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的趣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济史的趣味-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耕种的工具,在汉文化里通常以感恩的诉求来禁吃牛肉。但一旦牛马死了,最后大都还是祭了五脏庙。
虽然说因为畜谷争地,而使得肉类缺乏,但是富有家庭还是有能力消费得起,多以不与五谷争地的鸡鸭猪鱼为主。因为如果富室嗜吃牛肉,在承平时期会引起社会性的示范效果,中等家庭也仿效的话,就会有一部份的耕地被挪作畜养肉食用的牛。一旦发生水旱灾(而这是常有的事),粮食供应必缺,要把养牛的耕地转种五谷已来不及。所以这不是市场供需的问题,而是维持社会均衡的必要禁忌。
所以若民间有吃牛肉的习惯,一旦遇到粮食欠缺,就会有更多的穷苦人家饿死(因为粮价暴涨而无隔宿之粮),所以就用更根本的道德性诉求,切断民间对牛肉的需求:牛只耕田养活我们,不可忘恩负义吃它。这种道德诉求纳入宗教后,有效地压抑牛肉的需求。富有家庭就算有能力有机会,也不敢轻易吃牛肉,以免遭议论。这样的文化禁忌,有效阻挡畜谷争地的机会。
汉民族不吃牛肉的原因,还有其它诠释,我是以肉谷争地的角度来看。这让我联想起,为什么回教徒不吃猪肉。宗教性的解说是:猪是肮脏的动物,宗教典籍上禁吃四蹄和不分蹄的动物,而猪正好符合这种分类。我对不吃猪肉有另一种见解,曾经和人类学者讨论过,但他们不同意我的猜测。1984年左右,我到北非突尼西亚旅行一周,体会到沙漠生活的困难,也自以为是地理解到,为什么阿拉伯人不吃猪肉,以及为何会容许多妻制。
大部份的阿拉伯人在历史上是游牧的,在沙漠里最缺的是水与树林,所以燃料也必然稀少。我们都知道牛肉生食对人体无害(牛排馆供应血淋淋的牛排),而猪肉若不煮熟,很容易致病(医学上很容易解说)。在燃料缺乏的地区,以阿拉伯人的烹调习惯(肉类很少切丁切片),猪肉大概引起过不少麻烦。

阿拉伯人
一方面猪肉容易致病,所以被归类为肮脏的动物,二方面游牧民族在迁徙时,猪只的速度太慢而且不易管理,所以在教育不够普及、医学尚不足以理解细菌的时代,为了避免猪只对人群的危害,最根本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宗教的规定来禁绝。所以我猜测,宗教和文化上的禁忌,通常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对应的约制背景。相对地,猪在西洋文化的观念里,则是可爱的动物,卡通造型也从未丑化过它们。
另一项也是旅行时的领悟,同时也不拟与人争辩的议题是:为什么阿拉伯社会容许多妻制?听说现在法律已经禁止,但它的社会根源是什么?我的看法是:这是游牧民族的必要设计,道理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男孩的夭折率大于女孩,所以自然人口中的女性会稍多于男性(约105比100)。
游牧民族一旦碰到战争,男性的死亡率通常高于女性,死伤的通常是中壮年男子,男女比例更是失衡。支撑族群的壮丁若突然减少,那些老弱妇孺由谁负责?我猜测多妻制的起源,并不是鼓励齐人之福,而是每个男子有义务,要负担一位以上妇女及其子女的生计。后来有人能娶四位老婆,那是因为传统文化已能容忍富足者的夸耀。
再回来谈中国的粮食问题。春秋之前的战争,是贵族性的(百姓无资格参军),以制服对方为目的。战国中后期,商鞅在西方的秦国提倡军功,尤重首功(杀敌取首级),之后在几次东征中,采取了歼灭型的战争。以长平或马陵之战为例,都是杀人无数血流漂杵的消灭性战争。
为什么会改变形态?从前的战俘可以当奴隶,而现在秦国的农业已相当发达,不缺乏劳动力,战俘成为消耗粮食的负担,自然没必要保留。况且消灭敌国的壮丁,是接收该国最简洁的方式。大概从那时起,中国对人权的概念有了很大转变。究其根本的考虑,粮食与人口之间的紧张性,应是主因之一。不知道是李鹏或江泽民说的:美国对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有意见,其实洋人不了解,在中国只要不饿死人,就够保障人权了。
西洋人说中国人是:陆上走的除了车子,天空飞的除了飞机,海里游的除了潜水艇,全吃。可见粮食对汉民族的压力有多大。现在是牛排馆到处可见,我们对牛肉的观点改变了。有人说那是澳州牛,也不帮我们耕田,所以不必有心理负担。这些都是解除文化禁忌的说辞,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牛肉和我们的基本粮食来源,没有竞争性的关系。文化禁忌通常可以找到约制条件的历史根据,当这些限制解除后,文化禁忌就跟着松弛,因为人类是条件反射的动物。
原刊于《中国时报》1996年10月9日

2《绿野仙踪》与中国






在《绿野仙踪》第20章〈脆弱的瓷器城〉里,女主角多萝西(Dorothy)和她的朋友稻草人、狮子、铁樵夫,要穿过一座瓷器城。所有的东西都是瓷器:瓷地面、瓷房子、瓷牛、瓷马、瓷猪;连百姓也是瓷做的,有瓷公主、瓷牧羊女、瓷牧童,都不超过多萝西的膝盖。他们进入这个城市,从一头||乳牛身边走过时,瓷牛吓了一跳,踢翻了放牛奶的瓷提桶,撞倒挤牛奶的瓷女孩。结果那头牛断了一条腿,瓷桶碎了,女孩的手臂也撞出个小洞。多萝西一再道歉,但那个女孩愤怒地检起断牛腿,牵着那只可怜的三脚牛,一跛一跛地走了。
不久之后,遇到一位年轻漂亮的公主,他们想靠近看清楚一些,没想到那位瓷公主吓得急忙逃走。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还遇到一个瓷小丑,穿着补丁衣服,显得又丑又滑稽。正当要离开这个城市时,狮子的尾巴不慎扫倒一座教堂,多萝西说:「还好我们只伤了一头牛和一座教堂,他们实在是太脆弱了。」

《绿野仙踪》女主角多萝西(Dorothy)和她的朋友稻草人、狮子、铁樵夫
美国的货币史学者Hugh Rockoff,在1990年98卷4期的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发表一篇论文,说《绿野仙踪》这部童话书里,其实隐含相当重要的美国货币史背景。他说此书的作者包姆(L。 Frank Baum; 18561919),在政治立场上是人民党党员(populist);在经济问题方面,他反对美国在1870年代放弃金银复本位,采取黄金单一本位。背景是:大约从1870年开始,英法德诸国舍金银复本位,改采黄金本位,国际银价因为失去货币功能而大跌。美国为了跟上世界潮流,1873年宣布放弃复本位,改采金本位。这对西部的产银诸州而言,因为世界银价大幅下跌而损失惨重,现在连美国政府也不要白银了,情况凄惨不言可喻。

许多经济学者和包姆一样,认为这是美国货币政策的一大错误,称之为「1873年的罪恶」(Crime of 1873)。但这是世界货币体制的潮流,美国在那个年代还不是国际经济的主导者,只好跟着英法诸国的政策起舞。大约25年之后包姆开始写作《仙踪》,他把这25年间因为废止银本位而产生的祸害,以及另一些社会和政治方面的问题,透过童话的形式,表达他的不满与意见。熟知此书的人,会注意到多萝西有一双魔力强大的银鞋(隐喻银本位的重要性),以及住在绿色翡翠城(美钞是绿色的)里名叫奥兹的巫师(Wizard of Oz),而Oz正是ounce(盎司,金银单位)的简写。单从这几项外在的特质,就可以显现《仙踪》和美国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Rockoff的文章把这层关系讲解得很清晰,有兴趣的人可以细读。其中与中国相关的篇幅不多,主要的论点是:〈脆弱的瓷器城〉(Danity China Country)是在指涉中国。大家都知道china这个字,在小写c时是指瓷器,大写时指的是中国。包姆写这一章的用意是:中国在对外贸易上,是个银本位的国家,自从国际放弃白银本位后,中国货币的对外购买力大贬,而多萝西和她的朋友(美国的白银政策),给这个脆弱的瓷器城,带来了惊吓和破坏。Rockoff告诉我们:那位美丽的公主,可能是在虚拟慈禧太后,而被狮子扫倒的教堂,是庚子拳乱时被义和团破坏的洋教堂。
暂且不论是否如此,我觉得这是一项有趣的诠释。可是我认为,美国的白银政策在187090年间,对中国的经济并未造成重大的影响:包姆误以为中国当时蒙受「银贱」的苦难,美国的白银政策要负一部分责任。中国当时确实受到国际银价跌落的影响,可是以美国当时的经济实力,和对国际金融的影响力,还没有到足以严重伤害中国的行情。包姆让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无心地破坏可爱的瓷器(中国),那是因为他对中国货币体制的理解不足,才会让多萝西背了不必要的黑锅。我的目的是要帮多萝西平反,因为真正的破坏者,是英法列强改采金本位,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长期下跌。我希望以下的论点,可以告诉《仙踪》的读者说: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其实不必有太大的愧疚感。
美国采取金银复本位时(1873之前),1盎司的黄金可以换15。6盎司的白银(1比15。6)。1873年放弃白银本位后,银价持续下跌,到了1889年时,跌成1比22。产银区的业者和矿工,以及原先持有大量白银的人,因为损失惨重而组织起来,要求政府无限制地铸造银币,给白银业者一条生路。这是违逆国际潮流的主张,当然不会成功,但是1890年时有了转机。共和党主导的国会,想通过由东岸产业界所提出的关税条例,所以就和西岸产银州的议员达成协议:如果西岸能支持通过关税条例,东岸就支持通过西岸的购银法案,要求财政部每个月收购450万盎司的白银。这项法案在1890年7月14日通过了,称为Sherman购银法案。

1893年11月美国总统Stephen Grover Cleveland废止购银法案
这条法案一过,一方面大家怀疑美国是否还要维持黄金单一本位,另一方面预期白银价格会因而回升,所以就投机抢购白银来卖给财政部。这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