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双城-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正说着,远处急促的马蹄声起,听声音像是有一二十人,还伴着叫喊声:"就是那个小兔崽子,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抓住了老爷重重有赏!"
  "你看人追来了。"那个沉稳的声音责备道。
  另一个声音却有些漫不经心,"没事,子玉,我还怕他们不来呢。"
  "你?!"
  "对啊,你总不会认为我比你慢一些赶到是跑不动了吧。轻功我可不比你差,师傅都这么说。"
  虽然离得远了,叶孤城还是听得明白。他心中一动,刚回身就听一声巨响,碎石崩溅,浓烟滚滚,爆裂声将马匹惊起,马上的人坐不稳纷纷栽了下来,一片鬼哭狼嚎。
  想不到这位竟是个使火器的高手。火药份量拿捏得极准,分置几处,引信却设得巧妙,等来人走过几个才在人马中间引爆,这大概是同份量火药能有的最大效力了。叶孤城心中暗度。
  从背影看,此二人一个是锦衣少年,十五六岁光景;另一个是身着石青色长衫的青年。看着追兵一边狼狈不堪地呼喝着"小子你等着",一边像火烧屁股般地退去,少年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唔,不好玩,子玉,我们走吧。"
  青年侧过头:"火器不能乱用。"
  少年还是懒洋洋地:"哪有乱用,你看只是吓吓他们,又没死人,哎,好吧,是火药剩得不多了。这等逼良为娼助纣为虐之徒,要是我带足火药看不把他一家都轰了去!"
  霸气,叶孤城的眼角几乎逸出一丝笑意,也是个有趣的人,突然觉得让他上船也不错,正想着,少年已经拉着青年的袖子大步向岸上走去,"走啦,子玉。"
  青年:"你——"
  "又没有船难道睡江滩上?走啦,回去镇上,还得睡一晚哩,哦,还有再吃点东西,刚才我还没吃饱——"
  没吃饱还打架。青年有些无奈地想。
  "哎,子玉,你说刚才那两兄弟——"
  "两兄弟?"
  "就刚才船上那两个呀。"
  "那两个人是兄弟?"
  "不是吗,哪有那么像的,白衣白袍,而且脾气好大都不理人……"声音渐渐远去,叶孤城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下,这是什么话?旁边的乌鞘剑客冷哼一声,径自走向船舱。
  船向江中行去。
  暮色渐浓。
  船行悠悠,叶孤城抱着剑靠在船舱的小几上,思绪不禁飘远。
  大半月前。
  皂衣人躬身递信:“小人奉南王之命……请城主往河南扬禺县一叙。”
  五日前。他来到扬禺县,听闻前日此处险些决堤,幸好要去五昙山为太后请香祈福的南王路过此地,当机立断率南王府府卫及扬禺百姓连夜修补堤防才保得扬禺平安无事。当地百姓无不称颂王爷大仁大义,菩萨心肠。
  “没想到南王深知百姓疾苦,为百姓危难不辞辛劳,真是个仁义的王爷啊!”
  “太后笃信佛理,南王每年都去寺院为太后请香祈福,南王不光仁义更是个孝子哩。”
  “……”
  他冷眼旁观。南王的人却迟迟未现身。
  昨日。“小人奉南王之命传口信……请城主往庆原县一叙。”
  ……
  叶孤城微合眸子听着江水奔流任思绪远去。
  江面隐隐传来嘈杂之声,叶孤城眸子一张,看见对面的剑客也正抬眼,两人转头向船后望去。两条快船正迎风靠近。渐渐清晰的叫骂声。
  "小兔崽子,看你往那里跑!"
  "爷爷绝饶不了你!别以为坐上船就能逃出爷爷的手底心!"
  "小的们看好了,一靠近就给我放火箭,看烧不死你……"
  这是,叶孤城忽然想笑。定是刚才那个少年,人又追来了,看来他惹的祸还真不小。虽是误会,但叶孤城从不在这种事情上浪费口舌。既然人都杀过来了,他只有拔剑。
  来船很快,船上各有一二十名手持兵刃的精壮汉子,看到前船已可见人影,为首的便吩咐:"放箭!""啊——"
  他只觉眼前一花,一股极冷的寒气透彻胸肺,没等他呼出第二声就已坠入江中。
  接二连三的落水声,在这股冷冽的剑气下其他人甚至连一声都未曾发出。叶孤城落到快船上,神情淡然依旧,执剑向船尾缓步走去。船尾划桨的家丁们都惊呆了。来人只轻轻地挥出了一剑,便将十数人挑落江中,这是什么样的人物?又一缕光掠过,只见一道裂缝从左舷延伸到右舷,整只船发出古怪的吱嘎声。家丁们见势不妙,纷纷跳水逃命。
  同时,另一条船上也有剑光扬起,接着白影一掠而回。
  叶孤城瞧见,嘴角轻轻一扬,回到船上,看着两条船在江中打了个转,崩裂成几截,最终被江水吞没。
  “好剑法。”乌鞘剑客沉声道。
  “果然好剑法。”叶孤城道。
  月上中天。庆原县。
  叶孤城起身上岸。船舱外,明月皎皎如银盘一般,今日是月圆之夜,叶孤城心中一叹。
  “西门吹雪。”乌鞘剑客突然出声。
  “叶孤城。”叶孤城道。
  “后会有期。”西门吹雪看着叶孤城,眼里光华闪动。
  “后会有期。”叶孤城微微颔首。
  江边,芦苇丛随风轻摆,几片苇絮飘起,在风中轻舞,不待苇絮落下,西门吹雪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按照原著,叶城主的剑也是乌鞘长剑………“一柄形式极古雅的乌鞘长剑”,不愧是官配。这里为了区分就略写,略写了,擦汗

  ☆、渡口 下

  扬禺县。
  惹祸秧子正在客栈休息。他懒洋洋地斜靠在小几上,眼里满是戏谑:“子玉你看,这次南王可立大功了。”
  “南王临危不惧,调配得当,力保大堤无虞,真是肱骨之臣,社稷之福。”
  “上游来水夹带泥沙,而扬禺县地势平缓,于是泥沙沉积于此,久而久之,抬高河床。如今,江水已高过两岸田地。一旦决堤实乃灭顶之灾。万幸南王恰恰在此,岂不是……苍天有眼?”
  “子玉,子玉你怎么不说话?”
  青年正站在窗前,听到有些无奈地回身:“殿下在生气。”
  “生气?为什么?还有我不是你师弟吗?跟你说多少遍了。”
  “南王确是可疑,但殿下没有证据,不应轻举妄动。”然后又加了句,“师父并未收你为徒。”
  你你你,少年翻了个白眼决定先不计较这个。他一手托腮,一手轻轻叩着桌案:“南王是我的四叔,仁义礼智信五角俱全,我怀疑他?那不是忒小器忒无容人之量呐?”
  “不过,”少年的眼眸里冷光一现,“姚县令的无妄之灾,这个公道我是要定了!”
  官道
  一辆马车疾驰。叶孤城靠着车厢,剑抱怀中,微合眸子。庆原县之宴历历在目。
  “之前本王请叶城主去扬禺是恐有闪失,但一切顺利,就未曾预先知会叶城主,是本王的不是,叶城主莫怪。”
  “……如今,本王在庆原还有点事,一时不能脱身,怕叶城主等不及,于是请叶城主前来庆原议事……”
  “王爷客气。”
  “……”
  “……”
  “叶城主怎么看天下得失?”
  “天下,有德者居之。”
  “说得好,本王向来笃信圣人之说,身体力行,不敢有悖……叶城主以为当今天子如何?”
  “当今天子,乃仁德之君。”
  “……不错,当今太子又如何?”
  “太子?”
  “天子如今仅有太子一脉。太子骄纵任性,自小顽劣,常有坊间逸闻流传……长此以往恐是难担大任……为社稷计,本王常忧思不已……”
  “……”叶孤城垂目不语。
  “叶城主,可记得当年之事?”
  从前几年的旁敲侧击,到现如今的……终于到了这一步,叶孤城心中暗叹,朗声道:“自然。”
  “白云城一向言而有信,必会按当年之诺,助南王府行一事,王爷尽管吩咐,叶某自当尽心竭力。”
  顿了顿他又道:“无论何事。”
  “好,叶城主果然是个爽快人……”
  ……
  颠簸的马车中,叶孤城微微地笑了,叶孤城,还有什么是你不敢做的呢?
  御书房
  皇帝笑盈盈地迎上前去;“四弟。”把正欲行礼的南王扶住,“四弟一路辛苦。扬禺一事多亏四弟。”
  “臣惶恐。”南王连忙低头,“臣不应贸然行事,请陛下责罚。”
  “四弟这是哪里话。多亏四弟挺身而出,便宜行事,不然扬禺已成泽国,岂非朕之过错?”
  “陛下言重了。”南王躬身道。
  “朕有失察之过。”皇帝痛心地说。“扬禺乃水患频发之处。县令姚震调任后力主兴修水利,加固堤防,民生、税赋……各项事务皆大有起色。没想到眼下扬禺县却出了事。”
  “扬禺县令为人耿直,为官清正,臣也曾听闻过……臣也没有料到。”南王依旧低着头。
  “哦,朕今天刚收到一份奏章。”皇帝慢慢地说。
  南王脸颊上的肉不受控制地一跳。
  皇帝轻笑道:“是件好事。开封府来报,截获了一批来路不明的官银,正在清查盘点中。扬禺虽未决堤但修补所费颇多。此刻有人送钱给朕,朕焉有不收之理?”
  南王的脸陡然僵硬,似乎是从牙缝里蹦出字来:“陛下说笑了。”
  “对了,这回宣四弟进京,二哥是要重重赏你。来,四弟,想要什么说与二哥听听。”皇帝慷慨地说。
  南王的头更低,脸隐藏在阴影中几乎看不清神色:“臣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何需陛下封赏?”
  “哎,四弟过谦……也罢,”皇帝想了想,“太后一直惦念着四弟,四弟不妨去宫中转转和太后叙叙话,讲讲请香祈福这一路上的见闻故事,正好给太后解闷。"
  “是,臣告退。”
  “父亲,您真的就这样放过南王?”说话的是太子,正从屏风后走出来。
  皇帝淡淡一笑,“还能如何?五郎,你没有证据。”
  “哼,就算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