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唐重生李世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残唐重生李世民- 第4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当此时,俱文珍从龙尾道上快步跑上来,可能是远远就看到了皇帝,跑得更快了。

“什么事这么慌张?”

“陛、陛下!”俱文珍有些气喘,“刚刚朱雀门门吏来报,贤王李诵已到长安,目前正在皇城朱雀门外求见圣驾!”

“来了?”李世民心中一喜,同时掠过一道复杂的情感,“快请他进来。俱文珍,你亲自去,先领他到大吉殿。朕在书房等他。”

“小人遵旨!”俱文珍不及喘息,又屁巅巅地跑了。下楼梯的时候几乎连滚带爬,跑得极快。

李世民搓了一下手,眼神中异光流彩:终于来了吗?数年未见了吧……

大吉殿御书房里,李诵拜倒于桌前,毕恭毕敬。

李世民端坐在御椅上,定睛看了他几眼,淡然道:“贤王平身。”

李贤慢慢站起身来,拱手谢过了恩,垂手立于一旁,止不斜视。

李世民打量着他。数年未见,李诵整个人变化还是挺大的。首先是养胖了一些,也如同他父亲一般有了一些胡子。以前风发的意气不见了,整个人也变得内敛而又低调。总之一眼看去,要是不看他现在身上这身紫色亲王袍,也不知道他的身份的话,顶多以为他是个寻常人家的男子。

“数年不见,贤王可好?”

李诵毕恭毕敬的拱手回礼:“多谢陛下关爱。微臣承蒙陛下厚恩,一切都好。”

“家人都好么?”

“好、都好……”李诵一直没敢抬眼去看皇帝,而是唯唯诺诺的回道,“成都府尹韦皋韦大人及其麾下的官员将军们,待微臣都不错。不管是礼数还是衣帛,从来没有任何的缺少。西川天府之国,民风温和物产华美,也是个适合居住的好地方。”

李世民笑了一笑:“看来贤王在西川,的确是住得还算习惯,朕也就放心了。你知道朕这一次请你进京所为何事吗?”

“微臣……知道。”李诵的脸色变得有些黯淡。

“太上皇病危……”李世民说道,“他想见你。”

李诵这才惶然的抬了一下头,与李世民四目相对。他地眼中。流露出太多的惊惶、惧怕与胆懦。就如同一个寻常的草民百姓,突然见到了高高在上地天子皇帝的神情一样。

其实李世民的表情一直都很平和,神色中也没有表现出什么高高在上的架子。可是李诵从一进门起。就感觉有一股沉如泰山般的压力,压在了自己的肩头,让他的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李诵不敢再看皇帝,而是低着头拱着手,轻声说道:“微臣谢陛下成全……”

“朕不过是让你们一叙父子人伦之情,有何可谢?”李世民说道,“朕看你这样子,一身烟尘神情疲惫,也定然是一路赶路辛苦了。要不要略作歇息,再去拜见太上皇?”

“这?……”李诵尴尬的审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确是有些难堪。因为他回了西川以后,就从来没记得自己还是什么亲王。更没穿过什么亲王袍子。这一身官服。还是刚刚到了长安以后,从包袱里拿出来的几年前定制地紫袍。不仅有些破旧,还略显小了点不合体了。

李世民淡淡的微笑了一笑:“李诵。我们始终是兄弟,身上流着一样地血。不管你如何恨朕,朕始终还是把你当作是兄弟。你来之前,朕已经估摸着你地身形,请掖庭的技师替你裁制了几套衣服。因为不敢完全肯定你现在的体态。于是多做了几套。朕命他们取来。你试穿一下哪套合适。”

李诵惊诧地抬头看着皇帝,心中百感交集。一时嘴唇颤抖不知道说什么了。

李世民拍了一下手,几名宫女宦官取了七八套衣服出来。全是华丽耀眼的亲王紫袍。配上玉圭带、官履靴、紫金冠、龙纹佩。

李诵心中突然一激动,双膝拜倒就磕起了头:“微臣……谢陛下圣恩!陛下日理万机,为何还要为微臣的琐事费心?微臣真是……惶恐之至!”

李世民笑了一笑,摆摆手让官女宦官们都下去了,唯留二人在此。

李诵仍然趴跪在地上,眼前出现了一双脚。

“起来。”李世民的手扶到了李诵肩上,将他扶了起来,认真的看着他,“朕说过了,不管我们以前有过什么样地过结和矛盾,也不管你如何地恨朕。朕,始终还是把你当兄弟。来,试穿衣服吧。朕看你也养胖了不少,一个人穿衣服肯定不利索。朕来帮你。”

“唉……”李诵的眼睛里突然就涌出了泪来,勉强镇定自己地心神,轻声说道,“日子过得宽心,自然就养胖了。陛下,还是微臣自己来吧……”

“别嗦了。这么长的腰圭带你系得上吗?哈哈,看一看,这套太小了一点吧……来,试试这双鞋子。”

李诵的眼泪,已经流到了下巴边上。可他无心去擦试,任由它们一滴滴的流到了自己的新衣服上。

许久以后,一个头戴紫三梁冠、身着紫青亲王袍、玉带云靴的王子,出现在了铜镜前。

“看一看,还不错吧。”李世民满意的呵呵笑道,“毕竟是我们老李家的龙子龙孙嘛,天人仪表稍一打扮,便是龙凤之姿。”

李诵再难自抑,双膝重重一跪就拜倒在了地上:“微臣……多谢陛下圣恩!”

“好了,起来吧……”李世民将李诵扶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走吧。我们兄弟俩,该去探望一下老爷子了。记着一点,别在他面前流泪、哭诉,尽量表现得高兴一点。知道么?“嗯……”

也许,血浓于水的亲人之间真的会有特殊的感应。李诵刚刚走到大吉殿病房外,李适就突然睁开眼睛苏醒了过来,让御医们惊喜万分。

“父皇!…………”一声呼喊,让李适浑身发颤。

“二郎?是二郎吗?!”李适居然坐了起来,众人惊诧万分。

“父皇,正是不孝的二郎回来看你了!”李诵轰然一下拜倒在病榻前,全然忘记了李世民的嘱咐,忍不住就号淘大哭起来。

哭得就像个孩子一样。

众御医顿时慌了神,手足无措。李世民轻轻叹了一口气:“都退下吧。”然后,自己也走了出去,转身带上门。

父子二人已经在病榻上抱成了一团,哭声一片。李世民静静的坐在病房外,等候。

片刻过后,李适摸着李诵的脸,似哭似笑:“二郎,你也养胖了许多啊?这些年,你过得如何呢?”

父子二人叙了一阵旧,李适终究是病入膏肓,一时的激动过后更加痿顿,又睡到了床上,眼睛也闭了起来,嘴里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李诵不得不将耳朵帖到李适的嘴边,听他说道:“二郎,当年我们排挤李漠、和李漠争江山,那是应该的。也算不上是我们的错。可是现在,他是皇帝我们是臣子了,景兴大唐仍然在老李家的手上,而且一天比一天好,他待我们也算不薄,这就够啦……父亲无能,无力经营江山。我自己的儿子自己心里也清楚,你也未必就能比父亲强多少。但是,李漠是个奇才。大唐在他的手上,旧貌换新颜一日千里的精进。如今大唐如日中天,连吐蕃人都给收拾掉了。以前,以前我们可是见到吐蕃的兵马就吓得浑身发颤哪,这种事情我们是想都不敢想……二郎,别记恨李漠了。他也不容易。再说了,他就算不是一个好儿子、好兄弟,但绝对是一个好皇帝。他是我们老李家,最出色的男人,应该当皇帝……好好的当自己的臣子,守着本份。还有,管束你的那些兄弟子女们,让他们也好好的守着本份。不要有任何的非份之想……唯有如此,我们一家才能生存在这太平盛世。为父的这番话,你能理解吗?”

“是……孩儿,全都记下了。”李诵的泪在无声的滑落,“父亲,放心。”

第465章唐风(五)【大结局】

几天以后,长安城明德门外。

房慈跳下马来,快步走到一张马车前,恭敬的拱手拜道:“公主殿下,长安已到。”

文安公主掠开车窗看了外面一眼,神色幽怨复杂。巍峨的城头穿流的人群,有谁又能注意到我了呢?

“小仨儿,我也不知道现在该去哪里了。”文安公主放下了车窗,凄怨的说道,“你带着车儿,想往哪里载,就往哪里载吧!”

房慈为难的寻思了一阵,轻声说道:“公主……皇帝陛下有圣谕在此。请公主务必进宫。”

“务必吗?”文安的声音里有些嘲弄的味道,“那便进去吧。晚了,兴许要杀头呢!”

房慈皱了下眉头,无奈的轻叹一口气,骑上马来领着车子进了城。

此时正好刚刚下了早朝。文武百官从太极殿退下来,三三两两的回到皇城的各个衙门里。众人惊讶的看到,一辆儿普通的平民马车,居然大摇大摆的走进了朱雀门,正朝皇宫里驶去。而且,旁边护卫的铁甲军士不少于五十人,全是头号王牌军的飞龙骑将士!

“什么人进宫了哪?”众人猜疑不休。

房慈心里也拧成了一团,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本来,当初他也曾苦求文安公主请她回京。可是文安公主就是不肯,仿佛心中还有许多的心结。无奈之下,房慈只好只身进京交差。后来半途接到皇帝急令,只好又硬着头皮赶回去。连哄带拉软硬兼施的将文安公主请到了长安。

“皇帝要文安公主来长安干什么呢?不会是要为难她吧?”房慈心里一阵打鼓,非常地不安。

两名宦官快步跑到了房慈的马前,上气不接下气的问道:“将军可是飞龙骑将军…………房慈房将军?”

“正是下官。”房慈礼貌地下了马来。“请问有何指点?”

“哦……小人是皇宫内苑监的宦官。奉皇帝陛下之命,请房慈将军护送公主宝驾,前往大吉殿。皇帝与太上皇、贤王,同在那里等候。”

“什么,贤王也来啦?”文安公主心中惊颤,一下掠起了车窗,“小仨儿,快走嘛!我要去见哥哥,还有父皇!”

文安公主走完龙尾道到了大吉殿殿门前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人。就是贤王李诵。

阔别多年,兄妹二人相见无语凝噎。久久对望。

“燕儿。皇帝让我们一家团聚,自己却回避了。”李诵说道,“父皇让我告诉你。不要再记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