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 第1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子弹像泼豆子一样!我们的官兵就这样一波一波往上冲!”粟裕打电话问四纵司令员陶勇;让他如实报告部队伤亡数字。陶勇报告说;眼下四纵伤亡已达四千三百多人。 
  粟裕、陈士榘、张震分析了进攻缓慢的三个原因:“一、地堡、交通壕结合;不易爆破;再加敌人不断地反击;二、收缩一团;分割不易;必须逐庄攻击;三、指挥不一;动作不协同;炮火无统一指挥。”晚上;粟裕召集六个主攻纵队的指挥员开会;他说;“黄百韬兵团已由运动之敌变为驻守之敌;我军的战法必须由运动战转为村落阵地攻坚战;用迫近作业的办法突破敌人的坚固防御阵地;利用暗夜把交通壕挖到敌人阵地前沿;然后突然发起攻击。要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攻其首脑;乱其部署;逐个争夺敌人的火力点和所占村庄。” 
  十五日凌晨;碾庄圩四周突然寂静下来。 
  黄百韬让参谋长魏翱派小部队去侦查一下;结果侦查队刚一露头就被打了回来;并报告说碾庄四周成千上万把铁锹正在拼命挖土。 
  黄百韬还没想明白粟裕到底要干什么;南京的飞机来了;给他送来一枚勋章。碾庄圩几天坚守;共产党军队攻击受挫;顾祝同在南京极力宣传“碾庄大捷”;何应钦更是激动地宣称:“黄百韬真是英雄!”徐州的刘峙则认为目前“态势非常有利”:“共军在邳县以北地区运河两岸被黄百韬兵团截成两部;一部在运河东岸过不来;一部分在西岸退不回去;被飞机轰炸扫射;死伤很大;胜利在望!”而空军为了配合南京的宣传;特派飞机给黄百韬空投地空联络电台;结果飞机出了故障无法空投;机上的一位空军科长竟然抱着电台跳伞在碾庄圩着陆;这位兄弟神勇义气;碾庄圩地空联络从此畅通——“阵地发现紧张时;空军轰炸立刻应援;空军发现情况;地上亦立刻了解。” 
  只有杜聿明认为局势不妙。 
  杜聿明到达徐州之后;第一感觉就是刘峙的总司令部“非常混乱”。所谓“混乱”;指的是刘峙及他的参谋部人员对战场态势几乎没有任何独立的判断和果断的处置;前方的各兵团都在各自夸大自己当面的敌情;这使得徐州的总司令部始终陷于盲从之中。为什么总司令部连共产党军队的基本情况和意图都不清楚?除了指挥机构的无能之外;杜聿明还看出了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徐州附近的百姓总是欺骗国民党军。 
  对于战争中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而言;这种受到百姓抛弃的境遇是极其危险的——杜聿明知道这不仅仅是情报不准的问题。 
  由于这种混乱;十日南京军事会议上作出的解救黄百韬兵团的计划;徐州方面根本没有执行。杜聿明就此询问刘峙;刘峙说:“情报显示;徐州附近到处都是共军主力;如果派部队去碾庄圩;徐州受到攻击怎么办?”——任何战场上的任何部队;兵力总是有主次之分;怎么会到处都是主力? 
  杜聿明提出了两个方案:一、命令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至少坚守碾庄圩七至十天;以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守备徐州;第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会合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向西先与刘邓部决战;然后回师向东击溃陈粟部;以解黄百韬之围。这个方案能够实施的关键;是黄百韬能否坚持七至十天。二、以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守备徐州;第七十二军为总预备队;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全力解黄百韬之围;同时命令黄维的第十二兵团疾驰徐州。这个方案可以稳定黄百韬的军心;缺点是黄维兵团很可能被刘邓部所牵制;那么攻击陈粟部的兵力也许会显得不足。 
  刘峙坚决反对第一个方案;因为黄百韬根本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而如果向西打刘邓不成;向东救黄百韬也不成;刘峙认为那样就会酿成大祸。关于第二个方案;徐州总司令部的人都认为;这一思路符合蒋介石的命令。刘峙犹豫再三之后;终于决定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和李弥的第十三兵团联合向徐州以东攻击前进;逐步靠拢碾庄圩;解救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行动开始的时间是:十一月十三日。 
  徐州“剿总”决定解救黄百韬;以两个兵团的规模向东实施突击;对于华东野战军来讲;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此刻碾庄圩的围歼战正处在艰难阶段;而国民党军从徐州增援黄百韬仅有五十公里的距离。 
  南阳战役后;刘伯承率参谋人员分别乘坐一辆吉普车和一辆大卡车;进入淮海战场。十日;在河南与安徽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里;刘伯承与陈毅、邓小平会合了。当日;在陈赓的第四纵队指挥部;中原野战军召开军事会议;会上没有人对华东野战军吃掉黄百韬兵团感到担忧;各纵队指挥员都在黄百韬兵团之外寻找着战机。刘伯承让大家聚集在军事地图前;主张在地图上“摆个阵势”看一看:“怎么摆法呢?就是我们的主力直捣津浦路;破坏徐州、蚌埠之间的铁路;攻占宿县。大军集结在这一段铁路线上;会产生一个什么结果呢?这就叫先声夺人。蒋介石这时会怎么想呢?他就不会考虑支援徐州;而是考虑防守淮河、防守长江和保卫南京的问题了。这时杜聿明会怎么想呢?突然后路被切断了;他就不会想去援救黄百韬;而是他的后路怎么办?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会怎么想呢?他们会很快龟缩徐州;考虑如何保存实力、保存自己的问题。这时;徐州就成了瓮中之鳖;我们就来个瓮中捉鳖。这个集团如果南逃;我们可以南北夹击;不过估计他不敢;他没这个胆量。他当然想打通津浦路;但是不可能。他们要向西跑;就要通过我们解放区一千多公里;注定要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丢掉辎重往南跑;目前东南还有个缺口。我想杜聿明还在想哩;还在犹豫不决;不愿意丢掉辎重。如果他们现在真想跑;真有可能跑掉;如果犹豫不决;我们还有时间补救。那就叫韦国清这个集团赶快堵住东南方向的那个口子……” 

解放战争(Ⅱ)字数:3199    字号:大 中 小   中原野战军将未来作战设想上报给中央军委。 
  十四日;中央军委致电中原野战军; 
  ……(二)目前数日内必须集中精力;彻底解决黄兵团全部及宿蚌段上敌人。(三)我们很担心寒(十四日)删(十五日)两日不能解决黄百韬;又担心阻击兵力不足或阻击不得力;邱李能够靠拢黄匪。希望粟裕同志照元(十三日)酉(十七至十九时)计划;集中力量首先解决黄匪二十五军、四十四军、一百军;留下黄之兵团部及六十四军;吸引邱李东进;然后以韦(韦国清)吉(姬鹏飞)、谭(谭震林)王(王建安)两集团向邱李东西合围;乘势猛击;歼其一部;构成徐州与邱李间之阻绝阵地……只要此着成功;整个形势即有利于我。(四)请刘陈邓集中全力于歼灭宿县之敌后迅速南进;歼灭现已进至固镇等地之刘汝明(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六十八军及可能跟进之五十五军。此着胜利;则黄维兵团处于孤立地位;较易对付……(六)在黄百韬全部被歼;邱李与徐州之联系已被确实切断;敌已无法打通之情况下;究竟先打邱李;后打徐州;还是先打徐州;后打邱李;值得考虑。但同时打两个敌人则不适宜。我们现在设想;在黄百韬被歼、邱李被围的情况下;估计蒋介石必令邱李迅速猛烈突围回徐州;因此必须集中华野全力;首先完成对邱李之包围;其中主要是以最强大兵力隔断徐州与邱李之联系;在徐州与邱李之间构筑稳固的突不破的阻绝阵地;同时举行对邱李之猛攻;歼灭其三分之一左右的兵力;使其无法动弹。然后再看形势;或者继续完成歼灭邱李再打徐州;或者先打徐州再灭邱李……(七)此战役为我南线空前大战役;时间可能要打两个月左右;伤员可能在十万以上;弹药、民工需要极巨;请华东局、中原局用全力组织支援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圩的抵抗给华东野战军的攻击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徐州方向两个兵团的增援部队已经出动;按照直线距离计算顶多两天即可到达碾庄圩地区。但是;此刻;共产党决策层对国民党军统帅部、徐州“剿总”司令部以及战场上国民党军数个兵团的能力均表示出极大的蔑视;他们坚信在碾庄圩华东野战军可以对付国民党军至少是三个兵团的重兵突击;由此;他们把目光地转向了碾庄圩以南一百多公里外的黄维兵团。 
  于是;淮海战场的战局变得错综复杂。 
  当国民党军集中兵力向东解救黄百韬的时候;他们没有看到共产党方面理应作出的剧烈反应;刘邓部主力不但没有加入碾庄圩战场的迹象;而且朝着徐州的东南方向插了过去;直逼他们此刻万分敏感的部位——“东南方向的那个口子”;而这个口子;是徐州战场上的国民党军“撤至淮河防线”的唯一退路。 
  蒋介石万分忧虑地发现;在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的“徐蚌”战场上;处处被动的局面已经显现。他连日不断地调动部队;不断地发出各种指令;此时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上投入的兵力已经达到六十万之众。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件令他猝不及防、懊恼不已的事发生了: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陈布雷自杀了。 
  时年五十八岁的陈布雷是“总统府国策顾问”、“委员长侍从室主任”;辅佐蒋介石长达二十年之久;是蒋介石最亲近的幕僚;蒋介石所有的讲话和文件几乎都是陈布雷起草的。这位浙江慈溪人;曾任报纸主笔;文章精炼;才思深厚。他在蒋介石和陈果夫的介绍下加入国民党;不但成为蒋介石离不开的文件主笔和批阅人;还是蒋介石与其他国民党军政高级人员间的联系纽带;在国民党中被称为“逾百万雄师”之重臣。十一月十三日;人们发现他躺在卧室的床上;脸色蜡黄;双眼微睁;嘴巴张开;时已气绝。 
  两天前的下午;秘书蒋君章发现;参加完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临时会议陈布雷面色憔悴;神情恍惚。由于夫人和孩子长期生活在上海;陈布雷的生活由秘书和副官照料。吃晚饭的时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