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下)-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代的改良运动中,学者名流中间创立了行动主义的政治组织。这时,各类
上流人士与政治当权者发生冲突,并与之疏远。有些人转向外国的榜样和思
想,既谋求增强国力之道,也为了追求政治的或个人的目的。结果是知识研
究的范围和性质大为扩大,从而对儒家世界观及社会秩序的基本信条提出了
质疑。①
19 世纪中期的主要叛乱,起源于边缘或贫困地区:客家人聚居的广西丘
陵地带,洪水肆虐的淮北平原,西南苗族部落的故土以及西南与西北的回民
区。然而,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主要的政治活动出现在富庶的经济中
心地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了的长江下游,拥有富庶的农业区与新出现的
工业中心的长江中游。主要活动家也包括业已分化的上流人士中的新的社会
集团。
清朝的最后 10 年间,中央政府的官僚首领与有地方根基的社会名流的竞
争,在中国的政治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改良与改革风行一时,均为双方
所接受。问题是国家新的更大的政治和经济潜力,应如往日一样继续集中在


④ 珀金斯:《1368—1968 年中国农业的发展》,第 207—214 页。
① 见 M。巴斯蒂…布律吉埃:《社会变化的潮流》,《剑桥中国史》第 11 卷,第 535—602 页。



官僚君主政体中,还是应该让这种潜力扩散,以便政策能反映政府以外上流
人士集团的主动精神。这个问题预示了国家对社会的关系的重大变化。这种
变化保证辛亥革命不会只是又一次王朝更迭。

1912—1930 年

许多人断言,辛亥革命几乎没有改变农村的社会关系;有些人甚至怀疑
它到底是不是一场革命。的确许多社会连续性经过辛亥革命仍然存在。工业
继续在中心城市——例如天津周围、南满以及长江中下游和华南沿海——增
长。尽管中央权力解体,军阀之间征战不已,但有些省份,如浙江仍比较稳
定,得以免于战祸。甚至有的地方,如广西虽时有战争,却常能不误农时。
政治活动与政治组织仍然集中在城市。
然而,随着新趋向的延续,程度上的不同逐渐变为性质上的不同。近代
经济部门比农业经济部门发展得更快。新的社会阶级借助于青年和妇女的解
放,继续改造旧的社会结构。同时,乡土文学与民间报纸,思想争论与动员
群众的思想,越来越有影响。皇帝与旧政权结构的消失,改变了法统,而且
深刻地改变了政治的性质。汉族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明显的关切——代
替了对皇帝的王朝的效忠。
其次,由于没有王朝制度,军权变成了更重要的政治因素,甚至超过了
太平天国叛乱结束之后所曾起过的政治作用,而且运用起来不受文官的控
制。这样的自由,在清王朝下是不可能的。但是由于军权太分散,难于赢得
对全国的控制,于是出现了这个时期的第三个主要变化,即不当权的城市上
流人士努力动员下层阶级投身于政治。这种政治参与的扩展,是力图鼓励并
控制这种动员的新的超党派组织所企求的。与之相伴随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的新政治思想体系和孙逸仙的三民主义。
革命的目标与激进主义的性质都有改变。辛亥革命主要是一场上流人士
反对中央集权的官僚君主制度的叛乱。政治激进主义从支持反对清朝政治结
构的民族主义和种族的主题开始。社会激进主义也起而反对儒家权力主义的
家庭束缚。这一倾向终于发展到个人主义,要求进一步解放青年和妇女,热
中于新文化运动的科学和民主。接着,在“五四”运动期间,激进主义被用
阶级的说法,重新解释为推动工人和农民反对军阀、资本家和地主的要求。
革命的意思如今既是摆脱“帝国主义”束缚的民族解放,又是反对“封建主
义”的阶级斗争——激进分子力图把这两个目标结合起来,而保守分子则力
图使之分离。
在 20 世纪 20 年代中期,通过把军事和政党组织与反帝的爱国精神结合
起来,又和在城市知识分子领导下被动员起来的工农结合起来,革命扩大了
范围。国共两党的联合与北伐,无疑是这一时期的最高潮。1927 年中国共产
党及其同盟者国民党左派和国民党右派的决裂,揭示了两者目标上的矛盾;
这个矛盾曾因两者共有的民族主义和共同反对军阀而暂时掩盖起来。仅仅控
制大约两个省份的南京政府当局对下述问题悬而未决,即由新的官僚体制的
现代化国家完成变革,还是在更平等和不那么集权的基础上,继续动员更广
泛的政治参与去完成变革。①

1931—1949 年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有三个事件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第一,在
1931 年,世界经济萧条对中国的打击。英国和日本放弃金本位,迫使中国的
银本位货币惊人贬值,而美国政府的收购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生丝及其
他出口货物的国外市场价格暴跌,日货的倾销使中国摇摇欲坠的棉纺织业受
到打击。农产品价格在商业化的中心地区,比普通商品价格下跌得更快,跌
到 1929—1931 年水平的一半左右,既损害了农民,也损害了地主。①资本缺
乏,利率上升,城市工人失业,政府税收遇到各种问题。1931 年长江流域的
严重洪水,1934 年同样引起灾难的旱灾使国民党处境更加困难。尽管在 1936
年有些复苏的迹象,但经济的改善又为日本的进犯所阻止。在 20 世纪 40 年
代,恶性通货膨胀破坏城市中层阶级的生活,而且使国民党政府的财政陷于
大混乱。农业地区趋于经济自给自足。
第二,日本人在 1931 年 9 月占领沈阳,侵占满洲,建立傀儡政府,控制
河北,并于 1937 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占领的是沿海最发达地区,而不
是全中国;这种状况完全改变了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条件。问题变成了哪个
党能在这个国家的农业比较重要而现代化程度较差的地区,最充分地动员民
众,建立军事力量。战争使这种竞争从官僚政治的现代化转向社会革命。
第三,中国共产党 1931 年初在江西建立苏维埃政府,而经长征逃到陕西
后,在毛泽东领导下于延安建立了新的政权。尽管存在政策摇摆不定和党内
权力斗争的长期历史,中共建立了以农业地区为基地的革命运动。在抗日战
争时期,农民在许多根据地参加了革命过程,重新组织农村社会秩序,改组
政府,使政府进一步参与社会。这种革命最后于 1949 年从农村中脱颖而出。
































① 见《剑桥中国史》第 12 卷,第 2 章,《运输》。



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变革

中国经济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情况如何,一直是个主要的讨论焦点。
这类问题之所以复杂,因为当时的经济既反映了诸多原因造成的种种短期的
不稳定性和并非与过去全然无关的进展很慢的内部变革;也反映了西方贸易
和帝国主义的外部冲击。讨论 19 世纪的经济,有一种方法是回溯几百年去考
虑商品化、城市化和货币化的过程,或是考虑农村的社会关系与土地的占有
的变化;这些至少可追踪到 16、17 世纪的明代。①尽管有些历史学家甚至仍
在争论,晚期帝国的经济及社会结构的轮廓是不是在宋代固定下来的,可是,
其他学者则把注意力集中在 19 世纪西方国家的入侵上。
20 世纪以前的资料贫乏和较近期数字的不完备可靠,妨碍了分析工作。
区域的多样性与缺乏国内的统一市场,意味着总数字有可能掩盖重要的区域
差异,而局部的研究又难免失之于描述非典型状况。情况如此,历史学家无
法取得一致的看法。然而,我们确实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争论,如帝国晚期
经济的性质,帝国主义的冲击,20 世纪经济在何处并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以
及农村生活水平是否并以何种方式处于恶化之中,等等。对如此广泛的经济
问题作出的答案,也已影响社会和政治史的解释。因此,这些经济问题构成
了逻辑上的出发点。

中华帝国末期的前资本主义商品化

在清代,商品化渗入了农业经济。绝大多数从事耕作的民众,可以自由
迁居和聚集在相互连结并通过市场结构与更大的贸易中心连结的小村庄里。
农民很可能既生产基本粮食作物,也生产商品、手工业品来补充他们的收入
和购买一些家庭必需品。地区间长途贩运基本商品,补充了地方商业。例如,
到 18 世纪,江苏和浙江已不再生产足够的稻米来养活其大城市的人口,而由
长江中游肥沃的农业区来供应。①在条约口岸开放很久以前,沿海及长江流域
的区间大宗贸易就已存在。在上海和宁波地区,在清代,特别是从 18 世纪后
半期起,集镇数量大为增加。原野上逐渐布满一些集镇,表明乡村经济与大
城市中心逐渐成为一个整体。②


① 关于这方面文献的综合评述,见马若孟:《中国经济和社会史中的变革与连续性》,亚洲研究杂志》第
33 卷第 2 期(1974 年 2 月),第 265—277 页。19 世纪 80 年代初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的解释倾向,在
威廉?T。罗:《述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清初经济史的最近论著》,《清史问题》第 4 卷第 7 期(1982
年 6 月),第 73—90 页有综述。又见伊懋可:《中国昔日的模式》;居蜜《地主与农民:16 世纪至 18 世
纪》,《现代中国》第 6 卷第 1 期(1980 年 1 月),第 3—40 页;罗伯特?马克斯:《华南农民社会与农
民起义:海丰县的社会变迁,1630—1930 年》(威斯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