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别裁(上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论语别裁(上册)-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名家。 在古代的书上常有“名家”这个名词,如对三民主义的教授,可称为“某某先生是擅讲党义名家”。他自成为一家了,就是他的成名表达了他的专长。在这里所说“博学而无所成名”

    ,就是说孔子样样懂,不止是那一种学问的专家。 孔子听到了人家的这种评论,就很风趣地对他的弟子们说,这叫我抓住哪一点?作哪一种专家好呢?

    我去当骑马驾车的专家好?

    还是当军事射箭的专家好?

    我还是学驾驶吧!

    从字面上看,这段文章,就这样解释完了。所以这些书,我们小时候读起来,一点味道都没有,头大得很。 这有什么意思呢?老师还要我们背诵,一边背诵一边在摇头晃脑,就是表示抗议。 老师要我们背诵只好背诵,不过

 470

    子 罕 第 九754

    就是靠这个办法,背诵以后经过几十年时间,如今一张口就念出来了。 后来仔细想一想,大有道理,他这个“执御”的驾驶人,意思是要领导文化,作一个历史时代的先驱者。 所以弟子们把他这句话记下来,是有深意的,并不是对不要紧的话都死记不忘。

    礼 的 变 态

    下面是讲孔子的思想:

    子曰:麻冕,礼也。 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 今拜乎上,泰也。 虽违众,吾从下。

    这是孔子的思想,他看到当时的时代感到悲哀。 上古时候,长辈死了,丧帽是麻做的,很考究。 孔子说这虽然是古礼,但现在的人,越来越简化了,用纯麻披孝就够了,比较节俭。孔子对丧礼也取节丧的意义,他也同意节俭、简化。中国本是礼义之邦,古代与人相见,跪下来拜,孔子说这是礼貌,“拜下,礼也。”但现在的人,没有行礼的诚恳,“拜乎上”

    ,拱拱手就算了,很讨厌跪拜行礼的事,只求自己舒服一点而偷懒,就是不诚恳。 对于这一点,孔子认为敬礼的精神,须要绝对的诚恳,这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即使是违背了时代,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做法,但还是要保持我们古礼为上,因为它内涵传统文化的精神,并非徒重外表而已。孔子当时所处时代的情势,可以说和我们今日所处的环

 471

    854论 语 别 裁

    境是相同的。 人与人之间的礼貌,都流于形式,只重外表不重精神。 甚至外表的形态上也成问题,譬如现在的敬礼,变成纯粹的招呼,就是打个招呼而已。 不但内心没有诚意,连外面的形态姿势都是花样百出,像希特勒式的举一举手、傲慢式翘翘下巴,欧美式的哈啰、嗨,统统出笼,洋洋大观。这个时代问题,你我都有责任,尤其是家庭教育,更不可忽略。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这句话很容易解释,很容易懂。 可是这不止是文字的问题,要在这一生中行为修养上做到,实在很难。 这里说孔子对于这四点,是绝对做到了。 第一是“毋意”

    ,(这个“毋”与有无的“无”字通用,不过在《论语》上以及古书的否定词,多半用这个“毋”。)这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 第二“毋必”

    ,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 这一点也是人生哲学的修养,天下事没有一个“必然”的,所谓我希望要做到怎样怎样,而事实往往未必。 假使讲文学与哲学合流的境界,中国人有两句名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人生的事情,十件事常常有八九件都是不如意。 而碰到不如意的事情,还无法向人诉苦,对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儿女都无法讲,这都是人生体验来的。 又有两句说:“十有九输天下事,百无一可意中人。”这也代表个人,十件事九件都失意,一百个人当中,还找不到一个是真正的知己。 这就说明了孔子深通人生的道理,事实上“毋必”

    ,说想必然要做到怎样,世界上几乎

 472

    子 罕 第 九954

    没有这种事,所以中国文化的第一部书——《易经》,提出了八卦,阐发变易的道理。 天下事随时随地,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在变,宇宙物理在变、万物在变、人也在变;自己的思想在变、感情在变、身心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物。 我们想求一个不变、固定的,不可能。 孔子深通这个道理,所以他“毋必”

    ,就是能适变、能应变。 第三是“毋固”

    ,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

    ,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 这就是孔子学问修养的伟大处。这里发挥起来,便要与别家的思想作一比较。 如一般人认为高深莫测,甚至有恐惧感的佛家思想中有名的《金刚经》。

    (所谓“经”

    ,也便是“四书五经”的“经”的意思。)这部书中也有四个类似上面所说的观念,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在佛学中所谓“相”

    ,就是形象或现象。我们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感觉到很痛苦、烦恼,总是被现象困住了。 人生在世界上一定有我,无法做到“无我”。有我就有你,有他。 有你、我、他,就有烦恼。 结果忘记了你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样的。“大家一样”就是佛学所说的“平等相”。

    而孔子的四绝观念,也就是平等相。关于这一点,我曾在一次某大学社团举办的哲学讨论会中,讲过一个“我与无我”的专题。 我们常在哲学上看到作人做事要做到无我的境界。 可能吗?

    先就事实来说,不可能。譬如有人说:“我告诉你,我绝对客观。”这句话对不对?不对。 这已经非常主观,因为“我很客观了。”这就是“我”的主观。 哪里是客观?等于说“中”

    ,天下有没有一个“中”?因为

 473

    064论 语 别 裁

    “中”是对两边而言,才构成了“中”这个观念。 其实对比出的这个“中”

    ,对另一点来说又是偏了,没有绝对的中。 又用方位来说,你站在一个房间,说自己是在中,前后左右是东南西北,可是站在北方看你是站在南方,在南方看你是站在北方,没有中间的。 所以说绝对“无我”

    ,在观念上有这个名称,真要做到无我,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但不是绝对没有,一旦真的做到无我的话,就会非常快乐。 我们所有的痛苦,都因为自己“有我”而来的。 如果我们手里拿了一件东西,别人需要时,一定舍不得给人,因为别人需要它时,也正是自己需要它的时候。 假如能在这个时候,放弃了而给别人,就是最快乐的境界。 有一位学佛的朋友来问,什么叫“菩萨”?

    我说这是印度梵文的名称“菩提萨埵”

    ,音译成中文,简称“菩萨”

    ,所含的意义就是“觉悟有情”。自己对于人生哲理觉悟了,可是对于这世界,对于一切的事物非常多情,而尽量施以助力。 所以中国人说“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这就是菩萨的境界,等于中国人说的圣贤,名称不同,发音不同而已。 他们又问学佛的人是否都成菩萨?我说没有,至少我没有看到过菩萨。不过我朋友曾经看到一个人,可以说得上是菩萨。 那是二十年前,有一艘驶往澎湖的船,途中遇难了。 船上有一个认识的人,他本有肺病,因事乘了这船到澎湖去。 在海难来时,有船员看见他有病,丢了一个救生圈给他,要他先离船逃生。 他接到救生圈后,仍然很从容,并没有立即套上。 后来看见一个妇人抱了一个孩子逃上甲板,他就把那个救生圈转送给了这对母子。他说他是有肺病的人,早死晚死一样的。

 474

    子 罕 第 九164

    原来丢救生圈的船员,忙了一阵子回来,见他还逗留在船上,救生圈也没有了,问他怎么还不逃命?救生圈哪里去了?他只笑笑,(这种状况下,他还能安详地微笑,可见是什么样的胸襟了。)也不讲话。 这位船员东找西找,又找了一个救生圈给他,他又送给了另外一个人逃生。 结果船沉了,他也沉了,非常从容。 这是“无我”。他这样做不是被强迫的,完全是自动的,这就叫做“无我”

    、爱人。 我们心里觉得这件事情很悲惨,但在他的心境却很安然。 他不是自杀,他觉得别人更值得同情、怜悯。 但在事实上,平常一般作人做事,没有办法真无我。 每个人同样画画,画出来各有不同。 你写文章如在文章里“无我”

    ,就没有你的意境了,就不要写了。 同样一件事情做起来就有“我”的精神。 要将全副的我,摆到无我的境界里,才可以达到真的“无我相”。孔子的这四点,大概用佛家的这观念来相互衬托一下。 实际上这四点是全部孔门学问的中坚,所以孔子教我们学问修养,就要效法他做到这四点,“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接下来以一个事实,来讲孔子为什么做到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道理:

    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是孔子一生中遭遇几件大事之一。 匡是一个地名,在宋国。 当时有一个坏人叫阳虎,据说阳虎貌如孔子,他的相

 475

    264论 语 别 裁

    貌长得和孔子一样,宋人都要杀掉他。孔子带了一大堆学生,经过那里,大家以为他就是阳虎,把他包围起来,要杀他。这是有名的“子畏于匡”事件。 古代的文字简单,只用一个“畏”字。 实际上这个字代表很严重、很可怕、很危险的一件事故。 当然孔子的学生们感到很严重,也可以说吓死了。 可是孔子说,没有事,你们放心好了。 他非常相信命,不过这个命不是普通算命的命。 他说自文王死后,五百年来,中国文化衰落到现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