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家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完结)- 第14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魏凤友笑道:“书记,往年是没有卖多少地,但往年也没有像今年这样,搞了这么多的大动作。比如农副产品供销公司这笔钱,就是没有预算的。呵呵,当然了,书记的指示完全正确,正常的办公开支,我们肯定要千方百计予以保障。龙书记,你那个报告,还是送过来吧。一二十万,区里还承担得起。再多,我就不敢答应了。”

绕来绕去,魏凤友还是只同意龙雄那一二十万,多的,咱们再商量吧。

刘伟鸿笑着点头,没有就这个问题继续谈下去。这样的大事,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谈妥的。魏凤友这个区长管钱袋子的权力,刘伟鸿也不打算随便插手去干涉。

“嗯,农副产品供销公司这个方案,我看基本可行。向耘,你们尽快把方案完善一下,请魏区长审批。这事不能拖拉,必须抓紧时间,保证在春节之后,就能开始运作。明年,一定要把大的框架先搭好,再一步一步地扩大范围。三年之内,覆盖全区。这个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宁阳六七十万农村人口的致富,一多半都指望着它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明白吗?”

刘伟鸿随即对农副产品供销公司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是,刘书记。”

向耘恭谨地应答一声,合上了面前的资料夹,端起茶杯喝水。

他的任务,暂时告一段落。

“同志们,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问题。这两个工作,一样的至关重要。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我在国务院国资办督察局工作的时候,曾经向国家领导同志递交了一个专门的报告,谈的就是这两个工作。我来宁阳之前,洪直正副总理亲自找我谈过话。洪副总理要求我在宁阳搞两个试点,就是关于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我们是事实说话,看看到底哪种改革方式更加合适,更加理想。”

刘伟鸿缓缓说道,炯炯有神的目光,在与会干部们脸上一一扫过。

大家便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迎向刘书记的目光,满脸严肃认真之色。

刘书记都谈到洪副总理的嘱托了,能不严肃认真吗?

“这两个工作,可以说是一个政治任务,而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它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涉及到了千家万户,涉及到全国两亿多大中小学在读学生。可以说,教育工作和医疗工作,基本涵盖了全国所有家庭,几乎和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关。这是最基本的民生工作。这两个工作干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要以十二分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两个工作。”

“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试点工作,明年必须在全区铺开。这是基本的大前提,没有讨论的必要。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这两个工作,具体应该怎么铺开,算是一个技术性的探讨了吧。怎么试点更加合适,大约要花费多少资金,我们今天好好研究一下。”

听到这里,魏凤友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心里却已经变得沉甸甸的。

刘伟鸿霸道的一面,又展露出来了。

刘伟鸿到任六个月,看上去强势无比,但真正霸道的时候,却并不多。也就申振发那个事情,刘伟鸿进行了断然处置,没有和任何人商量通气,直接让区纪委把申振发拿下了。除此之外,对魏凤友和其他班子里同志分管的工作,都不随便插手干涉。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魏凤友才心甘情愿摆正位置,协助刘伟鸿开展各项工作。

刘伟鸿尊重他魏凤友,不向他的嫡系心腹大肆开刀清洗,魏凤友就要识相,别拧着干。

但魏凤友也清楚地知道,不管刘伟鸿是个什么态度,他所表现出来,都只是高明的掌控手段,换句话说,刘伟鸿对魏凤友和其他同志的客气,是有底线的。那条底线就是——大伙必须配合我的工作,不然,就别怪我翻脸!

现在,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工作,刘伟鸿又摆出了这个态度。

必须按照我的意思办,没商量!

谁敢阻扰,谁就是我要清理的对象。

其实,就魏凤友的内心而言,他并不反对刘伟鸿早先跟他提过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把这两个工作搞好,没什么不对。执政党和人民政府,就应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魏凤友也大致估算过,真要在宁阳全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每年大约支出两千万左右,也就差不多了。单是卖地得来的钱,就足够支撑好几年的。

但钱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魏凤友觉得这样太标新立异了,会招致其他区县同志的嫉恨——你宁阳搞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民医保,那我们怎么办?我们不搞,群众有意见。搞了,钱从哪来?

你们宁阳有大老板投资,可以卖地赚钱,我们可没有这条财路。

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风头太盛啊!

ps:这段时间的更新会很不稳定,也许一天两章,也许一章,随时可能停更。请诸君知悉,并请理解。

第1339章教改方案(上)

第1339章教改方案(上)

魏凤友和其他同志,心里头有顾虑,这一点,刘伟鸿十分清楚。但他没打算去考虑这些。和教育改革医疗改革这样的大事比较而言,官场规则都不算什么,刘伟鸿就更加不会去考虑同僚们心中那些个小九九。重要性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小董,把你们教委的方案拿出来吧,谈谈。”

刘伟鸿的眼神,随即落在董书语秀美的脸庞之上。董书语是会议室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次开会,只要董书语在场,总是有些同志的眼神自觉不自觉地溜到她的脸上身上去。纵算刘书记和魏区长俱皆在座,个别干部依旧有些忍耐不住,眼神时不时开小差。

“是,刘书记。”

董书语礼貌地点了点头,随即摊开了面前的资料夹。

董书语出掌宁阳区教委,也有两个月时间了。当初大家对刘伟鸿这个安排,都很不看好,认为是“乱命”。董书语一则年轻,二来是女同志,三来性格文静,这样的情形,在区委办担任副主任,给韩必成打打下手,迎来送往什么的,倒是合适。也代表着宁阳区委的良好形象。以前将董书语作为人才引进来,安排在党委办公室,是个很明智的决策。事实证明,董书语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很好,如鱼得水,那就没必要乱动,就让她继续干这个接待工作好了。又何必标新立异,硬要将这样一个斯斯文文的年轻女同志,放到教委主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上去?

曾经一度有传言,说刘伟鸿和董书语如何如何。按照大伙的惯性思维,以及时下的官场生态,也不怪有这样的流言蜚语。女干部在官场本来就是少数,而且董书语如此年轻漂亮,还是未婚女博士,几乎所有光环都集中在了她的头上,想要不产生一些流言蜚语都难。

更何况刘伟鸿本身,也是个“是非窝”,二十八岁的正厅级,区委一把手,和董书语年龄相当,堪称金童玉女,没事都有可能被好事之人将他俩硬生生往一起凑,再加上刘伟鸿对董书语的破格提拔,就更加被人说得有鼻子有眼。

事实上,刘伟鸿对董书语的支持力度确实很大。

因为受申振发的牵连,教委的两位符主任和财务科长,相继被纪委带走,采取了双规措施。空出来这三个至关重要的职位,刘伟鸿全都“给”了董书语。

那是真正的“给”,这两名副主任和财务科长的人选,俱皆由董书语自己提名。全区的副处级干部和正科级干部,只要条件合适的,可着她挑,她说谁就是谁。

当然,这中间还是会走正规的组织程序,区委书记提名,区委组织部进行干部考察,在区委常委会议上讨论通过,再予以公示,最后任命。

流程一丝不苟。

但这改变不了刘伟鸿“宠爱”董书语的事实,这三名干部的任命,都是在刘书记的一手操持下通过的,其他区里领导,基本上无由置喙,说起来,正是明目张胆地给董书语“谋私”。

如此一来,教委原来的主要领导班子,等于全军覆没,都换上了董书语的嫡系亲信。短短两个月时间,董书语便在教委树立起了很高的威望。

至少表面看是这样的。

人家年轻漂亮,有区委书记一把手撑腰,下面的小干部,蹦跶个啥?

嫌自己的乌纱帽戴的太稳当了,心里不舒服么?

这些传言,自然也会传到刘伟鸿和董书语的耳朵里面去,刘伟鸿毫不在意,身在官场,就和身在娱乐圈类似,想要避免所有的闲言碎语,那是不可能的。刘书记若是在意这个,每天光顾着生气了,别的什么事压根就不用干。至于董书语,依旧还和以前在区委办一样,波澜不惊,绝不和其他人谈到个人私事上面去,不管上班下班,同事之间见面,开口就谈工作,不给任何好事者半分机会。

应该说,董书语这个“只谈工作”的态度,也让她在教委多数普通干部心目中逐渐有了较为正面的形象。相对于普通干部而言,董主任和刘书记是不是睡在了一张床上,他们并不是真的那么关心。和大家都没有什么切身的利益冲突嘛。申振发倒台,这个教委主任的位置不是董书语来坐,也是其他官老爷来坐,反正轮不到他们。

但新领导上任,以工作为重,不谈私事,就令这些普通干部都似乎看到了某种希望和前景。不管董书语上了谁的床,只要她对单位的普通干部处事公正,关心爱护,那就是好领导。

这两个月,除了理顺教委内部的管理机制,董书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拿出一份全面的教改方案。前几天,这份方案已经送到了区委区政fu各位主要领导的案头。

现在见刘伟鸿点名,董书语也是不慌不忙。

这份方案送上去之后,刘伟鸿亲自召见了她,和她逐条逐条地进行讨论,足足谈了两个小时,可以说,这其实也就是刘伟鸿自己的方案了。

“刘书记,魏区长,各位领导,根据区委区政fu的指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