己去分辨和排列另外七种颜色了。因为学生从来不是仅仅允许玩一种用具,所以这用具就会与他要把这一套动作做对的想法连在了一起,做错了一步,在他看来就是事情还没有做完,还需要重新尝试。蒙台梭利使她的材料具有自我纠正的性质,其教育目的在于引导儿童去注意他在使用的教具的各部分的差异;也就是说,要想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儿童就必须对两种颜色、两种声音、两种尺寸等等进行比较区分。感官训练的智力价值,就在于进行这类的比较。在使用任何一种用具进行练习的时候,儿童的某个特定的官能或感觉由于集中在事物之间的关系上而变得敏锐了。感官发展的智力的性质来自感官的这种比较和区分能力的生长,而不是来自教儿童认识体积、声音、颜色等等,也不是来自简单地通过一定的没有错误的动作。蒙台梭利声称,她的作业与幼儿园的教具的不同,就在于具有这种智力的效果。
正如我们前面说过的那样,蒙台梭利方法与美国革新家们的观点的不同之处,不是对自由的价值有什么意见分歧,而在于对如何才算是最好地利用自由有不同的认识。从身体上讲,一个蒙台梭利班级的学生,要比大多数前面所述的美国教育家办的班级的学生更自由些;但是从智力上讲,他们就不那么自由了。他们可以完全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