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国殇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靖康国殇纪事-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局”,双方都得到了对方需要的东西。宋太宗获得的是上天赐予的皇帝,是“君权神授”;道士们得到的是“官家”的认可,是和皇帝继承权的捆绑,今后谁敢否定道教,谁就是否定皇权。
  第三代皇帝宋真宗则将道教与皇室的关系拉得更近了。这位在胜利的形势下亲手签订了“澶渊之盟”的皇帝,没有伯父宋太祖和父亲宋太宗的赫赫战功,这样当上皇帝心里不踏实。但是这个孩子聪明有想法,喜欢装神弄鬼并且善于装神弄鬼,一辈子时不时地就能看见天神圣祖降临人间,不仅仅跟他说话,还带来了上天允许他统治万民的合同——天书。这天书别的地方不掉,就是降临到他的宫廷里面。
  神仙降临时辉煌灿烂的景观,只有我们的皇帝一人有此仙缘能够瞻仰,其他人只能毕恭毕敬地听他绘声绘色地忽悠。这个招术后来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被二把手杨秀清先生屡次用来约束一把手洪秀全,开始把洪秀全整得好惨,但是洪秀全也不是吃素的,联合韦昌辉把杨秀清收拾了,从此太平天国走上了下坡路。
  这位真宗皇帝之所以如此搞怪,估计第一为了是向臣民表明,我虽然不是神仙,但是我是人间唯一一位能够跟神仙直接交流的人,你们也得听从我的统治,第二就是为了“镇服四海,夸示夷狄”,特别是要让辽国君臣知道,打仗我不是打不过你吗,没有关系,大宋帝国是有神灵庇佑的,可以和神仙说上话,用以制止他们的侵略之心。就好像我们小时候打架,明明打不过人家并且被打得很惨,还要跟人家吹自己和老师关系好,不整你是因为我没有时间,但是你也不要再欺负我,否则我就告诉老师去。
  中国历史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代帝王能够像我们的宋徽宗皇帝这样崇信道教,以至于到了最后,他给自己的称号都要叫“教主道君皇帝”。
  看武侠小说时,常看到“教主”这个称号,比如金庸《笑傲江湖》中的日月神教教主东方不败和任我行,《天龙八部》中的丁春秋。宋徽宗贵为天子,采用这个“教主”称号多少有点搞笑。
  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皇帝是人间所能达到的最高称号,已经表示着最高的等级,不能再高了。而在身为皇帝的人看来,却未必真的满足,所以有时会追逐一些自己以为更有吸引力的称呼。就好像政府官员做官做腻味了,要去大学兼任一个“客座教授”什么的,借以表明自己不是靠溜须拍马上来的,还是有真才实学的。 。。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8)
宋徽宗迷恋“教主”这个称号,估计也是这样的心理,表明自己是“君权神授”,当上这个皇帝不是靠着遗传来的,是上天指定的皇帝。
  这位教主道君皇帝的神神怪怪,与他的先祖比起来毫不逊色。或者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他还是端王时,就曾经有一个道士预言“吉人当继大统”。吉人合起来,正是赵佶的佶字。
  赵佶当上皇帝之后,子嗣人丁不旺。道士刘混康告诉他,京城东北角风水极佳,倘若将地势增高,皇家子嗣立即便会兴旺。徽宗下令照办,不久,宫中竟然连连诞育皇子,生下了一系列的“产品”(这些“产品”后来命运多舛,除了康王赵构都做了金人的奴隶)。这样一来,宋徽宗对于道教更加崇信。想想呀,人家都保证你能生孩子了,还有什么不信的呢。
  宋徽宗在治国上搞得民不聊生,但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的想象则插上了道教的翅膀,可以尽情地翱翔。为了追求长生不老,对于皇帝这样的男性修炼者来说,健康长寿是可以通过采阴补阳来实现的。
  道家修炼时的美妙也实在不错,采阴补阳的过程,可能是全世界古往今来的男人们,除了生理和心理失常者外,全部心神向往的。这个过程是这样的:采阴的对象,最好是芳龄二八,也就是十六岁左右的处女;这个对象皮肤要白嫩细腻,气色要白里透红,骨骼要玲珑细致,头发要油光黑亮,五官要和谐标致,实际上就是一个标准的美貌处女;而且,数量要越多越好。实施采阴补阳的场所,最好是有山有水,林木葱茏,鸟语花香,配以潺潺流水和恰到好处、袅袅不绝如缕的音乐等,多好呀。
  采阴补阳的时间,最好是万物复苏的阳春时节,这时候实施者的精神要饱满,身体也要好。这样的采阴补阳显然是全世界男人们最大的梦想,能够把全世界其他男人羡慕得要死。最有条件实现这个梦的,肯定首推我们的皇帝,他在每个七天,也就是一周,都要“御用”一个处女,即使在逃离东京期间也不耽误,看来还真的很持之以恒,精神可嘉。
  皇帝宠信的道士不少,最有名的当属林灵素,此人深得神灵鬼怪之精髓,相貌极为奇异,最大的特点就是满嘴巴跑火车,而且胆子极大,口气极大,极其坚定果断。据说,因为好酒贪杯,又没有钱,于是向人家赊账,欠多了酒账,债主前来讨债,他把热酒直接泼在了自己的脸上。结果,他一半脸干枯如骷髅,一半脸则滋润如常人。平心而论,单凭这副尊容,一般人见到,先就会拿他当半个神仙了。
  而我们的教主道君皇帝本不是一般人。因此,皇帝一见到林灵素,顿时就懵了,怀疑自己真的是以前做过神仙,说谎太多了把自己也骗进去了。他疑疑惑惑地发问:“先生过去当过官吗?曾经见过我吗?”大师林灵素见过的世面也多了,立即答道:“我往年在天上玉皇大帝那儿当差时,曾经侍奉过圣上您的大驾。”道君皇帝问道:“那段事如今我还恍惚记得。我记得你好像是骑一头青牛,那青牛如今哪儿去了?”灵素回答:“我把它寄牧在外国了,不久就会来此。”皇帝又惊又喜,不但知道了自己的前世,还找到了天上的仙伴,心里高兴死了。况且只有老子(道家尊其为“太上老君”)的坐骑是青牛,林灵素大师也骑青牛,看来绝对不是俗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9)
林灵素大师既然第一步取得了皇帝的信任,就再也收不住了,他像现代心理治疗的催眠大师似的,唤醒了皇帝所有沉睡的前世记忆。他神神秘秘地告诉皇帝:天有九霄,神霄为最高,其办公场地叫府,上帝的大儿子是神霄府的玉清王,负责主持南方的工作,号称长生大帝君,这位神灵就是陛下您自己。
  然后,林灵素非常不好意思地告诉皇帝,自己就是府中那个名叫褚慧的小跟班的,如今主子下凡为帝,自己当然也要降临凡世辅佐君王。林灵素指着蔡京问皇帝:您不记得了吗?这是左元仙伯呀。他讲得兴起,把满屋子的人一一指给皇帝:宰相王黼乃文华吏,而貌美如仙备受宠爱的刘贵妃正是九华玉真安妃。童贯等一干人等也名列仙班,人人在天上有职位,都在这里一锅烩了。如此一来,搞得大家欢天喜地:怪不得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如此开心快活,闹了半天,敢情上辈子在天上就是老朋友了。
  徽宗皇帝弄清楚自己的前世今生后,相当感慨。他派人宣谕有关部门:自己是上帝的大儿子,只因为怜悯中华大地到处都是外来的佛教,因此恳求上帝父亲,愿意下凡为百姓之主,令天下归于正道。原来他是待在上级单位,为了帮助下级改进工作主动才要求下来锻炼的。
  既然皇帝都这样的心怀天下百姓,道教的神仙们也很慷慨,反正官职有的是,要什么就给什么。于是,道教正式册封我们的徽宗皇帝为“教主道君皇帝”。
  教主道君皇帝曾经亲自参加褚慧仙卿林灵素大师的讲经会。当时,在皇帝的倡导下,全国的道士都有官职级别,按资格享受工资俸禄和福利待遇,致使人们趋之若鹜。为扩大影响,每次讲经大会都设有大斋饭,就是一顿相当不错的饭局,而且听经者可以得到三百文钱的施舍。结果,很多贫民买块青布做一个道袍,把头发束起来打扮成道士模样前来听讲。据说,每次讲经大会的花费都相当于今天的百万元人民币左右。
  而林灵素林大师的讲经格外好听。史书记载说,林大师讲经虽然没有什么殊绝之处,但时时杂以滑稽,语言生动而智慧,搞得听众一惊一乍亦喜亦悲,不时地爆发出哄堂大笑,气氛特别热闹而且热烈。每次都要吹牛表演什么“腾云驾雾”、“白日飞升”之类的绝活,但是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从来没有人能够看到这样的场景。
  事实上,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特别是听过各类大师传法的中国人,对此应该并不陌生。而教主道君皇帝每逢此种时刻,也乐不可支,喜欢一起凑热闹。恍惚之间,皇帝可能已经真的把自己当成玉皇大帝的儿子了。
  在此期间,道家的修行、典礼、仪式、经典与生活方式,成了我们帝国国家元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帝相当自觉地以此要求自己,陶醉其中而且乐此不疲。于是,中国道教的势力远远压倒佛教,佛门弟子很多改头换面做了道士,道教达到了自己发展的顶峰,道家弟子们实在是应该感谢这位教主皇帝。
  据说,当时仅林灵素一人,就有弟子两万多人,锦衣玉食地在京城内外招摇。他的势焰极盛,甚至被人们称为“道家两府”,意思是此人的权势已经可以和宰相并列了。
  在宋徽宗的领导下,本来就已经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慢慢地走向了不归之路。后世有人说,即使宋朝不亡于外族入侵,也要被农民起义的海洋所淹没,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小帅在此有诗叹曰:
  宋皇性本爱奢华,
  宫廷欢娱乐如葩;
  白日嫌短醉歌舞,
  明烛罗筵苦万家。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1)

  宋朝的国势如日薄西山,宋徽宗虽然是侥幸获得皇位,但在即位之初本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