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娇 (完结)作者:清歌一片[旧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娇 (完结)作者:清歌一片[旧版]-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春芳一见到他,仿佛见了救星,一把扯住他衣袖,嘴里嚷道:“谢大人,不好了,三娘子丢了!”

谢原自从做了巡检,春芳就改口叫他大人,说是她娘吩咐的。谢原纠正了几次,见她不改口,也就随她了。此刻听她这样说,一惊,“怎么回事?”

春芳喘息道:“今天有文昌庙会,小少爷吵着要去。夫人就叫三娘子和马婆子带着小少爷一道去。逛了大半天,刚尽兴了要回,忽然过来两个人,跟三娘子说了句什么,我见她脸色立马唰地白了,就被带走了。我就赶紧回来报告。你快去救她!”

“那些人是谁,他们对她说了什么?”

春芳眨巴了下眼睛,“呃……不知道……”

“往哪个方向去的?”

“往驿馆方向,我看到了!”

敬中已是蹿了过来,使劲嚷道。

谢原神色凝重,想了下,急匆匆而去。

“大人,人已带到。”

两个便衣推门而入,对着屋子里的人恭声说了一句,立刻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门也在温兰身后被带上了。

温兰一眼就看到房间里的桌子上摆了自己那个明明已经入土却又诈尸的勘察箱,箱盖被打开了。而边上的人,目光正投在箱子上层里整齐插摆着的各种工具上。

这个人看起来其实并不可怕。目光虽淡冷,但不阴冷。着一身普通读书人的天青色长衫,因了腰背异常挺拔,便将这种原本只见文弱的服饰也穿出了种少见的轩逸味道,并且,还很年轻,最多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全身上下,唯一让人觉得突兀的,就是脚上踏的那双黑色靴子,靴帮上绣了抢目的金色飞鱼图案。

但是现在,温兰站在他的面前,却连一口大气也不敢出。

她知道这个人的身份,锦衣卫。和那个已经死了的卫自行是一家人。

把时间往前推溯几日。且说温兰那天在巷子里目送谢原离去之后,回了后衙。孙氏已经知道就是靠了她的一句话,梅岭书院案子才得以破解的。惊讶之余,自然也少不了一番盘问。被她搪塞过去之后,到了当天傍晚,就从孙氏口中得知那个卫姓锦衣卫千户到了这里的消息,道他一行人落脚在驿馆,李珂已经赶过去拜见了。

温兰本来被婚事弄得有些没心没绪,但一听到这个消息,原先的愁烦立刻就变得无足轻重了。整个心思都被锦衣卫三字给占了。眼皮子突突地跳个不停,一颗心更是忐忑不安,总觉得会有倒霉事要发生了。她细细回想自己那天离开太平县后到现在的事情,虽然自认为应该没什么破绽,但谁说的准呢?假的就是假的。何况那个姓卫的,看起来绝对不是个善茬。等李珂终于回来,说那些人只是路过,停留一宿而已,温兰这才长长透出一口气,暗笑自己做贼心虚。可没想到,这口气还没舒完,李珂再得人回报,说又有一批锦衣卫朝驿馆而去,瞧着来头仿似更大。虽然感到莫名其妙,只从来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还是锦衣卫的人。没法子,赶紧又急匆匆地再次赶了过去。弄得温兰和孙氏也是跟着一惊一乍,连晚饭都没心思吃,只在后衙巴巴地等着消息。到了天黑的时候,终于等到李珂回来。他脸色发白,一屁股坐椅子上歇了半晌,才道出先来的卫自行已经被杀的事。

这实在太意外了。先前在等李珂回来的时候,她设想过无数种的可能,甚至想到过自己的老底极有可能已经在卫自行跟前无所遁形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不过那个人既然已经死了,自己想必也就没事了。听着李珂夫妇俩在那里感慨的时候,温兰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算是慢慢落定了。接下来几天,她知道谢原被派了随那些锦衣卫去永嘉办事,也就没放心上了。然后今天逢文昌庙会,跟了孙氏出来,走散后正要回衙门,便发生了春芳对谢原说的那一幕。

萧燕抬起目光,扫一眼此刻站自己面前的这个年轻女子,把一本淡黄封皮的册子推到了桌边,淡淡道:“这是从卫千户处接手的。你看下。”

温兰想极力保持镇定,只伸手去拿那本册子的时候,微微颤抖的指尖还是泄露出了她此刻内心里的极度惊慌和不安。但是当她一页页翻过这本记载了她一举一动的事件簿后,到了最后,反倒真正定了下来。

果然不愧是朱元璋弄出来的特务机构……她原先还以为自己可以平安潜伏下来了,没想到一举一动,暗处都有一只眼睛在盯着。恐怕若是有必要的话,连吃喝拉撒也逃不过锦衣卫密探的监视吧?

“我确实不是李三娘。这只箱子也是我的。”

温兰苦笑了下,合上册子,抬起头,解下外出时蒙上的帕子,然后揭下了右脸上的那块猪皮。

萧燕望着面前这个露出了本来面目,现在正坦然望着自己的年轻女子,微微怔了下。

她让他想起了自己少年时授业恩师的女儿。那时候,他一直以为她将来会是自己的妻子。但是后来,恩师还是把她嫁给了另一个出身两榜进士的少年俊才。

大明的文官从来就瞧不起武官,至于锦衣卫,更是一种敌对的存在。这么多年过去,这种少年事,萧燕觉得自己早就已经没放在心上了。何况这种相像的感觉也只是一纵而逝而已。

恩师的女儿,眼神里流露出的,是温婉和柔顺。而眼前这个年轻女子的一双眼睛,现在却给他全然不同的感觉——冷静、决心。

他知道她一开始进来时,必定带了恐惧。这很正常,极少有人在面对锦衣卫的传讯时还能若无其事,这一点从她接过事件簿时手部微微颤抖的动作可以看出来。但现在,她在他的目光之下翻完了这本揭穿她作假身份的事件簿后,看起来反倒不再害怕了,而且,除了刚才说的那一句话,仿佛还有别的话要说。

萧燕静静地望着她,仍是一语不发,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温兰深吸一口气,迎上了对面这个毫无表情的锦衣卫千户的一双冷淡眼睛。

“我不是李三娘。”她重复了一遍,“但我背后,并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复杂。我来自欧罗巴。祖上原本是元朝时迁到那里的商人。到我这一辈时,只剩我一人。因思念故土,我随了传教士,历尽千辛万苦才回到大明。与传教士走散后发现无家可归,正好遇到死在投亲路上的李三娘。我没有身份,没有家人。无奈之下,才冒充她到了这里,为的只是有一个落脚的地方。”

她说这些的时候,语气非常平淡,就好像说的是实话——其实也差不多就是实话。

萧燕不可觉察地微微皱了下眉。

他自然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朝和它势力所能达到的几十个藩属国,隔了浩瀚大洋,还有许多别的国家。这一点,从建文帝时代传下的一张万国舆图就可以看出来。而且凭直觉,这个女子仿佛并没有说谎——他的直觉很少出过错。但是……疑虑不可能就因她这样简单的一番阐述便得以彻底打消。

他想了下,取出一把尺长的火铳,放到了她面前,问道:“你认识这个吗?”

这种火铳的原型是引线火枪,几十年前从欧罗巴传教士那里最先得到的,被大明的宝业局加以改造,造出了现在这种更为先进的火铳,配以火药铅弹,填装一次打一发,虽然有效距离只在十丈之内,即便正中对手,未必就能置对手于死地,且一发若不中,通常也没机会再填弹打第二发,但在近身搏战中,威力也算巨大。虽然在锦衣卫上层军官里已经被普遍配备,但一般的百姓,还是极少见到。

这女子若真来自欧罗巴,应该认得这东西。

温兰看到这把像是微型炮筒的东西,稍一想,便知道了。她在县衙后衙的房间里,就藏了一把比这个先进了不知道多少的手枪。便道:“认得。这是火药铳。”

萧燕看她一眼,目光落到了那个勘察箱上,问道:“这些做什么用的?”

温兰道:“咱们大明朝有仵作,欧罗巴也有。这些便是仵作验尸时用的。”

萧燕一直没什么表情的脸在听到这句话后,终于露出了惊讶之色。

“你是仵作?”

他略微扬眉,有些不可置信地望着她。

“是的。”温兰走到勘察箱前,继续道,“大明朝向来认为以人死为大,所以仵作验尸通常只观看外表,极少解剖查看死因,仵作也是男人。但在我来的那里,并无这样的观念。仵作可男可女,受过专门训练,遇到非正常死亡的案件时,可以解剖验尸。而这些就是验尸用的器具。”

她指着那把颇显眼的开颅锯,“这把锯子,用来锯开人的头骨,查看颅内的伤处。”

接着拿起丁字凿,“这把凿子,是在用锯子锯开头骨后,若还有骨小梁相连,□去一拧,就可以取下颅骨盖。”

温兰说到这里,看了萧燕一眼,见他神色越来越惊讶,却并没打断自己的意思,便继续指着里头的器械说下去。

“这是止血钳,就像仵作的手,可以夹住软组织后下刀,非常方便。”

“这是探针。用来探查死者伤口的深度和方向。”

“这是咬骨钳,非常锋利,一般是用来夹断死者肋骨,以便露出胸腔里的脏器进行检验。”

“这两把像是木匠用的骨捶和骨凿,是用来分离骨质的。而这把,”她顺手拿起火锅勺,“用来舀出死者胸腔或腹腔内的积血□。”

萧燕盯着箱子里的各种器械,再把目光投向温兰时,温兰听见他喃喃地自言自语道:“北镇抚司诏狱里的掌刑锦衣卫们,对你的这些东西想必会很感兴趣……”

温兰装没听见,停止了解说,只是熟练地把先前有些被归错了位置的器械放回了原位,最后道:“现在你相信了吧?我虽然冒充了李三娘,但真的没有丝毫恶意,对旁人也无害,我只是求一个落脚之地而已。况且以后,我或许还能帮助李县令破案。你虽然是锦衣卫,但我这种小人物,对你来说没有丝毫意义。”

温兰说完,带了些微忐忑地望着面前的这个人。

萧燕打量她一眼。他看出了她那双明亮眼睛投向自己时的不安,终于道:“我听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