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别裁(上册)-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向下伸展成为上下通的便为“申”

    ,在申旁再加上“示”

    ;表示由天上来的,而上下左右都能通达,便谓之神。 只能下行旁通而上面长了一根象征性的毛毛“”就是鬼。 那帝的篆文“”也是表示上天垂示下来的征象,代表形而上的,不可知,不可说,也无法形容他,有这样一个力量,这样一个东西在,就叫作帝,再加

 162

    八 佾 第 三941

    上示,就成了一个宗教性的哲学观念。 中国古礼称祭天地的礼为“禘”。

    至于形而上,到底有没有?

    又是怎么样一个东西?

    暂时不谈,到此为止,如再向上讨论,就牵涉到哲学与科学的问题了。禘,古代国家举办禘礼,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仪式非常隆重。 皇帝在此期内,不回内官,必须清心寡欲,反省自己。 在中国古文中所谓的斋戒沐浴,便是如此。“斋”是内心的反省。(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也叫吃斋,那是有不同的意义,由于佛教戒律中一种“八关斋戒”而来。)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作到肃庄叫作斋戒。 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 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 所以古代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领导者皇帝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要全副精神,诚心诚意,很郑重的,等于是一个宗教家的大祈祷,绝对不可马虎。在这里,孔子指出当时文化的衰败,大家参加禘礼,都只是在真戏假做而已。 这等于现代有许多人吊亲友乃至长辈的丧事匆匆忙忙,叫一辆计程车,赶到市立殡仪馆,签一个名,行三鞠躬礼,好像去缴一百元什么税似的,缴完了,赶紧就跑,没有一点肃庄悲戚之感。 今日社会这种风气,也是文化精神一个重大的问题。孔子对春秋时代的情形怎样说的呢?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说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禘的酒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接着祈祷等等隆重的祭礼,都在那里应付了事。 孔子看到这种情

 163

    051论 语 别 裁

    形感叹的说:“吾不欲观之矣!”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做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精神呢!

    孔子这几句话,有很多意义。 譬如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事情,内心没有真正的诚意。 无论是宗教仪式或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冷眼旁观者看来,不得不油然而兴“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的感慨。 这就是中国文化告诉我们,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由此再进一层,便引出下面一段话。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这个礼仪的说法,和这一套学术思想的理论,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里?

    孔子怎么答复呢?

    他说:“不知也”——我不知道。 孔子真的不知道吗?当然,这是他幽默的话,换句话说,是一种“反教育”

    ,用现代术语来说,是“反激式的教育”。他的意思是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 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了。 且看他说了不知道以后又怎么说下去,就可明白他真的知道不知道了,“‘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指其掌。“孔子指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禘这个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国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了。 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动作来表示

 164

    八 佾 第 三151

    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顾之间,如在目前那样的容易。 由此你说他懂不懂禘之礼?当然懂。为什么要拜天地呢?这就代表了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处。 我们以前过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家长带领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虽然仪式简单,但却很严肃,而慎重。 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实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的尊敬传统的精神。现代一般家庭,就从来不祭祖,连跪拜的礼都不会行,这就是教育的问题,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 保持这一点传统,这一点习惯,使后代知道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这也是我们的责任。刚才讲到禘礼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跟着便提到孔子几句有名的话,后世一般人们都流行而变为成语的: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这是孔子所说祭祀祖宗和祈祷时心仪的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目前相对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 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 要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 所以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式由别人去代表一番,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这种精神,不但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接地告诉我们作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或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我们现在讲民族精神。 热爱国家民族的人,为什么到了国外,看到自己的国旗便肃然起敬?我们在国外看到国旗的

 165

    251论 语 别 裁

    那种心情,与在国内看到国旗的心情绝对不同。 在某一个时候甚至会为之掉下眼泪。其中道理,就是这种精神的流露。所以一个人的修养,对人对事,都要有这种“祭神如神在”的心理。 否则,表面上非常恭敬,内心里又是另一回事,那是没有用的。 所以由于孔子的这番话,了解了祭礼,依此来讲作人的道理,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拍灶君的马屁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何谓也?

    子曰:不然。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国的大夫,孔子在卫国很多年,卫灵公对他非常好,但卫灵公又偏宠有名的美人——南子。 卫灵公实在很想起用孔子,卫国的权臣王孙贾有一天就对孔子说出:“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的问题。 这也是中国古代宗教思想中很有趣的历史性问题。 凡是中年以上的人,都见过我们在大陆上家庭中供奉的灶神。 每到夏历十二日二十三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送灶,小孩子们非常高兴,口袋里就可装糖果了。现在用电炉、瓦斯炉,没有灶了,当然也就没有灶神。 为什么要祭灶神呢?

    以宗教思想来说,中国人信仰的是多神教,什么神都信。十年前有一位外国的神父来和我研究中国宗教思想问题,他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说中国绝对有宗教信仰。第

 166

    八 佾 第 三351

    一个是礼,第二个是诗。 不像西方人将宗教错解成为“信我得救,不信我不得救”的狭义观念。 我说这一点的误解,使我绝对不能信服,因为他非常自私嘛!对他好才救,对他不好便不救。 成吗?一个教主,应该是信我的要救,不信我的更要救;这才是宗教的精神,也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其次,谈到中国“诗的精神”

    ,所谓诗的文学境界,就是宗教的境界。所以懂了诗的人,纵使有一肚子的难过,有时候哼呀哈呀的念一首诗,或者作一首诗,便可自我安慰,心灵得到平安,那真是像给上帝来个见证。 第三,中国信多神教,这代表了中国的大度宽容。 出了一个老子,还是由东汉、北魏到唐代才被后人捧出来当上个教主——老子自己绝对没有想过要当教主的瘾。 孔学后来被称为孔教,是明朝以后才捧的,孔子也不想当教主。 总之,世界上的教主,自己开始都不想当教主,如果说为了想当教主而当上教主的话,这个教主就有点问题,实在难以教人心服。因为宗教的热忱是无所求,所以他伟大,所以他当了教主。 我们中国,除了老子成为教主以外,孔子的儒家该不该把它称为宗教,还是一个问题。 但是中国人的宗教,多是外来的,佛教是印度过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是外来的。 我们中国人自古至今对于任何宗教都不反对,这也只有中华民族才如此的雍容大度。为什么呢?

    有如待客,只要来的是好人,都“请上坐,泡好茶”。一律以礼相待,诚恳的欢迎。 所以我们的宗教信仰,能叫出五教合一的口号,而且这种风气,目前已经传到美国去了。现在纽约已经有教堂,仿照我们中国人的办法,耶稣、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穆罕默德,都“请上坐,泡好茶”了,凡是好人都值得恭敬。 所

 167

    451论 语 别 裁

    以我最后告诉那位外国神父,不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替中国的宗教辩护,而是外人没有研究深入而已。现在我们再讲“奥”与“灶”。为什么他们拜灶神?如果以政治哲学的思想来讲。“民以食为天”

    ,这是管子讲的名言。因为饮食最值得重视,值得注意,所以拜灶神。 尤其在过去,教育不普及,讲礼治的时代,家里有灶神、财神和祖宗等神祇的牌位。 中国古代的建筑,大都有这一套设计,进门一定是大厅,大厅上供祖宗牌位,有的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之位”。民国初年,牌位上的君字改成国字,看这五个字,中国人究竟信哪一个教呢?

    任何一教都不信,而任何一教都信。还有财神供在卧房里,灶神供在厨房里。“奥”是古代的家神,我们中国古代的神——宗教很妙,代表中国政治组织的理想。家里有家长,就有家神。 还有灶神,连吃饭都要管。 据说灶神一年到头,不但对家里人的行为要管,连在心里起了好念头,或动过歪脑筋,他都会记录下来,到一年终了:上天报告好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