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清穿(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非主流清穿(完结)- 第4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吃的?”

弘晨想了一想:“我想吃冷面。”

胤祉、胤禛在一边听得嘴角直抽抽,太子,形象、形象啊!

兄弟们正担心的时候,李光地心里的Q版形象却捋了捋胡须:太子,你从容了。

——————————————————————————————————————————

胤礽说是回宫吃饭,也没有直奔自家,还是留下了留守的大臣,开了个简短的动员会,然后才宣布解散:“天气已热,年五十以下、又或有差使要忙的,都先回去,当值的、五十以上的,可于朝房内避过暑气再回。”又吩咐御膳房备饭、准备消暑饮品。

在一片感恩声中,胤礽摆摆手,牵扯着儿子的手回家吃饭去了。

他猜得不错,这会儿东宫的饭已经准备好了。因淑嘉预产期近,皇太后特别下令,太子妃近期都不要挪动了,那啥,请安什么的也不要来了,万一寸劲儿来了,请安的路上孩子想出来怎么办?于是,太子妃就很闲。

不过呢,皇太后也是个憋不住话的性子,有事没事,她还打发人来问问太子妃的身体状态、听到了新鲜的笑话还要派人过来讲给太子妃听。淑嘉这里亦有反馈,娘儿俩近几天面是见得少了,话是一点儿也不少说。

最近淑嘉想吃冷面,做出来之后觉得味道不坏,还逼着胤礽专程跑了一趟宁寿宫。

她是看胤礽最近心情有些低落,也是给他找点儿轻松的差使做。到了皇太后那里,不但皇太后高兴,还让胤礽打听出来了一点情报:据老太太说,康熙是意属满洲亲贵里出太孙妃的。这正与胤礽猜测的相符。

淑嘉听了之后不置可否。说来石家当初也不是满洲里最显贵的,仁孝皇后的出身严格说来也比不上钮祜禄氏。什么背景条件,也是要看具体情况的,说不定现在看着这家的好,到了要决定的时候,情势一变,又变成另一家合适了。

只要不是近亲结婚,怎么说都好办。一旦不从蒙古里挑,近亲的危险就少了很多。

胤礽父子去送行,淑嘉不用去宁寿宫,就早早地开始琢磨吃饭的事儿,胤礽带着弘晨回来,饭已经做好了。

弘早脆生生地叫了声:“阿玛。”胤礽应了一声,抱过他来往上扔了两下,吓得保姆扎开手就怕皇太子一时手抖把弘早给漏到了地上。

淑嘉道:“你这一天在外头还没忙够么?快来擦把脸好用膳。”

胤礽放下意犹未尽的弘早,拍拍弘晨的脑袋:“过来用膳了。”

弘早有点费力地拿着筷子,看得保姆干着急。东宫的规矩,孩子略大一点,就得自己吃饭穿衣,用太子妃的话说:“不能惯着这些臭毛病。”

弘晷小朋友曾经很有反抗精神地说:“阿玛那么大的人了,额娘那一回也帮着阿玛穿衣服来的。”

弘晷小朋友,你什么时候看到的?

太子妃把表情调到“狰狞”档的瞬间,皇太子瞥了儿子一眼,以极其不要脸的淡定态度说:“等你到了我这么大,也可以让人帮着穿衣服,现在么……明天你饭也自己吃,嗯,墨也自己磨。”

别看这一点点小事上的习惯,积累得多了,这孩子的气质就与别人不太一样。屡次失败里,倒能磨炼出一点独立与韧性来。至于气场问题,太子的儿子,最不缺的就是这个了。

太子妃:锻炼动手能力,可以促进大脑开发的,对于婴幼儿来说尤其如此。

东宫吃饭倒是贯彻了食不语,吃完饭,还没说话呢,门外影影绰绰,似有什么人。胤礽扬声道:“什么事?”

高三燮过来了:“主子,太医院那里有消息过来,说是……八贝勒府那里为防万一,又请了一位御医去坐镇,他们那里,有人要生了。”

胤礽嗤笑道:“就他们家事儿多!生个孩子也这样折腾。”完全不记得他老婆生孩子的时候,恨不得把太医院整个儿都给搬过来的事情了。

“八贝勒子嗣单薄,小心些也是人之常情。”淑嘉说了句公道话,而且,王氏小产的事情出来,八福晋不小心也得小心了。

“给汗阿玛的书信又能多写两行了,”胤礽无所谓地道,“孩子生下来了就报我。”

高三燮应了,心中也对八阿哥府里的状况比较无语,匆匆出来,吩咐了小太监几句,又回来侍奉胤礽去上班。

淑嘉就在东宫里看着两个还没上学的儿子写字,直到用过了中午一顿点心,午休起来,八阿哥府那里还是没动静。淑嘉不免有些好奇,一直在猜测,这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毛氏是头一回生产,当然要吃力一点。直到半下午,方生出一个女儿来。

八福晋拿帕子擦了擦额上了汗,看了一眼新鲜出产的女儿:“把|乳母、保姆叫来。”又抚慰了毛氏两句,让她安心休养,便打发人去宫里报喜。

皇太后听了信儿很高兴,打发人往东宫里说了一回。淑嘉笑着回道:“八阿哥这是儿女双全了。”

皇太后隔空喊话:“贵妃和宜妃她们也是这样说,你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淑嘉听了大笑不止,这老太太还是呆萌呆萌的。

——————————————————————————————————————————

胤礽接到消息之后,在第二天给康熙的信里就提到这一条。写完信,仔细检查一下再无问题了,连昨天留老臣避暑的事情都汇报了,才放心地把信发了出去。

信到御前,圣驾才刚到密云。康熙的目光透过老花镜片儿就投到了八阿哥的身上,老八这算是长进了。又看了一看站在跟前的十三、十四两人,估算了一下儿子们的年龄,都长大了啊,小十五都要娶媳妇儿了。

早娶媳妇对身体不好、对后代也有些不利,这个话康熙也思考了不少时间,十三、四是小了点儿,十五、六应该就可以了。向八阿哥宣布了一下喜讯,康熙琢磨着,可以着手办理十五阿哥结婚事宜了。

紧着办,也要到今年底、明年初,到时候,正好可把老九、老十封一封,让他们出宫建府。顺便把老三以下的几个已封爵阿哥的爵位给升一升,老三已经年过三旬,总不好让他老顶着贝勒头衔。连老五今年都三十了,这般年纪的皇子还在贝勒位置上晃荡着,确实有点不太好看。

又有,老九已经有了六个孩子,虽然也有夭折的,这家庭成员数目也太大了点儿,地方已经不够住的了。老十、十二、十三、十四的子女数也不少了,这些家伙还在努力中。

阿哥所一年院子,前后三进,能住多少人?挪出来是必须的。

底下站班的皇子们还不知道,他们的汗阿玛已经决定给他们封爵开府了。现在他们的主意就是趁着规矩不如宫里严,接触又比宫里多的机会,多跟皇帝亲近亲近。当然,眼下他们得等散了会之后跑到八阿哥那里恭喜他一下。

康熙宣布完消息,看看今天没什么需要让儿子们讨论的事情,便宣布散会,他老人家要批折子了。

阿哥们识趣告退,又到八阿哥那里打趣了他一回,才各归各位。八阿哥这里,送走了弟弟们,才接到家里八福晋派人报的消息。

康熙已经提笔给京里下指示了:着礼部、内务府备办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弘晰阿哥娶妻婚仪,着钦天监测算吉日。再,你们把皇孙娶妻的礼仪给朕准备好了。

十五阿哥结婚,是太子乐见其成的,笑呵呵地就把这任务分派了下去。有关部门办起事情来也是有缓有急的,先十五阿哥的婚事,再十六阿哥的,皇孙的,那啥,等咱们吵完了再准备。钦天监比较方便,把最近几年好日子算一算,随皇帝挑,您看哪一天给谁结婚就用哪一天。

各领了差使去,胤礽微微往后仰了仰脖子,听到骨头咔吱一声响,觉得浑身松快了些,正要说些什么,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太子妃要生了。

太子妃除了头生儿子比较艰难,下面生孩子都比较顺溜。胤礽知道了之后表现得很镇定,只是站了起来,又坐了下去:“知道了,”顿了一顿,“跟皇太后祖母与贵妃说了吗?御医到了么?稳婆呢?把小阿哥看好了没有?”

李光地于旁看他这个样子,好心地劝道:“今天议政已毕。太子不如回去看一看?”

胤礽咳嗽了一声:“那里的人看着,我去了也是帮不上忙。”他还绷上了。

李光地使一眼色,当值学士、站在一旁的詹事等都心领神会。从李光地开始,用各种理由告退。有说要筛选今天的奏折的,有说要监督底下人办案的,还有没有理由也胡诌着说有文件没写完的。

顷刻间退了个干净。

胤礽这才站起身:“弘晨有没有淘气?”

来报信的是林四儿,机灵地道:“太子妃正在产房里,奴才们不敢劝小主子。”

胤礽给了他一个‘你很识趣’的眼神,起身:“我得回去看看。”

东宫里,佟妃已经到了,皇太后派来的人也到了。胤礽就算到了,他也不能往前凑,只好把两个儿子给拎了过来:“你们要做哥哥了,以后要更懂事,知道不知道?”碎碎念得让儿子摸不着头脑。

太子妃这回是顺产,正午的时候就生下了一个女儿。佟妃擦了一把汗,照顾太子妃生产比那回看十三福晋生产可容易多了。十三福晋头一回就生了个女儿,佟妃笑着说恭喜,心里还要担心十三福晋失望。到了太子妃这儿,已经生男生女都无所谓了。消息宣布得毫无压力。

这下,太子也是儿女双全了。

——————————————————————————————————————————

胤礽原是呆在端本宫里对儿子进行唐僧式说教的,听到吴明理飞奔过来报信的时候还傻了一傻。亏得贾应选已经示意端本宫小太监把赏钱给端了出来,胤礽才加问了一句:“是格格?”

不怪他变傻,屡次求女而不得,添儿子已经添成习惯了,一下子来了个闺女,这惊喜来得有点儿突然。缓缓地,胤礽的嘴巴咧开了:“赏!”

吴明理本不在乎这点赏钱的,图的是个好彩头。看太子好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