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锦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锦玉-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来嘱咐了几遍。

  “孩儿知道。”林锦玉轻应一声,对林如海告了一声退,在应允后便回自己院子沐浴一番,这几日对他而言实在是苦不堪言,旁的倒还好说,只是那气味实在是让人作呕。

  会试之后,林锦玉倒是不曾因会试已过而有所不同,依旧是按照林如海的意思日日到周先生那学习,至于他会试所做的答卷,林如海与周先生皆是极满意,林如海作为严父自然是勉励了林锦玉几句,又告诫他戒骄戒傲,之后便迈着悠闲的步子出去跟友人吃茶,而周先生作为先生,却丝毫不吝惜自己的赞扬,给林锦玉吃了一颗定心丸。

  终到了放榜的日子,林如海与周先生不提,便是君瑟与隐离也早早的打发了人来。

  林管家一早就带着二个小厮直奔贡院外,等着礼部公布名单,林管家自觉自己去的极早,等一到那才发现比他去的早的人比比皆是。

  时间一到,贡院的大门缓缓而开,众人的眼睛不觉一亮,心不由高高的宣起,先是里面出来十个小吏,身后跟着几十个侍卫,他们看着众人的架势倒也不显惊讶,毕竟每三年都要经历一次,把手中的黄卷麻利的往告示牌上一帖,十个小吏就撤了,只留下那几十个侍卫守在一旁,任人潮如水一般涌了上来。

  林忠毕竟年岁大了,哪里比得了那些年轻人,便让二个小厮上前去,没等二个小厮靠前,就听见人群中传来一声高喊:“林锦玉是哪个?”

  二个小厮一听大爷的名便乐了开来,用力的挤上前一瞧,会元的位置上写的可不就是自家大爷的名字嘛!

  “林管家,中了,中了。”二个小厮连挤带推的跑出了人群,嘴角都要咧到后耳根了。

  “第几?”老管家也是激动不已。

  “第一,会元。”

  “好,好,赶紧回府给老爷、大爷、姑娘报喜去。”这个时候林管家的腿脚极利索,脚下生风似的就往马车的方向跑,恨不得立马回府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知府里。

  林锦玉在得知自己中了会元时倒是愣了一下,随即勾起了浅笑,他倒不是对自己不自信,只是科举场上,七分人士,三分天命,他的答卷能不能入得几位考官的眼确是要看那三分天命。

  林如海神态倒是一日往常,不见激动,可仔细一瞧,那端着茶盏的手却是微微颤动的,稳住心神,对林锦玉道:“戒骄戒躁,定然不可忘,即便会试的成绩好,别忘了还有殿试,切不可因为这一次的成绩而骄傲。”

  “谨记父亲教诲。”林锦玉已经习惯了这段时间林如海的老生常谈,自然也明白林如海是为了自己好,现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会盯着自己瞧,若是一个不甚,落得轻狂的名声却是不美。

  林如海点了点头,便让林锦玉去先生那报喜,感谢一下先生多年来的教导,他自己则在林锦玉走后,勾起了笑容,虽说他一再的告诫锦玉不可骄傲,可林如海何尝不自豪呢!自古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如林锦玉这般年纪便有了这样的成绩,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若是别人家的孩子有这样的成绩,林如海定然要赞上一声少年高才。

  相比起林家的欢天喜地,荣国府却是另一番光景,前些时候贾府托了人,使了银子让贾宝玉在乡试走了过场,只以为了这一次的会试,贾母倒是没有旁的意思,只希望贾宝玉能光耀门楣,王夫人却是起了与林锦玉一较高下的意思,不是都说林锦玉是个有才的吗?她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她的宝玉有才,还是贾敏的儿子出息,结果人家林锦玉是会元,贾宝玉却是名落孙山。

  贾母不免感到失望,不是面上却是不显,又听见林锦玉中了会元,倒是生出了几分喜色,毕竟是自己的外孙,说起来也是脸上有光。

  “我就知道锦玉是个有福气的。”贾母笑赞了几句,又命人凤姐收拾几样像样的礼物送与林府。

  王夫人一贯是瞧不上林家,见贾母此举,不免有些不悦,自家宝玉名落孙,你这个做祖母的不说安慰却想给个外人送东西,也不想想那林锦玉在得意也不过是外孙,哪里又能给你添光添彩,不过王夫人也只敢在心里想上一想,面上却是不露声色。

  王夫人的小心思自然逃不过快要成精的贾母的眼睛,嘴角微微一牵,贾母笑道:“宝玉与锦玉原就是兄弟,锦玉这一次高中,又有个好老子扶持,前途必然无量,等下一次会试宝玉也步入官场,也好有个照应,咱们贾府到底是没个出息的子嗣,能跟宝玉互助互勉。”

  王夫人轻应了一声,可惜却没有把贾母的话听进去,若不然最后也不会落得一个好不凄凉的下场。

  第 24 章

  会试过后便迎来了殿试,在此期间,京城的举子倒是走了七分之多,余下的除了是要参加殿试的,便是想留在京中继续苦读在等下次科举,若不然便是被京中的浮华迷了眼,舍不得离开这繁华的长安,琢磨着怎么攀附权贵。

  殿试当日,林锦玉与将近三百个贡生齐齐来到大殿之上,在宣辰帝现身后,恭敬的行跪拜礼,而后有序的坐在朝廷事先准备好的白席上,等待殿试的开始。

  林锦玉作为会元自然是备受瞩目,不止是随着宣辰帝同来的几位老大人,便是宣辰帝的目光都会不期然的落在林锦玉的身上。

  宣辰帝之前并未见过林锦玉,确实一直知道他的存在,原想着是林如海的儿子,样貌自然相差不了多少,却不想是这般模样,宣辰帝倒不是觉得林锦玉长得不好,在他看来,这林锦玉反倒是生的太好了,修眉凤目,唇红齿白的,要说文人大多都是风度翩翩,朝中的年轻大臣也有生的隽秀雅致之人,可相比起林锦玉来,那就是拿狗尾巴草来衬托牡丹花了,宣辰帝皱了皱眉,在他看来,男子生的太过美貌大抵不是什么幸事。

  林锦玉的文章,宣辰帝自然是阅过,封他为会元却也是没有任何的争议,或者说是甚合他的心意,只是这一遭见了林锦玉,宣辰帝心里却犯了琢磨,不敢相信波澜老成、沉博绝丽的文章是出自这么一个少年的手中。

  “万岁爷怎么总盯着林会元瞧?”户部尚书悄声问着身边的吏部尚书。

  吏部尚书嘴角一努:“还不明白,那位是谁的儿子。”

  户部尚书自然是知道这林锦玉是林如海的儿子了,说来,他还真是羡慕林如海的福气,自己圣眷在身不说,连儿子也这么争气,让人不酸都不行,也不知道林如海是哪辈子烧了这么一柱高香,好事都让他一个人给占了。

  宣辰帝一直观察林锦玉,自殿试的题出了以后,林锦玉坐姿不变,眼睛幽深而沉着,握在手中的笔都不动一二,这份定力让宣辰帝都不由一赞,这林锦玉若不是成竹在胸哪里会有这份气度,宣辰帝自认算是一个好皇帝,便是对林如海有私,在林锦玉的事上也不会太过寻私,若林锦玉真是个能为的,他自然要加以重用,好生的培养,若只是个有才无能的,他便让林锦玉到翰林院做个修撰,也算得上清贵体面。

  林锦玉终于动了笔,埋头一挥便是奋笔疾书,下笔如飞的架势让宣辰帝不由起了身,想看看林锦玉到底是作出怎么的一份答卷。

  宣辰帝起了身,缓步来到林锦玉的身边,林锦玉自然不会没有感应,说不激动那是假的,皇帝哎!相当于国家最高领导人,只是这个时候,在没有什么能比眼前的事更重要的了,手中的笔没有任何的停顿,林锦玉一气呵成,笔势雄健洒脱,文章流畅爽利,竟不似林锦玉这个年纪可以作出一般。

  宣辰帝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心中有了定论。

  几位老大人自然是有眼力的,看宣辰帝这架势就明白了想必今上对这林会元甚是满意,想来三元及第的美名怕是要落在林府里,是时间,几位老大人都甚至感慨这林如海的好命,你说谁家没个儿子没个孙子,像他们的府里儿孙更是不少,可再多又有何用,没一个能考取个会元来给自家添添光的,再瞧瞧人林如海,就这么一个儿子,偏偏能顶十个用,让他们想不嫉妒都难。

  殿试的成绩第二日便出来了,除了一甲三人,二、三甲已有排名,只是这一甲却是让人犯了难,只能呈给宣辰帝御览,在来论定。

  宣辰帝微微扫了一眼底下的几位大臣,轻叩着御案,淡声道:“怎么?状元之位如此难选?”

  礼部尚书上前了几步,拱手回道:“这三位皆是有学之士,臣等实在是难以下定论,还请万岁定夺。”

  宣辰帝把三人的文章看了一遍,即便早先他已扫过林锦玉的考卷,在细细详读的时候眼睛都是一亮,感叹这林锦玉当真不负林如海的期望,只是却也生出了后悔之意,若是让林锦玉在等三年,状元之位定然没有任何异议。

  “林锦玉……”宣辰帝眯着眼睛淡淡的说着林锦玉的名字。

  吏部尚书一惊,忙说道:“陛下,林锦玉却是少年有才,只是阅历未免不足,他本是解元与会元出身,若是在得状元之位,起点未免太高,年轻人性子浮躁,对他却不是幸事。”吏部尚书这话说的叫人拍案叫绝,听听,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真是为林锦玉着想,这才不想让他有三元及第的美名。

  要说这吏部尚书与林如海也没有多大的仇,可同朝为官,难免有些磕磕碰碰,在眼瞧着人林如海仕途得意,不免生出了几分妒意,想给他添添堵。

  礼部尚书却是不大乐意,他本就看好林锦玉,打算日后弄到礼部来,这么好的一个苗他可布恩那个让吏部尚书给毁了。

  “陛下,林锦玉虽是年幼,可有才不怕年少,林锦玉之才,状元当之无愧,若是细品林锦玉的文章,张大人定然不会下此定论,林锦玉的答辩堪称精彩绝伦,少年英才也。”

  宣辰帝不动声色,只是把目光转向其它的大臣。

  “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