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冲道:“你又是什么人?”
男子道:“我叫祖千秋,和老头子是几十年的朋友。”
杨莲亭忽然道:“跟他们废话什么,一剑杀了便是了!”
令狐冲摆了摆手,道:“你没听老头子说吗,他女儿生了重病,需要镇心理气丸来治病,咱们怎能坐视不理?”
杨莲亭气鼓鼓的道:“谁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令狐冲道:“咱们去内室瞧瞧,便知道真假了。”说着,拉了杨莲亭进到草屋的内室之中。
这草屋本就破旧,内室更是阴暗简陋,进去之后再走四五步便是张靠墙摆放的破木桌,桌上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角落里有一张床,似乎有个女子躺在那里。
令狐冲将杨莲亭护在身后,缓缓走到床边。床上果真有个面黄肌瘦的少女正昏睡着,脸色很是难看。她呼吸急促,连在睡梦中也痛苦不堪,的确是气血过盛的模样。
令狐冲见了这番景象,叹了口气道:“这姑娘也实在可怜。”
杨莲亭道:“你要救她吗?”
令狐冲点了点头道:“见死不救的事,我令狐冲可做不出来。”
出了内室,令狐冲便给老头子、祖千秋解开了穴道。二人舒展了一下筋骨,面带疑惑地望着令狐冲,不知他意欲何为。
令狐冲扬眉一笑,将药丸递给了老头子,道:“把这药给你女儿服下吧。”
老头子半信半疑的道:“你……你已经制住了我,为何还要把药给我?”
令狐冲道:“既然你女儿身患重病,我也不怪你对我二人无礼。希望她吃了这药之后,能快些康复,省得你忧心忡忡,再去绑了别的什么人来。”
老头子心头一热,连连拜谢道:“公子大恩大德,我老头子无以为报!”一旁的祖千秋也大为感激,作揖道谢。
令狐冲将他二人扶起,道:“你们要多少药丸,自己拿吧。”
老头子从瓷瓶中取出三粒药丸,道:“这些足够了。公子如此侠义心肠,救了我女儿性命,今后若有吩咐,老头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出了草屋,两人并肩缓缓走着。杨莲亭侧过头,悄悄望着令狐冲清俊的侧脸,心下说不出的欢喜与满足。直到如今,他才体会到,不孤独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何其有幸,得你一顾。何其有幸,得你相惜。
令狐冲见他痴痴望着自己,点了点他的额头,道:“想什么呢?”
杨莲亭笑吟吟的道:“没什么,就是觉得你今天特别帅。”
令狐冲也一笑,道:“每天都这么帅的。”
彼时,徐徐清风吹拂得墨色纱帘般的夜色漾起了层层褶皱。令狐冲与杨莲亭踏着月光,拨开黑夜,渐行渐远。
第十三章 杨柳已吹三叠韵
七月初一,连城太子归帝京。
帝京地处北方,四季皆凉。尽管七月仍是盛夏,但这一日,帝京阴云密布,寒风习习,人人皆着厚衣。仪制司命全城百姓夹道跪迎,于是数万百姓恭敬伏地,城内一片肃穆。
太子的车驾由数十名侍卫列队护送入京,甚是气派。只是刚一入城,太子的马车便停了下来。仪制司郎中上前,诚惶诚恐的道:“不知……微臣是否布礼不周?”
静寂了片刻,车内传来太子淡漠的声音:“地上很凉。”
仪制司郎中不明其意,道:“微臣鲁钝……”
太子道:“命全城百姓平身,立于道旁即可。”语气依旧没有一丝起伏,却自有一股威严。
仪制司郎中道:“是,是!”慌忙派人传令下去。
车驾一路进了皇城,过九门,入越宫,不多时便停在了毓宁殿前。刘连城下了车,疾步进了毓宁殿,穿过重重刺目的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直入内殿。
白玉鎏金象牙床、盘龙入云丝罗帐,在这极尽华奢的簇拥之中,北越的皇帝,正气息奄奄地躺着。刘连城弯下身去,望着他蜡黄的脸色,深陷的眼窝,心微微地抽痛起来。眼前这个人,是他的父皇,是幼时的他眼中顶天立地永不老去的男人,更是生杀予夺坐拥江山的一国君主,而如今,却被疾病折磨成了如此憔悴的模样。
“父皇,儿臣回来了。”刘连城轻声道。
皇帝睁开浑浊的眼睛,用喑哑的嗓音说道:“连城,你……你来了。”咳了两声,又道,“这几个月……你究竟……去了哪里?”хвtxt.сοм
刘连城道:“儿臣私离迎亲队伍,还请父皇责罚。”
皇帝摆了摆枯瘦的手,道:“罢了,罢了……娶太子妃的事,并不……急于这一时……只是朕日薄西山,朝中的大权……也渐渐掌控不住……”
刘连城哽咽道:“父皇……”
皇帝抓住他的手,道:“朕一向最以你为傲,因此传位于你……你心不在此,朕怎会不知……但,我越国未来的君主,只能是你……成大事者必有所牺牲……”皇帝说到这里,剧烈地咳嗽起来,再没有气力说下去,很快又陷入了昏睡之中。
刘连城心中无比沉重,为他盖好锦被,吩咐了服侍的人几句,随后出了内殿,回到东宫。
东宫正殿里一派安宁。鎏金壁、檀木案、银灯烛、翡翠盘,飘渺的烟气自雕玉香炉中袅袅而出,散得满殿淡淡香风。
刘连城推门而入,守在门边的宫女宦官一齐跪下道:“恭迎殿下回宫。”
刘连城道:“起来吧。”在心中长叹一声,这几个月见多了江湖上的刀剑相见以命相搏,如今回了帝京,却满眼都是俯伏在地的百姓与婢仆,实在是不甚习惯。
忽听得一人道:“哥哥!”紧接着一个身影自书架后走了出来,正是刘连曦。
刘连城沉重的心顿时轻松了几分:“连曦,你来了。”
刘连曦走到他身前,正待行礼,却被他止住了。刘连城道:“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
刘连曦淡淡一笑,道:“哥哥可算是回来了。不知外面的事情,是否了结了?”
刘连城垂眸,点了点头道:“都已了了。”
刘连曦道:“我今日一早听说哥哥回京后先去了毓宁殿,便到东宫来等候。现下有一件大事,要跟哥哥商量。”
刘连城见他面色凝重,心下已有了数,道:“是不是三弟的事?”
刘连城的三弟,便是当今北越瑞王,刘连昭。刘连昭系贵妃姜氏所生,因姜贵妃与独孤皇后一向水火不容,刘连昭自小便与刘连城极为疏远。两年前独孤皇后病逝,独孤家在朝中的权力与人脉便渐渐为姜家收了去。刘连昭仗着姜家撑腰,势力逐渐壮大,在朝堂之上与刘连城针锋相对,大有要争他太子之位的势头。
刘连曦道:“不错,正是他。我近日在他的行动上分外留意,发现了许多诡异之处。譬如这半个月来,瑞王府的守卫竟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渐渐减少,若不是我派去察看的人细心,绝不会瞧出他正将王府侍卫一个个地抽调走。”
刘连城思索了片刻,道:“他和毓宁殿的侍卫总管有没有过接触?”
刘连曦奇道:“哥哥怎么知道?”
刘连城冷冷一笑,道:“我想的不错,他这是要效仿唐太宗李世民,来一回玄武门之变。”一挑眉,胜券在握的神态尽显,“可我不是李建成,你也不是李元吉。”
刘连曦上前一步,道:“那么他是要在毓宁殿,和我们兵戎相见了?”
刘连城笑道:“放心吧,我们不必流一滴血,也能使他兵损将折。他若依旧苦苦相逼,我也只好挑个好日子,定下他的死期了。”
三日后,圣旨下,宣太子刘连城与胤王刘连曦入毓宁殿面圣。跪接圣旨,送了传旨宦官走后,刘连城与刘连曦对视一眼,心下了然。
刘连曦道:“不知是他煽动得父皇召见我们,还是……”
刘连城道:“我那日去毓宁殿见父皇,父皇说得很明白,越国帝位必由我来坐,不会再生变故,自然无需召见。必是三弟探听到父皇心意已决,干脆假传圣旨,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刘连曦忙道:“那我们如何应对?”
刘连城扬起嘴角,淡淡的道:“去毓宁殿见他。”
刘连曦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哥哥是否已经派出东宫禁军,掌控了瑞王府?”
刘连城点点头,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道:“从前他见我处处忍让,以为我不敢主动对他下手。如今他既抽调王府兵力妄图杀我,我亦可以动用禁军,先下手为强。”
毓宁殿,阴风阵阵,杀气腾腾。庭院里,三百伏兵铁甲在身刀枪在手,只等二人到来。瑞王刘连昭身穿铠甲,冷笑着伫立于兵阵之中。
皇帝毕竟是老了,再加上重病缠身,已是无力反抗,只能躺在寝殿内等死,任由他将三百士兵引入庭内。只要今日一举诛杀刘连城与刘连曦,他便能登上帝位,君临天下。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门被推开了。
刘连昭眯起眼睛,望着那一线光芒逐渐宽阔,捏紧手中的长剑,狞笑了起来。
“瑞王!”
那人竟不是刘连城?
刘连昭皱起眉头,定睛一看,原来是自己安排在王府坐镇的部下严述。
严述急匆匆地跑入阵中,气喘吁吁的道:“瑞王,大事不好,王府被太子的军队团团围住了!”
刘连昭心道不好,忙高喊:“收兵,回王府!”
三百人匆匆离了毓宁殿,朝皇宫大门赶去。到了门口,那大门却紧闭着,如同一道绝望的高墙,一条注定的死路,横亘在他们眼前。
刘连昭抬起头,望着高耸的宫墙之上,那一字排开的对准了他们的利箭。
刘连城身着华服,立于九重城阙之上,在阴云密布的昏暗天光里,对他冷冷一笑。那是真正的王者,弹指间翻覆风云,回首时尘埃落定。
刘连昭难以置信地后退了几步,在寒风中伫立良久,眼睁睁看着高楼倾覆,帝王梦碎。
刘连城冷厉如刀锋的声音传来:“你大势已去,还不投降?”说着,从旁边一人手中拿过弓箭,拉开弓,将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