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妇从良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妇从良记- 第2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哥哥一命。”

    琴儿慌忙跪下道:“奴婢明白。奴婢一定谨遵王爷之命行事。”

    六皇子满意地点头,一时那妇人退下,六皇子便又叮嘱站在一旁的雪柳道:“没想到这个琴儿带了面纱,一眼望去,倒险些将我也骗了过去,不过她到底没有王妃的气度。只看着还成,这一说话便能看出不同来了,所以万不可掉以轻心。以后你要寸步不离地看着她,不可让她露出马脚来,以免坏了大事。”

    雪柳忙答应下来,六皇子待她们离去,看着外面的日头。心中绞痛,他知道沈秋君此时应该已经起程了。将来事成还能重聚,如果事败,今生是再不能相见了。

    六皇子不由捂着胸口坐下来,喃声道:“玉姐姐,如果我有什么不测,你也要好好地活下去,我会一直在奈何桥上等着你的,请你一定不要忘记我,也不要改嫁他人,天下除了我,再没有人可以配得上你。”

    ……

    沈秋君不知道自己昏睡了多长时间,她是在马车的颠簸中醒来的,同时她也发觉自己身上一丝力气都没有,当她意识到这个情况时,心头直发紧。

    沈秋君心中暗惊,也不慌忙起身,只是悄悄睁开眼睛打量,发现自己身上并没有被束缚,这才稍安了心。

    此时马车仍在行进,车仍在不停地颠簸,沈秋君却感觉到自己身下铺得很厚软,虽然车中光线昏暗,却可看出车中装饰亦算是精美,沈秋君感到有了丝精神,试着轻轻转了一下头,一眼便看到旁边有一个小姑娘正靠坐在车窗处。

    沈秋君细看时,赫然发现那个小姑娘竟是雪柳之女——杨静,她不由咦地一下发出声来。

    杨静倒也机灵,立马循声望来,看到沈秋君正睁眼看着自己,不由欢快叫道:“夫人,您醒了?”

    沈秋君心中充满了疑问,小声问道:“这是在那里,我们怎么会在这里?你母亲他们呢?”

    杨静乖巧地说道:“我母亲说我以后就是夫人的丫头了,她让我好好伺候夫人。她还在京城,我是要随夫人一同离京的。”

    许是方才转头过猛,沈秋君只觉得头发昏,闭了眼稍歇息了一下,这时她发觉自己手脚能动弹了,尝试着起身,杨静见状,忙上前搀扶,沈秋君这才得以软绵绵地靠着车身坐起。

    杨静又转身倒了杯热茶,递给沈秋君,沈秋君接过来没敢喝,只是放在鼻下轻嗅,一边暗暗打量着四周。

    杨静见沈秋君有些精神了,这才撩起车窗,对着外面笑道:“于爷爷,夫人醒了,老先生说的还真准呢。”

    马车随之停了下来,不一会儿便听一个花老的声音传来:“于某见过夫人。”

    随着车帘掀开,一个脸上有多道刀痕目光锐利的老人便出现在沈秋君的眼前。

    沈秋君不动生色地看着前眼的人,虽然她没见过这个人,不过沈秋君已经猜到这人必是六皇子背后的那位于叔,看样子自己已经出了京城。

    沈秋君不由心里生六皇子的气,难道自己仅是一个可同甘不能共苦的女人吗?

    果然,于叔开口道:“于某是奉六爷之命,送夫人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还请夫人不要惊慌。”

    于叔说罢,见沈秋君面沉如水,便笑着对杨静说道:“你先去找宗哥哥玩吧,我有些话要对夫人说。”

    杨静看了一眼沈秋君,见沈秋君没什么表示,便乖乖由于叔抱下车来,一时去了。

    于叔自怀中掏出一个匣子来,笑道:“夫人冰雪聪明,想来此时也能猜出个大概,我也就不多嘴了,这是六爷让我交给您的。”说罢,把匣子放在沈秋君的面前,便放下车帘,退到一边。

    沈秋君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取过匣子,打开来看,只见里面孤零零地躺着一枚玉佩,正是那日六皇子声言要留作后手的那块玉佩。

    沈秋君把玉佩取来放在一旁,把匣子里外细看了数遍,终未见有只字片语,不由暗骂道:“这个天杀狠命的,怎的如此绝情,连一个字都舍不得留下。”

    沈秋君不甘心,想了想,便叫过于叔来,请他车上坐了,直言问道:“六爷可有话要你捎带的?”

    于叔摇头,沈秋君又问:“那他是怎么吩咐你的?”

    于叔说道:“得了大事成功的消息后,我就会护送夫人回京,如果京城之事不顺,到时夫人要守要改嫁都随您的心意,那些银子就当是夫人的嫁妆,我们不可干涉,也不要想着为他报仇,只须护您一生周全就算对得起和他主仆一场的情份了。”

    于叔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又道:“其实这也是小老儿欠您的。当年如果不是小老儿乱出主意,也不会让您陷入危境之中。如今拿这条命来保护您,也是该当的,只是心中却不免有些心疼六爷。”

    “其实当日离京时,我也曾劝过六爷,不防带个哥儿一同出城,也好为他留一滴血脉,也让您后半生有靠。但六爷却道:王府平白少个哥儿,必会引人注意的,反会影响您的离京。当日容妃曾嫁了两家,害得他一生悲苦,他不希望将来他的孩子也如他一般命苦,更不希望您重蹈容妃的覆辙。”

    沈秋君不耐烦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我有些累了。”

    于叔还想为六皇子再说几句好话的,见此只得不甘愿地下了车。

    沈秋君合了眼,暗自苦笑,这个庄承荣一辈子都改不了他的小心眼,因为担心夺位之事失败,自己会因为命格被杀,所以才在事前把自己送出京城,可又不甘心自己把他忘记另嫁他人,这才不留一字给自己,却又借着于叔的口,说得那样凄楚可怜,惹人心疼。

    其实就算他不这样算计,难道自己就会忘了他和孩子,带着他给的银子,快快乐乐地嫁给他人?

    沈秋君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当日既然约定来生再续前缘,如果他真有什么不测,自己也不会苟活的,上天入地她都会陪着他的。

    日落西山,于叔便寻了处落脚之地,沈秋君由杨静服侍着慢慢挪动腿脚,她已经得知自己这样昏昏沉沉了三日了,幸好每日有辛老先生配的汤药灌下,身体虽略有些虚弱,却没太损伤身子,不过离着京城却是越来越远,沈秋君心中暗叹,不管以后的事情会怎样,在这样紧张重要的时刻,她没有陪在丈夫孩子的身边,绝对是她一生无可弥补的遗憾。

    等到晚饭时分,辛老先生和辛继宗一同前来拜见沈秋君。

正文 第二七八章 蛊毒之术

    看到辛老先生及其曾孙,倒着实让沈秋君吃了一惊。

    雪柳把年少的女儿送来给沈秋君当丫头,除了想延续和沈秋君的主仆情谊外,却不免私心想着如果谋划之事失败,至少可以救女儿一命。

    但是辛家完全没有必要掺和进来,虽然辛家也曾依附过六皇子,但随着六皇子按着约定,帮他们化解了与仇家的恩怨后,现在他祖孙二人凭着高超的医术,已经完全在京城立了足。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他家也因此与不少世家有了交情,到时真有什么事,顶多破财消灾,却还不到要与自己一起逃亡的地步,相反,他这一走,如果将来被查出来,倒是坐实了他也是六皇子的人了。

    辛老先生见过的世面多了去了,一看沈秋君的神情便知她心中的疑惑,于是便上前请罪道:“我虽不似老于他们是六爷的心腹的,但六爷对我一家恩重如山,现在也是我报答六爷的时候了,所以还请夫人务必要相信我的忠心。说来惭愧,当日迷昏夫人的药也是我配制的,这几日为免节外生枝,故一直未救夫人醒来,如今夫人醒来,身子虚弱的很,接下来的日子,我会尽力为夫人调养身体,想来不出半个月,夫人的身体便能完全恢复。”

    沈秋君此时还能说些什么,只得笑道:“以后就劳了老先生了。”

    沈秋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心反而平静下来,并不吵着回京。

    一来她知道,老于他们都是庄承荣的心腹,在王府里她虽说一不二,但在老于他们面前,尤其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她的话在庄承荣的命令之下,是一点分量也没有的。

    再来就是,虽然她极想和丈夫孩子一起面对将要到来的风风雨雨,却也知道事情行到这里,该做的准备都已经做好,只等着时机成熟,她便是回去,除了安定家人,在实质上却没有多大的作用。

    相反,如今的一切必是庄承荣早就规划好了的。如果她逼着老于他们贸然回京,没有完全严密的计划,反倒更易在行程中暴露自己的行踪。到时庄承荣在京城所做的一切掩饰便成了笑话。

    到那时就算太子仍被蒙在鼓中,贤王必不会善罢甘休,到时不仅会打乱庄承荣的计划,自己若再有个好歹,乱了他的心神。一着不慎,功败垂成,倒反害了自己一家子。

    夫妻共同面对一切,也并不一定非得时刻守在一起,只要一心,隔了天涯地角亦是咫尺之间。既然帮不上什么忙,那就尽力不给他添麻烦吧,至于找庄承荣算账一事。以后有的是机会。

    最初于叔他们出京那几日,一行人是日夜兼程赶路,如今为了沈秋君的身子着想,便晓行夜宿,尽量留出点时间让沈秋君恢复身子。

    看着沈秋君天天没事人似的。每天安安静静,与平时无二。倒让于叔心里直犯嘀咕。

    他知道六皇子夫妻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本来他还担心沈秋君知道真相后,会吵闹着回京,与家人一同并肩作战,故为防生出变故,在最初几天一直要求辛老先生给沈秋君用药,倒是辛老先生担心太伤身子,这才在确定已远离了京城后,便急忙停了药。

    可如今随着离京城越来越远,沈秋君看起来反而更沉得住气,她便是不思夫妻之情,只凭母子的心有所系,也不该是如此的表现。

    凡事反常即为妖,于叔再也忍不住了,忙和辛老先生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