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如诗,草木如织-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音骂我的外婆已经不在了!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5。U盘一样的水芙蓉(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8485781185148984。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经·国风·召南·采蘋》

【解题】采集植物用于祭祀。

【注释】

1蘋:多年生水草。《毛诗》:“蘋,大蓱也。”《诗集传》里认为是浮萍,是将小萍误认为大萍的缘故。陆《疏》:“今水上浮萍是也。其粗大者谓之蘋,小者曰萍。”宋人罗愿的《尔雅翼》中认为是田字草。今按大萍,即南星科浮水植物水芙蓉。

2藻:水生植物。一说水豆。

3行潦(hánɡlǎo杭老):水沟。

4筥(jǔ举):圆形的筐。方称筐,圆称筥。

5湘: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錡(音奇):有足锅。釜:无足锅。

6牖(yǒu有):天窗。

7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8齐(zhāi斋):好貌。斋之省借。

9季女:少女。

《采蘋》构筑了春秋贵族祭祀的简略图景。毛诗里说:古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采蘋》里非常有层次感地记述了贵族祭祀过程中的祭品、祭器、祭地、祭人。和我们今天科学主导世界规则的情形不同,远古人们祈祷富降甘霖、约礼守节的心理基础,是从祭祀神灵的仪式开始的。水草丰泽的水边,是萍藻丛生暗长的地方,是不是这些阴湿的地方和连接天地的神秘之处更近,才让萍藻这样的普通植物有了成为祭祀物品的资格?在《左传·隐公三年》所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这更加重了我的好奇心,因为可存于鬼神的意思是,它能够保存人心的虔诚期望,并且能够将这种期望导引到异境的神灵那里去,萍藻这样的植物,还有点象我们今天电子科技时代的U盘的本领,真是怪异非常。

古时说蘋,也就是大萍,古人多这样叫,今天的人听起来要陌生许多,但如果叫它现在的名字水芙蓉——这个被美和温软包围的名字,应该会对大萍的亲切感增强很多。曾经有一段时间,错误地把水芙蓉误认为是荷花,这是因为芙蓉两个字的缘故。事实上,属于南星科的浮水植物水芙蓉和属于睡莲科的荷花,从生活习性上和生长形态上只能说是近亲而已。水芙蓉的叶瓣浮在水面上形成的姿态,正是一朵一朵盛开的绿色的荷花,它的浓密的根系漂浮在清波荡漾的水面下,是水精灵鱼儿们游戏耍闹的天堂。水芙蓉的骨子里也有一种藏不住的野性,在阳光充足的水面上,它可以率性地把它的身影铺展到无穷尽的地方,这也是一些被叫做水芙蓉的女子,看着让人感动心动,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却是不敢太过靠近的地方。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6 风羽之物白茅(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6072911185149060。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6 风羽之物白茅

《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麇》

【解题】描写青年男女,在郊外获得身心交融的爱情。

【注释】

1麇(jūn军):獐子。比鹿小,无角。

2白茅:草名。禾本科植物。

3吉士:男猎人。

4朴樕(sù速):小木,灌木。

5纯束:捆扎。

6舒:一说语词,一说徐。脱脱(duì兑):缓慢。

7感(hàn撼):通撼,动摇。帨(shuì税):佩巾,围腰。

8尨(mánɡ忙):多毛的狗。

这是我读过的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情动时刻最简洁动人的诗,诗里有种非常强的身心相悦的镜头感,读得人心砰砰跳,心里却是说不出的欢喜。

猎人用白茅包起被射杀的獐子,是一种对自然馈赠的虔诚,是捕获后心怀欢喜的仪式;怀春女子,有心喜男子来调着情事,小碎步紧相随——两情相悦的世界,该是生命里永远最动人的画面。

很奇怪,读这样的文字,眼前会有一个奇妙的图景,一个死生自灭、生机昂然的世界,四季的变化浓缩到很短的时间里,男欢女爱都让人无限的欢畅。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是诗里抖动的情愫的火焰升腾着窜到我心里来的缘故吧!

想着这是先秦以前,我们祖先心里的诗,心里会有一点讶然。埋入土里死去的生命,孟浪男子的手忙脚乱,还有怀春女子一双痴迷的眼睛,象音乐里跳动的不同音符一样,在自己身处的时间之河里,出现了一场伴随着相互激荡的清澈音乐的舞蹈。这是又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一个求学美国的朋友,在她的游记里,记述了她驾车在美国南方高速公路上赶路的情形。驱车累的时候,停车在路边金色的阳光里小憩,看眼前小河流淌,白茅在风里轻轻摇摆,从车上的背包里取出《诗经》,读几首《国风》。她说,那一刻,她觉得有看不见的故乡的音律在某个未知的地方响起,自己似乎从阳光和拂面的风里飘起来,飘到万里之遥的黄河岸边,听着江声浩荡,看着眼前青草蔓长……这话让我感动,于是记住了这个画面里不动的那颗心,和风里轻摇的白茅的身影。

现在来说白茅吧,禾本科里的白茅,身子箭立如矛,成熟后的穗,洁白、温软而柔顺,是野地里千万年不曾改变过容貌和栖息地域的植物。闭上眼睛,可以想象一个同样洁白、柔顺的女子,她不依附,也不低怜,只是欢欢喜喜地陪你在秋凉的河岸长堤上散步,这是一种人生里温暖的情景。白茅的新羽,又称“荑”,所谓柔荑,是古时美人玉手的别称,该是不止又白又嫩,还有一种不开口,会说话的温柔在!

想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是早已熟读的名句。世纪沧桑,一个诗人的心里,却用挂怀天下寒士的襟怀,思虑山河家国的甘苦。直觉得这风里的白茅,轻得飘上九霄,重得直戳在人心里。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7 悲感的熔池——黍(图)

:lz。book。sohu。datauploadpic9741191185149097。jpg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1 7 悲感的熔池——黍

《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解题】周大夫行役路过宗周镐京,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黍稷茂盛,因悲周室颠覆,乃作此诗。

【注释】

1黍、稷(shǔjì蜀记):两种农作物。一般认为,黍,小米;稷,高粱。

2离离:行列貌。

3靡靡:行步迟缓貌。

4摇摇:形容心神不安。

5此何人哉:致此颠覆者是什么人?

6噎(yē耶):忧深气逆不能呼吸。

悲感,是悖逆天性和想望的世界向我们的人生倾泻下来时我们产生的一种情绪。这种感觉从花草世界里的四季变化、家世凋零和国家倾覆破败中涌出来。我们心上承载的那份沉重,不是真的因为天地有变,而是人心上难以承受罢了。

悲剧,在西方理论里,是把好的美的人和事物尽量摔碎了让人看的艺术,这种艺术是通过刻意毁坏的方式,来达到使我们对每一个生命存在认真审视的目的。真实存在的我们,时刻疲心竭力追求快乐幸福人生的我们,是不是自身正处在悲剧缠绕的丝茧里,才将做如此想作为人生的一种依靠和解脱,并最终真的解脱呢?

在中国的古文学中,《黍离》里悲凉的沧桑感所处的高度就象一个源头,这种悲感的形式是呼号的,所以它有骨刺的锐利性。对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样的话,似乎不单纯是文字的形式,更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四顾茫茫一片时的印记。读到这样的诗句,觉得这话熟悉得就象是自己说出来的。我将这样的话语称做是“诗性的原生态”,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诗面前,每个人日常藏在千尺洞|穴里面的那个自我才会一瞬间变得如江海一样不禁奔流。这样的诗里没有笑,但它有让生命觉得清澈的视角。是什么使我们觉得清澈?爱的苍穹之外,我以为还有悲感所驱谴的那重世界。

后世,从曹植的《情诗》、向秀的《思旧》、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都是黍离之悲的泉眼里生成的名曲、名赋、名词。在这些悲凉之语面前,我们受感动的深度,也正是我们爱的深度。

听人心上的钟鸣鼓响,很多“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叹息声里,浩雀当鸣,以求同音。人心悲歌,寻觅一生难得一遇的知己,千年而有同叹,正是因为背负一个永恒孤独的背影的缘故!所谓“黍离之悲”,是千古人将心上的忧国、思家、虑己融合起来的最沧凉的事。

稻、黍、稷、麦、菽这五谷里,黍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春来青苗依风摇摇,热暑时分迎风弯腰。小时候,记得外婆炖的金黄|色的小米粥,坐在炕头上,一勺一勺地沿着黑瓷碗边瓢着来喝,全没想到,这碎米里,不仅有自然之实,也有生命悲苍灵歌里的缭绕生气。

《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PART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