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能吃?"太子的眼睛睁得更大了。
  "小公子,之前我等只有择些野菜度日,这米还是顺天府昨日刚刚按户发下来的……小公子,您,这个您不能尝,小公子……"旁人正要拦却没来得及。
  舌尖发麻,太子的小脸都皱在了一起,这是什么味道?
  皇帝叹息了声,走上去一手揉了揉他的脸,一手牵着他继续往前走。
  "父亲,"太子仰头问道,"灾民们吃这个不会生病吗?"
  "生病?"皇帝的脚步顿了下,道:"我不知。我只知此地灾民因饥饿已陆续殁故千余人。在路上折损的人口更甚于此。为官者不能为朝廷分忧,甚至成为鱼肉百姓之徒,要他何用?"风起冷冽。
  "五郎,今日为父为何要带你来这里,你知道吗?"皇帝忽然问道。
  "三地知府可恨,而此间民情若天子不知则更可怕。"太子想了想说。
  皇帝点点头:"五郎以为老人家讲述的三地知府所为若皆是实情应如何处置?"
  太子思索片刻:"太‘祖高皇帝曾下旨贪官污吏皆应剥皮做鼓,以儆效尤。三知府若罪证属实其恶远甚于一般污吏。"
  小小年纪如此杀气。皇帝笑了笑,揉揉他的头,好小子,真看不出来。
  "父亲很生气。"太子小声说。回城的路上,皇帝状似出神,望着窗外默然不语。
  "因为这三个知府是父亲原先倚重之人,他们有负圣恩致百姓流离失所,无辜殁亡,所以父亲很生气。"太子顾自说。
  皇帝收回目光,叹息道:“三人是同一年登科的进士,均曾在偏远之地任县令,时任县令时各有功绩可表。每次考量官员,三人皆是个中翘楚,所以官运亨通,不到十年皆已升至知府。没想到,知府一任未满就出了如此大事。”
  皇帝又叹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人胆大妄为如斯可见朕已失察很久。”
  “父亲。”太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民以食为天。"皇帝接着说:"当家伊始,朕就下旨各府重新丈量土地,以实际勘定之数摊分赋税,并鼓励开垦荒地。每年下派钦差严查地方官吏私征乱征杂税,还有按例的兴修水利,灾年减税,皆因为粮米乃头等大事,差不得分毫。圣人所说的尽无饥馁固然难成,但朕想若大部分百姓的生活尚可温饱,天下也就安定了。不过,总会出来一些事让朕怀疑,朕在朝堂上所说的都是耳旁风么?"皇帝笑得冷冽。
  "对了,五郎方才说得好。"皇帝又是一笑。
  "嗯?"太子一下没反应过来。
  "剥皮做鼓,以儆效尤,很好。"
  "王爷,皇帝已向三地派出亲随,恐怕……"
  "怕什么?让你们做的事都做完了?"
  "是。但是这三位大人……王爷,您看……"
  "怎么,他们犯下的不是死罪?早晚又何妨?"
  "是。王爷……"
  "二哥那儿……几万流民哪,够他忙的。本王力所能及地替他做点事,也省得他看着烦心,是不是啊……"
  "五郎须知农事三分靠人,七分靠天。中原疆域广大,雨水不调匀是常事。近几年旱涝频发,每年转运粮食拨付救济的花费……着实惊人。"
  "兴修水利是个法子,但需耗费大量人力,花费的财力也不可细数。"
  "这只是三司六部每年数百项开支中的两项而已。而全国的税赋就这么多,如何分配调派?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皆需细细考量马虎不得……"
  太子听着有些发晕。
  皇帝叹息道:"所以每到开年,朕就觉得捉襟见肘。"
  看着太子似懂非懂的样子,皇帝笑着摸摸他的头:"无妨,五郎以后会明白。五郎要做得比为父好,知道吗?"
  太子眨眨眼,揉揉额角,头好晕。诶,做皇帝真是件伤脑筋的事呐,他忍不住腹诽,但看到父亲期待的眼神,还是不由自主地应道:"唔,好的,父亲。"
  天边白云悠然飘过。
  一位少年站在窗边,望向远方。他身姿颀长,白衣素袍,神色淡漠,气息沉静若冰,周身隐隐漫出几分萧瑟之意。
  "城主。"管家匆匆赶来。
  白衣少年回身:"何事?"
  "南王特使求见。"
  少年扬眉,玉塑般的脸上闪过一丝讥色:"请。"
  少年看完来信抬眼:"王爷好雅兴。"
  特使拱手道:"叶城主见笑。此事若能办成,于白云城于南王府都是大好事。城主以为呢?"
  少年淡淡道:"白云城,弹丸之地,恐怕容纳不了王爷如此宏图壮志。"
  特使笑得别有深意:"叶城主过谦。飞仙岛上山峦连绵,别有洞天,世所罕见,不能不说是一处雅地。"
  少年的眼里掠过一道冷光。
  特使不慌不忙地说:"当然工程浩大,且需……同心协力方能成就,所以王爷特邀叶城主往南地一趟细商此事……"
  一位胡子花白的长者掂信沉吟:"南王是想大量屯粮?"
  少年袖手沉声道:"也许只是想做点生意。"语气中的讥讽之意却愈加明显。
  长者微微皱眉:"城主以为?"
  少年勾了下嘴角:"有何不可?"
  长者似是一怔。
  少年起身,淡淡道:"南王此番兴致颇高……礼数周全,出价也不低,怎能不知好歹地拂了他的意?"
  长者微笑着捋了捋胡须,点头道:"诚如城主所言。"他的脸上现出欣慰之色。
  少年的眼眸湛亮似星,凝望着窗外的云朵:"我想,白云城也正需要这么一个地方……既然南王有意……很好。"
作者有话要说:  

  ☆、渡口 上

  光阴流逝,几载一晃而过。
  夕阳西下。
  江边。
  芦苇丛随风轻摆,淡淡的金色在叶梢跳动。
  渡口很安静。
  只有一条船。
  一条船静静地泊在岸边。
  艄公头戴斗笠,在船尾小寐。突然他觉得彻冷的寒意漫身而过,不禁一个激灵从梦中惊醒,睁大眼睛望向寒意来处。但见岸上走来一人,一袭白衣,面容冷峻,剑气森然。来人并不言语,只是稍抬手,一物从指尖弹出,夹裹着劲风迎面而来。
  艄公大惊失色,欲起身躲闪怎奈来物飞得更急。"啊——"他不禁惊呼一声,呼声未落,却见来物缓下了力道,一道弧线正好坠入自己怀里。艄公呆了呆,伸手往怀中一探,却是一锭银子。
  (艄公汗流:爷,不能这么吓人啊!)
  来人见艄公大叫,剑眉微拧,不过依旧没言语,径自向船上走去。
  艄公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上前拦道:"公子,小人的船已经包给别家客官,公子要坐船明早可好?"
  来人闻言停下脚步,神情有些不悦。明早出发高涛恐怕已在百里之外,不过,他沉吟下,也罢。
  "明日卯时,去庆原。"说完他回身向岸上走去。艄公这才发现此人背负一柄乌鞘长剑,难怪寒气浸人。
  今儿运气还不坏。艄公暗自舒了口气,擦了下冷汗。乌鞘剑客刚走两步就停住了。艄公一愣,顺着他的背影望去。只见一个白衣人向渡口走来。他的神情淡漠,手握一柄长剑。与乌鞘剑客透骨冰冷的剑气不同,他身上的剑气很淡,平静无波的脸上一双眼睛却亮得可怕。正是方才订船的客人。
  "客官您来了,请——"艄公殷勤地招呼着,突然想到什么,有些迟疑地说,"客官您看这位公子也要去庆原,能否搭他一程?船资小人给您减半。"江湖上谁没个急事?乌鞘剑客看着可怕倒也并非不讲道理的人。
  叶孤城停下脚步向乌鞘剑客望去。一身白衣,剑气森然,恐怕是要去寻谁的晦气,他心中暗忖。乌鞘剑客从容回望,并不言语。
  有意思,叶孤城想,继续向前走到船边,回头见那剑客依旧看着他,目光平静无波,周身的剑气却变得微妙起来。
  叶孤城踏上船尾,淡淡道:"也好。"
  一丝几不可查的笑意在乌鞘剑客眼中掠过。他飞身纵上船尾跟着叶孤城走入船舱。船舱很宽敞,收拾得挺干净。叶孤城未在船舱停留,而是穿过船舱来到船头。
  夕阳渐渐隐没在山背后,江面上闪烁的金光也开始黯淡下来。
  微合眸子站在船头,叶孤城觉得江风大了起来。船身轻轻晃动,是艄公正在拔篙子。脚步声近,叶孤城侧过头一瞥,只见乌鞘剑客正站在旁边,望着夕阳,不知在想什么。
  庆原县。叶孤城又合上了眼睛。
  此时,岸上又传来了声响。
  “好了好了,子玉你就不要再念了,赶不上船我也没办法呀,我又不是有意的。”一个清脆的声音有点不耐烦地嚷道。
  “你不管闲事就能赶上了。”另一个声音倒是沉稳得多。
  “什么叫管闲事,这是你以前讲过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相助?你起码得有自保之力再助人吧。”
  “什么叫我没有自保……哎,这里还有一条船,船家,船家!!”声音一下就来到身后。
  “船家能去庆原县吗?”
  “哎,小人的船是去庆原县,但,但是已经被这两位客官包下了。”
  “啊?这么大的船才坐两个人啊?”
  艄公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大约是在说你问问船上的人吧,看他们愿不愿意捎你。
  “两位公子,我与师兄二人急欲赶往庆原县,不知两位能否行个方便?”那个清脆的声音问。
  叶孤城轻轻皱眉,没言语也没回头。他向来好静,这两位特别是其中一位无疑太过聒噪了些。
  身边的人也没回应,仿佛未曾听到一般。
  见没有回音,那个声音又问了一遍,大概是不死心。
  结果当然一样。
  “唔,不理我哎。嗯,还是他们耳朵不好——子玉你干嘛?”还没等那个声音说完,像是被人架着退出很远,声音也变得遥远了。
  正说着,远处急促的马蹄声起,听声音像是有一二十人,还伴着叫喊声:"就是那个小兔崽子,抓住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