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译文】
  诸侯的地位,虽较次于天子,但为一国或一个地方的首长,地位已经算很高了。地位高的人,往往难以保持长久,且容易遭受危险。但如若不骄傲自大,且谦恭下士,地位虽然高,也可保无虞。其次,对于地方财政经济事务,预先要有计划的管制,做好预算,按照既定方针,谨慎度用,量入为出,自然会收支平衡,财库充盈,物资充裕。然而满则易溢,如果按照以上的法则严格地执行,库存充盈,而且不会浪费,自然也不至于溢流。地位很高,没有丝毫的危险,这自然能长保爵位。财物充裕,运用恰当,虽丰盈而不至于浪费,这自然能长保富有。
  【注释】
  ①在上不骄:在上,诸侯为分封国的君主,地位仅次于天子,居分封国万民之上。骄,自满,自高自大。《群书治要》中有“敬上爱下,谓之不骄”之语。
  ②高而不危:高,言诸侯居于所封国最高的地位。危,危险。此处接上句,意思是说,诸侯居于万民之上的崇高地位,如果不自高自大,便不会轻易发生危险。
  ③制节谨度:制节,指所有开支费用俭省节约。谨度,指行为举止谦逊谨慎而合乎典章制度。
  ④满而不溢:国库充实,但生活仍然应该节俭有度,不可随意奢侈浪费。满,充满,指国库充实,财物很多。溢,水充满容器而漫出,指奢侈、浪费。
  ⑤长守贵:永远守住尊贵的地位。贵,此处指政治地位高。
  ⑥长守富:永远守住财富。富,指钱财多。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①,而和其民人②。盖诸侯③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④。”
  【注释】
  ①社稷:社,祭祀土神的场所,亦代指土神。稷,为五谷之长,是谷神。土地与谷物是国家的根本,古代立国必先祭社稷之神,只有天子和诸侯有祭祀社稷的权力;天子、诸侯失去其国,即失去了祭祀社稷的权力。因而,“社稷”便成为国家的代称。
  ②和其民人:使人民和睦相处。和,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和睦。民人,即人民,百姓。
  ③《诗》:即《诗经》。汉代以前《诗经》只称为《诗》;汉武帝尊崇儒学,重视儒家著作,为《诗》加上“经”字,称为《诗经》。
  ④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的样子,就如同是身处深潭边上,唯恐一不小心掉下去;如同脚踏薄冰之上,唯恐一不小心陷进去。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谨慎的样子。临,靠近。渊,深水,深潭。履,踏,踩。
  【译文】
  诸侯能长久地保持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他而去,那么就自然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有权管辖人民,而和悦相处。这样居上不骄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作为一方封地首领当行的孝道。《诗经·小雅》里说:“一个身任诸侯职位的大员,凡事必须小心谨慎,戒慎恐惧。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进了深渊,时时会有灭顶的危险。又像践踏在薄冰之上,时时会有陷入冰窟的危虑。”
  解读
  运用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经言札记】
  每个处在社会中的人,就像处在坐标系中的点,由其横竖坐标决定一样,由其社会关系决定着。其实,一个人的职位越高,他所承担的责任就越重大,对上、对下的责任是免不了的。这里以上奉天子之命,下受民众的拥戴诸侯为例,来说明只有不骄傲、处事谨慎,才能够长久的平安、富贵。在现代社会中,一方的行政长官,或者极有影响力的大众人物,都应该从这句话中得出启迪。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戒骄戒躁—诸侯之孝章第三(2)
【故事演绎】
  郯国的由来郯子是春秋时代的名人,他的具体名字没人知道,郯子是历来人们对他的尊称。郯国的由来和郯子有紧密的关系。
  古书记载,郯子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没有兄弟姐妹,家里就他一个孩子。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对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十分溺爱。可是,郯子的父母却不这样做。他们从小对郯子的穿衣吃饭、坐卧玩耍、读书写字、待人接物等,都进行了很严格的管教,时时刻刻都注意培养孩子美好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郯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了眼疾,经诊治,要经常喝野鹿乳才能治好。医生又给郯子解释了野鹿乳难求的原因:要治愈失明已久的眼睛,必须取野鹿的鲜乳服用才能达到效果,而且还不能让母鹿受到惊吓,否则鹿乳的药用价值就会降低不少。可是,草原上的野鹿都是成群结队地出来饮水觅食,鹿群中都有好几只年轻力壮的公鹿负责警戒保卫,只要听到了一点异常的动静,整群野鹿顷刻间就会跑得无影无踪。在这种情况下,要接近鹿群是十分困难的事情,至于想挤取鹿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郯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鹿皮披在身上,到深山里去,混进鹿群中,挤取鹿乳,然后供奉双亲。 有一天,他又上山挤取鹿乳,不巧遇到猎人捕猎,猎人把身披鹿皮的他当作野鹿了。正当猎人要猎杀他的危险时刻,郯子急忙掀起鹿皮露出头来, 告诉猎人自己是为了挤取鹿乳给双亲治病才身披鹿皮的。猎人听后很感动, 对他肃然起敬,不仅把鹿乳送给了他,还护送他出山。从此,郯子的贤名不胫而走。有很多人慕名而来,纷纷拜郯子为师,学知识、学做人。有的人为了求学方便,干脆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孔子也曾经来此住过一段,接受郯子的教诲。人越聚越多,郯子的家乡由乡村变成了城镇变成了邦国,被人称作郯国。当地的人们都一致推举郯子做了郯国的第一任国君,郯子也成为了诸侯之一。郯子的名声和地位来源于他的孝行,而他的孝行也必将影响到国家的治理,自然而然成为一种良性循环。
  不畏疠疫
  庾衮,字权褒,晋代颍川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人,是明穆皇后的伯父,地位显赫,备受尊崇。然而,他之所以受人尊敬并不是因为他尊贵的身份,而是来自于他对家庭的责任和高尚的情操。
  庾衮年轻时勤俭节约,好学善问,并且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孝子。那时遇到灾荒,瘟疫蔓延,他的两个哥哥染瘟疫死了。还有一个哥哥也不幸染上了瘟疫,呼出来的气息像火一样热,让人浑身难受不已,已经病入膏肓了。他的父母见瘟疫如此可怕,就要带着剩下的几个健康的孩子逃亡到外地避难。庾衮则要留下来照顾重病的哥哥,父母坚决不同意,怕他也因此受连累。他就对父母说:“我身体很好,不会染上瘟疫的。只要哥哥还活着,他的身边就不能没有人照顾,你们要走我不反对,但是不要阻止我留下来。”无奈,父母带着其他的孩子走了。此后,庾衮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哥哥身边,端茶送药,从未间断。父母临走前曾为哥哥准备了棺木,庾衮每次看到这个棺木就偷偷地流泪。庾衮就这样悉心地照料着哥哥,过了一百多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哥哥的身体不但好了起来,瘟疫也退去了。后来家人也都回来了,见此情景,高兴万分。

戒骄戒躁—诸侯之孝章第三(3)
在中国,孝悌是不分家的,孝道并不仅仅止于孝敬父母,还包括兄友弟恭,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也是孝的一个组成部分。庾衮在灾难面前对兄长无微不至的照顾正体现了这一点。瘟疫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显赫而退避三舍,然而人间的真情却可以驱散病魔。
  裴秀使客敬母
  裴秀,字季彦,西晋河东闻喜人。父亲裴潜曾经担任三国曹魏时的尚书令,而裴秀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才能,成为西晋的名臣,官拜尚书令,并且被封为济川侯。裴秀从小就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八岁即能赋诗作文,人称其有神童之目。而且,裴秀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裴秀是小妾所生,其生母身份卑微,因此常常受到嫡母宣氏的歧视和虐待。有一次,家里大宴宾客,嫡母宣氏命裴秀生母给客人上菜,客人看到端菜的是裴秀生母后就全都站了起来,并且都对她行礼,接过她手里的菜不让她再端。宣氏在屏风后面看到了这一幕,心中顿时明白这都是因为裴秀,于是感叹道:“像她这样卑微的身份而能受到宾客们如此的礼遇和尊敬,这都是因为秀儿的缘故啊!”从此以后,宣氏再也没有轻慢过裴秀的生母。 一个人显赫的身份固然可以使人畏惧,但是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却更加能够令人敬佩。孝道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人格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普通人的孝心可以感动身边的人,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的孝心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正气。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经言札记】古代诸侯的职责,是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群众;下受民众的拥戴, 以服从天子。一国所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这种地位极容易犯欺上瞒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么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了。如果用谨慎小心的态度,处理一切事物,那么,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可以长时间地享受职位带来的利禄,而不至于危殆不安。财务处理得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人民生活富足,那么,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危不溢”“长守富贵”,是诸位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居上不骄和制节谨慎的作风,是诸侯当行的孝道;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故事演绎】
  晏子不陪齐国君牺牲臣下对君王应该是尽孝尽忠,但是君王也应该“在上不骄”。如果君王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