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资、物价、卡路里、蛋白质。作者以具体的数字,告诉我们两件违反直觉的事:(1)原始部落每天摄取的蛋白质和卡路里,不一定比工业革命之后的英国人差。(2)古代人的工资实质购买力,甚至比现代的英国人好。但现代人有两项优势:(1)生命预期比古人和原始人高(即平均寿命更长);(2)平均身高在1800之后有明显的增加。这是由于粮食充足和医疗卫生的进步,是古人和原住民比不上的地方。我认为第3章的实证数据非常丰富,很有说服力,好几方面改变了我的认知。
第4至第9章的手法和第3章差不多,主要的差别是题材不同(生育率、预期寿命等)。如果兴趣不高或时间有限,只要翻阅这几章的图表就够了,都很容易理解。
第二篇的10至14章分述五项主题。(1)第10章以简单的理论架构和简洁的图表,解说1800之后人口与所得(代表食物)这两项重要因素,在英国与其它先进国家增长的情形,简称为现代的经济成长与国富。克拉克认为其中的主要关键,是产出的效率(efficiency gain)大幅增长。而这种效率的增长,主要得自创新与因之而得的「外部效果」。此章写得简洁有力,内容合情合理。
(2)第11章就相对地不易读懂。作者的主轴是要批评下列三种学说,无法解释产业革命之所以会发生的原因。
(a)外生成长理论(exogenous growth theories),即外在的法律、政治与社会性制度,会有效地帮助产业革命发生,也就是「制度决定表现」论。他批评制度学派的人历史知识不足,单是在制度上有效率,若基本粮食不足,逃不出马尔萨斯陷阱,再好的制度也都枉然。这小节他写了7页半(页2107),牵扯不少较间接、甚至不相干的内容,减弱了说服力。
(b)多重均衡理论(multiple equilibrium theories,页21823),我左看右看,虽然明白个别段落的大概意思,但还是很难拼凑出具体图像,也无法具体理解作者的重要论点。更奇怪的是,接下来插入3整页批评人力资源(human capital)说,主要是在反对Gary Becker等人的见解。我猜测作者的目的之一,是要推翻制度学派的观点,可是突然出现这不相干的小节,既突兀又缺乏说服力。
(c)最后的内生成长理论(endogenous growth theory,页2268)只有2页,主要的论点是,在产业革命之前这一大段长时间内,经济系统内的某些特征,已经创造出现代成长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不必等待有外来资本、技术、创新这类的诱发,产业革命也会自动发生,会产生高效率的成长。克拉克认为以上这三种理论,都无法解释1800年的产业革命。
此章的内容让人读得很辛苦,又没立即提出作者的对照性新观点。这是第二篇的理论架构,我认为过于晦涩,缺乏深刻说服力。
(3)第12章将近30页(23058),谈英国的产业革命实况,写得非常好,这是他最拿手的题材,统计图表尤其精采有说服力,我觉得12章和第2章是本书最成功的部分。
(4)但接下来的第13章,论中、印、日为何无产业革命,我认为这是一大败笔。他在最后一段的总结,解说中国和日本为何比英国迟缓:「有两项重要因素或许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在13001750这段期间,中日的人口增长比英国快。但是中日这两个社会的人口系统,和英国富裕人家相较之下,繁殖率较低。」他会这么说,是因为他在图13。4对比清朝皇族的生育率,远低于英国的富人,甚至在1770年之后,还低于英国的一般平民。
我觉得此章的内容太单薄,只用皇族(富人)的繁殖率,根本无法解释为何中国无产业革命。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Anna Karenina,1877)这本小说的开场白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克拉克用英国产业革命成功的架构,套在中国的个案上,等于是用幸福家庭的架构套用在不幸福的家庭上,而没有具体解释,这个不幸家庭的悲惨问题所在。克拉克的这种逻辑与方法完全不恰当。其实他只要从JSTOR数据库稍微搜寻一下,就可以在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这本期刊,找到Yifu Lin (1995): “The Needham puzzle: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ginated in China” 和Kent Deng (2003): “Development and its deadlock in Imperial China; 221 B。C。 – 1840 A。D。”这两篇论文,说明中国为何没有产业革命,也可以知道他的论点,距离中国的史实有多遥远。
(5)第14章论产业革命对社会的长期影响,长达28页,其实都是简单易懂的图表,没有多大启发性。
第三篇(1517章)有两项明确的主题:(1)第15章解说1800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成长状况,对比贫富国之间的惊人落差。图表与相片都呈现得很好,简明易懂,无可批评之处。(2)第16章以英国、印度为例,说明在18002000年这段期间,造成贫富国差距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贫国的产业生产效率太差。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应该没人有异议。但我认为应该还有其它重要因素,包括传统的因素如资本不够、教育水平不足这类的问题。
作者用15页(33651)的篇幅,详细解说为何穷国(以印度为例)的生产无效率,这个主题占全章的23篇幅。他在页35965又用7页篇幅,讨论一个类似的问题:为何穷国的劳工质量这么低?两者合计共22页,在一本正文377页的世界经济简史书中,以这么高的篇幅,详析印度棉纺业不效率的情形,在比例上实在不恰当。我也感觉到,克拉克在分析穷国生产不效率的状况时,他的文笔也跟着没效率起来。
第17章解说为什么富国、穷国会有这种大分歧的状况,我觉得内容平淡,有好几页(3605)太细节繁琐,缺乏吸引力。第18章是7页的总结,缺乏力道。他以日本为例(图18。1),反复说明所得的增加,并不会带来更高程度的快乐。他告诉我们:人类花了太多力气,追求不一定会让我们更快乐的事。这些说法学界早已知晓。

产业革命
这本书的制作精美,图表和相片很有吸引力也有解释力。我只发现表2。1缺了单位(应该是「百万」),以及页305第4行的一个错字(应是country而非county)。如果你的时间有限,我建议读较精采的第1、2、3、10、12这五章。我认为历史系和经济系的同学,可从此书学到不少经济史的知识。这本书对18002000之间的经济变动,解说得很好,但作者太重视产业、工厂这类微观(个体)层面的证据,过度把重点放在树木上,较忽视森林的结构与变动因素。我同时推介戴蒙的《枪炮、细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1998中译),来当作互补与平衡性的读物。







下篇
中国经济史的趣味


1汉人与牛肉






蒙古、新疆等地回蒙族的粮食,基本上是以肉食为主,因为从地理的结构来看,那些地带不适合农耕,而行游牧逐水草而居,所以畜肉产量相对地比农产品丰富,是主要的卡路里来源。
汉族的生活以平原和丘陵地的农耕为主,这种经济形态较容易养活人口。秦汉以后的中国,只要维持上百年没有战争或水旱灾,人口很快就激增到土地生产力不胜负荷的程度。人口一达到饱和点,土地就会被极度开发运用,产生与河道争地、围湖耕作的情形。土地过度开发的结果是:「开山开到顶,杀人血满井」,因为已经达到土地运用的极点,人口所需要的粮食,超过土地所能生产供养的程度,自然会有饥馑。强悍者起而聚众成匪,杀烧掳掠,官匪交战杀人无数。若压得下就罢,压不下就改朝换代,朱元璋不就是从饥饿的小和尚,抢杀出天下的吗?
中国的经济几乎都没跳出马尔萨斯陷阱:粮食产量跟不上人口增加量,一旦超过负荷,就靠天灾人祸来平衡。靠农业技术的突破来增加粮食,当然是解决的方式,但还是跟不上人口在承平时期的激增速度。在这个基本限制之下,只好在既定的农技水平之下,让每个单位(亩或甲)的土地,生产最大数量的卡路里,来养活众多的人口。
若以精耕的方式种稻,而且在江南地区能两熟的话,每亩地所能生产的卡路里,一定高于以同面积的土地,种牧草养牛羊所得的肉类卡路里数量。牛羊需要活动面积,也不能一年两熟,要获取十万卡路里的热量,种稻米要比养牛羊省地。在庞大的粮食压力下,种稻麦尚且不足以养活众生,哪有余地去养牲畜来当作食物?
在稻麦与畜牧争地的情况下,汉民族自然缺乏肉类蛋白质的来源,只能靠植物性的蛋白质来补充:豆类及其加工品,如豆浆、豆腐。但肉类还是人体所需,所以自然会去开发不占耕地的肉类资源:鸡鸭与猪。鸡鸭养在屋院,吃五谷与田地的虫螺;猪养在房舍边的圈内,利用人类剩余的粮食。总而言之,鸡鸭猪和人类是共生的关系:人以剩余的粮食与不占耕地的空间养它们,它们以动物性蛋白质回报。
以这种形态生产的肉量,当然不足以供应一般家庭的每人每天所需,所以会去开发另一类不占耕地的肉类来源:狗、蛇、蛙、鼠、鱼、虾。可是鱼虾也不是各地都有的天赐粮食,要有河湖才行。我大概是在胡适的《四十自述》里看到他说,安徽绩溪的平常家庭一年吃不到几次肉,有人用木头雕成鱼形放在菜盘内,挟菜时顺便碰一下木鱼,表示沾到肉类。不知实情如何,但这已凄惨地显示强烈的肉类饥渴症。

胡适(右)和胡先骕(左)
中原地区体积最大的肉类来源是牛马。中原与华南并不产马,汉武帝时尚且要到大宛买马,马匹是战争与国防的工具,自然不是一般的肉类来源;牛则是耕种的工具,在汉文化里通常以感恩的诉求来禁吃牛肉。但一旦牛马死了,最后大都还是祭了五脏庙。
虽然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