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一卷-和战之间-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够分配,我军可能夺取的情况下,我们应不放过时机,以适当兵力争取控制之。”
  刘少奇看到东北局的这个部署后,仍然不放心。他担心东北局还没有下这样大的决心,来实行工作的大幅度转变。于是在12月24日,他又给东北局书记彭真发了一份长电。该电文日:彭真同志:东北情况,我不会比你更清楚,但我对你们的部署总有些不放心,觉得是有危险性的。你们主力是部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周围及南满,似乎仍有夺取三城姿势。而在东满、北满、西满许多战略要地如通化、延吉、密山、佳木斯、嫩江、挑南等,并无坚强部队和有工作能力的党的领导机关去建立可靠的根据地。屁股坐在大城市附近,背靠着很多土匪的乡村,如果顽军一旦控制大城市,你们在城市附近不能立足时,你们主力以至全局,就不得不陷于被动。“你们不要在自己立足未稳之前,去企图保持在东北的优势,你们今天在东北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然后依情况的允许去逐渐争取在东北的优势。这应作为下一阶段的任务。在友方必须执行条约的情况下,你们只有这样才是稳当的。没有危险的、不会陷于被动的。否则,恐有一时陷入被动之危险。”现到东北的主力部队和干部,必须分散部署,应以大半分到东满、北满、西满各战略要地去建立根据地,只留一小半在三大城市附近发展,并准备随时能撤走。你应了解主力从四周向城市集中是容易的,士气是高涨的;而主力在紧张情况下从城市撤走,是困难的,必将引起混乱。你们应趁顽军尚未到达时,将主力从容移至安全地带,好好在冬季进行几个月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工作。你们务必在今冬能建立几个可靠的根据地,明春才有办法应付。黄克诚及梁(兴初)、罗(华生)等部,必须迅速分散到全西满各地,才能过活。否则严冬一到,即是分散与剿匪亦难进行,冬季工作将不能获得很好结果。以上意见,请你们考虑。如你同意的话,请向东北局提议迅速适当地改变若干部署。
  刘少奇1945年12月24日应当讲,主持中央工作的刘少奇在关于东北工作的方针的调整和确定这一极为重大的问题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3.要城市还是要乡村
  在东北的经营问题上,究竟取何种方针,对于中国共产党能否最终控制和掌握东北是极其重要的。毛泽东自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后不久即患重病,经苏联专家诊治后,一直未能完全病愈。而他虽然在病中,仍时刻挂念着关东的一举一动。据黄克诚回忆,为了弄准东北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东北发展方针,12月初,毛泽东还普遍征求了东北局每一位领导成员的意见,发扬了决策民主的好风气。
  林彪作为东北最高军事指挥员于12月11日,给东北局和中共中央发了电报,汇报了自己对作战和今后工作方针的看法。林彪指出了人民自治军的弱点:(一)各地皆有土匪。股匪、散匪到处皆是,许多县城被匪盘踞。我少数侦察人员皆派不出,战斗力尚不强,训练尚未成熟。
  (二)老百姓说:八路军与中央军都是为老百姓的,彼此不打好了,并认为国民党是中央。旧政权。旧武装的人员皆盼望找国民党接头。
  (三)我军收编的旧武装,一到与敌接近时,即叛变投敌。
  (四)我军无钱,在乡村中行动时,则到处征发。老百姓恨我,与征给养人员打骂。我军驻城市时,因用边币大票子,商店关门。我新编部队纪律最坏,部队政治工作亦须大加整理。
  (五)部队缺枪弹、衣服、鞋袜,现虽补充了一部,但均未补齐。仓库存的东西有的已经没有了,以后如何补充,尚无着落。
  (六)战斗中我火力不强,不能压倒敌人。我冲锋时猛劲较差,这一则由于疲劳,次则未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同时来东北的观念是进大城市,装备新武器,对打仗无精神准备。
  (七)战斗中伤兵须用战斗员抬,下火线又要随军行动,甚感不便。指挥员最怕此麻烦。
  (八)地图不全,致走弯路;电台不灵,致有部队调不到。电话线少,在出发与战斗中皆不能迅速动作。侦察未良好建立,对敌情了解迟缓而不正确。
  (九)指挥机关不健全,锣齐鼓不齐,阴差阳错的事特别多。
  考虑到人民自治军的以上问题,林彪建议对东北斗争须作长期打算。目前最重要的是坚决肃清土匪改造旧政权;建立后方基地,包括军工厂、兵站、医院;对部队进行整编训练。具体说,是将部队以团为单位,一概分散于广大乡村打匪,做群众工作,收集资料,建军与整训,准备度过整个冬天,而在明春再集中打大仗。林彪反对目前与国民党军队硬拼,他认为“以我部队的现状而勉强打,则结果多不佳。在锦州以前敌集中前进时,我如真的以主力投入大仗,则很可能演成主力的退却,而损兵、损士气。”
  12月25日,林彪再次向中共中央和东北局致电,进一步表明了自己对建立根据地的意见。他指出:凡愈靠近城市与铁路的地方,人心愈浮动,群众愈难争取;而这一带亦往往首先失掉,使群众工作的建设白费力气。距城市与铁路线(北宁、长春两路)愈远的地方,人心愈巩固,群众工作愈易发动,且敌来的可能少,故愈易成为巩固的后方故我群众工作的布置,应将重心布置于边缘地区。先把那一带搞起来,然后用群众运动的影响,来向城市扩张群众运动我绝大部部队皆应严格离开城市,住到乡下去。
  林彪的这份电报文字不长,大道理也不多,但意思却较深刻。言下之意就是要农村,到农村去,甚至是到较为远离大城市和铁路线的农村去,否则就难以取得胜利。至于城市眼前根本不要考虑它。
  在此期间,东北局领导成员们也在认真研究和探索东北工作的新方针问题。
  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任北满分局书记的陈云,根据在东北工作的实践和对时局的看法,起草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于11月30日以他和高岗、张闻天的名义致电东北局并转中共中央。指出,苏联要把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交给国民党,还要我们交出已接收的政权,国民党军已占领山海关至锦州一线,正准备向沈阳推进。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必须承认,首先独占三大城市及长春铁路干线以独占满洲,这种可能性现在是没有的。因此,当前的满洲工作的基本方针,应该不是把我们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这三大城市,而是集中必要的武装力量,在锦州、沈阳前线给国民党部队以可能的打击,争取时间。同时,将其武装力量及干部,有计划地、主动地和迅速地分散到北满、东满、西满,包括广大乡村、中小城市及铁路支线的战略地区,以扫荡反动武装和土匪,肃清汉奸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部队,改造政权,以建立三大城市外围及长春铁路干线两旁的广大的巩固根据地。
  陈云的这个电报是11月29日和30日分两次发往延安的,中共中央第一天收到电文的一半时,就立即回电说:“看了你们未完的电报,中共完全同意。”
  刚刚到达两锦地区的黄克诚,也就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于11月29日致电东北局,指出:已进入及将进入东北之主力及新组建成立之部队,数目特别巨,但若无党政民之支持,无粮食经费的充分供给,无兵员的源源补充,将必大大削弱原有之强大力量,目前东北大城市顽占,乡村则为土匪盘踞(大都与顽有关),我则处在既无工人又无农民之中小城市。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作战,且有陷入不利地位之危险。因此,利用冬季不能进行大规模作战的5 个月时间,发动乡村群众,肃清土匪,建立各级党与政权为当前急务,求得5 个月内建立根据地之初步基础,便利明春之大规模作战。
  黄克诚还根据华中地区经验,建议“立即划分主力师(旅)的补充熟悉地区,作为该师的根据地,每师划3 至5 个县。该师(旅)立即派遣地方工作干部前往规定地区开展工作,建立政权和党委,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该师(旅)立即派出必要兵力肃清土匪,恢复社会秩序。在规定地区内,该师(旅)收集粮食资材、建立医院、工厂,扩大新兵,源源补充主力部队。如规定地区已有党委、军区时,则分区领导工作之进行。主力部队集结作战,伤病(员)则送该区休养”如果在整个东北部队中不参实施,“则请划10个县、地区给3 师各旅去建立后方,开辟工作,以免伤病(员)继续妨碍主力行动与作战。我认为20多万军队没有千万以上群众支持是不堪设想的”。
  12月初,西满分局负责人李富春、吕正操、张平化联名将(关于形势及我们的任务)的电文告彭真、罗荣桓、林彪,认为“独霸东北目前既不可能,但力争优势仍有充分可能。中央指示既要力争控制长春路与中心城市,更要控制次要交通线、城市及广大的农村的工作方针是完全对的”。随电提议西满工作布置“是以控制从阜新、通辽、双辽、挑南到索伦的铁道,及从长春经批安到王爷庙的铁道为中心,面向长春铁道沈阳等中心城市。掌握铁道西边的城市及广大农村,各省有重点地建立西满根据地,确立在西满、热东野战军的后方”。
  这些意见,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实施工作重心转变,完善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毛泽东虽然远在陕北,但通过对这一份份电文的仔细研究,看出了东北的斗争一定要做长期的打算的形势,感到必须使用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这个民主革命时期的老办法。建立根据地已经是东北局领导成员的共识了,但是在如何建立根据地的问题上认识差距较大。有的成员虽然同意退出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