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故事演绎】
  晏子不陪齐国君牺牲臣下对君王应该是尽孝尽忠,但是君王也应该“在上不骄”。如果君王无道,怎么能够让臣子忠诚于他呢?
  晏子是春秋时的齐国人,就是“晏子使楚”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晏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比孔子大概早30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留下了《晏子春秋》这本书,后来的吕不韦编《吕氏春秋》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他的影响。
  在《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一段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讨论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
  齐景公问晏子作为忠臣应该怎么侍奉国君,晏子说:“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意思是:“国君有难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替国君殉难;当国君出逃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追随国君出逃。”齐景公听后很不高兴,说:“国君将土地、爵位都给了臣下,国君这时有难,为什么做臣下的就不能够为国君殉难、追随国君出逃呢?那样的行为是忠臣应该做的吗?”晏子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要是臣子的进谏能够被国君采纳的话,国君本来就不会有什么灾难,臣下哪里用得着为国君去死呢?若国君听从了臣子的话,国君终身也不会出逃的,如果那个时候国君有难的话,臣子去陪国君殉难或是出逃,那是正确的。要是臣子的话国君不听,最后殉难或者出逃,那就是国君自己的咎由自取。”

戒骄戒躁—诸侯之孝章第三(4)
晏子不只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那样做的。晏子在辅佐齐庄公时,齐庄公昏庸无道,因与权臣崔杼的妻子私通,最后被崔杼杀害。崔杼杀死齐庄公后就逼晏子自杀,晏子坚决不同意。于是在齐庄公的弟弟齐景公即位后,齐景公和晏子之间就出现了上述对话。
  永远记着母恩
  “回家叫一声妈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是身为国家一级导演的翟俊杰先生,对孝道的诠释。60多岁的他,十分珍惜与80多岁的老妈妈相聚的分分秒秒。
  翟俊杰的导演工作,使得他不能常守候在母亲的身边,承欢膝下。为了能更多地和母亲团聚,他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常常把母亲接到拍戏的片场。结果,母亲成了他的第一个观众。
  每次拍摄很晚回来,看到已经像孩子般熟睡的母亲,翟导演会感到无限的温馨和甜蜜。小时候,多少个夜晚,母亲也曾经这样默默地守望着睡梦中的儿子。转眼间,儿子已经有了儿子,母亲却渐渐老去。这更加提醒他人生苦短,行孝要及时。
  拍摄《冰糖葫芦》的那个炎热夏天,老妈妈担心儿子中暑,亲手熬了绿豆汤,晾凉了,装瓶后往肩上一挎,倒了好几趟公交车给儿子送去。妈妈给儿子扇着扇子,看儿子美美地喝着绿豆汤,母子之间的浓浓亲情,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翟俊杰说,再高级的饮料,也比不上妈妈熬的绿豆汤。绿豆汤让人忘记了炎热,感受到母爱的清润和甘美,这一刻令他永远难以忘怀。
  在外久了、累了,钢铁般的汉子也会思念妈妈。翟俊杰记得,在他十八岁参军那年妈妈给纳的布鞋,穿旧了,他都舍不得丢下,后来一直珍藏着,放在自己的身边。他说,想妈妈时,拿出来看一看,看过之后却更加想家……这里面有母亲的气息,有慈母缝进去的密密牵挂。
  妈妈想儿子的时候,就把思念写在日记里。儿子回来了,不用多讲话,看看日记,就知道了妈妈的心里话。几年下来,文化程度不高的妈妈,竟然写下了厚厚的五大本日记,共有二十多万字。翟俊杰仿佛看到,灯光下,带着老花镜的妈妈,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写下的都是老母亲对儿子的一番叮咛和时时的惦念。
  翟俊杰有一幅照片—他带着老花镜,给幸福的妈妈剪脚趾甲。另外,他还是弟妹心目中最好的大哥。照顾妈妈,没有丝毫的含糊。洗脚的水不能太烫,要边洗边加水,洗完以后记着给老妈妈修剪脚趾甲。因为母亲为儿女操劳了一辈子,现在年纪大了,关节硬了,弯不下腰。当看到有弟弟、妹妹怕脏、嫌弃,大哥就不客气地批评他们:“父母什么时候嫌过我们脏?你小时候,难道不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大?能够把父母给我们的十分,回报给一分,就是个孝子!”
  翟俊杰曾说:“亲情要发自内心,千万不要忘记母亲的养育之恩。我觉得所有人都应当永远牢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永远把心里这份真诚的爱保持住,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对我们影视创作人员来说,如果一个人很虚伪,不孝顺,又怎么能够在银幕、屏幕上创作出来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来?不可能!”
  是啊,人如果不孝,不仅演不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也根本演不好自己本有的社会角色。如果用一句话来阐述就是: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

慎言谨行———卿、大夫章第四(1)
经文释译
  非先王之法服①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②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③不敢行。盖卿、大夫之孝也。
  【注释】
  ①法服:按照礼法制定的服装。古代服装的式样、着色、花纹、质料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身份,均有不同的穿着。
  ②法言:合乎礼法的言语。
  ③德行:合乎道德规范的做法行为。
  【译文】
  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辅佐国君和诸侯的行政官吏。事君从政,承上接下。内政、外交、礼仪攸关。故服装、言语、德行都要合乎礼法,也就是合乎礼制的规定。所以,非国家规定的服饰,就不敢乱穿;非国家规定的言语, 就不敢乱讲;非国家规定的德行,就不敢乱做。这大概就是卿大夫的孝道。
  是故非法不言①,非道不行②;口无择言③,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④,行满天下无怨恶⑤,三者备矣⑥,然后能守其宗庙⑦。
  【注释】
  ①非法不言:那些不符合礼法的话不说,言必守法。
  ②非道不行:那些不符合道德的事不做,行必遵道。
  ③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义,不用斟酌选择。
  ④口过: 说话时言语的过失。
  ⑤怨恶:怨恨,不满。
  ⑥三者备:三者,指法服、法言、德行。备,完备齐全。
  ⑦宗庙:古代祭祀祖宗的房屋。
  【译文】
  所以卿、大夫的讲话,不合礼法的话,就不要讲出口;不合道理的事, 就要不现于行为。一言出口,传满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错误,那自然无口过;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不法行为,那自然无怒恶。服饰、言语、行动三者都能谨慎实行、全备无缺,那自然德高功硕,会得到首长的亲信。这样,既可保禄位,又可正常进行宗庙祭祀之礼。卿、大夫的孝,大致就是这样的。
  《诗》云:“夙夜匪懈①,以事一人。”
  【注释】
  ①夙夜匪懈,以事一人:出自《诗经·大雅· 民》,原诗是赞美周宣王的卿大夫仲山甫,从早到晚,毫不懈怠,竭心尽力地侍奉宣王。夙,早。匪,非,不。懈,松懈,懈怠。一人,周天子。
  【译文】
  孔子引用《诗经·大雅· 民》中的两句诗说:“为人下属的,要早晚勤奋地来服务上司,不能有所松懈、怠慢,尽他应尽的责任。”
  解读运用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经言札记】
  卿、大夫虽没有守土治民的重大责任, 但是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要辅佐诸侯和国家。他们对政治也具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卿大夫之孝,应以拥护其主为第一要素,还应特别注意确保自己的服饰、言语、行动万无一失,才能保守其地位与宗庙祭祀,也就是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和穿戴。
  【故事演绎】
  亲涤衣厕石奋,西汉山西人,历任高祖、文帝、景帝。他的四个儿子石建、石甲、石乙、石庆都官至二千石。
  石奋一家家教很严格,都以孝著称,对长辈都非常孝顺、恭敬。石奋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因此人们就称石奋为“万石君”。石奋经常告诫儿子为人要慎言慎行,要重视礼法,并能以身作则。
  时值窦太后推崇黄老之学,认为不善言语、亲身躬行的石奋,正好能够对儒生注重理论和外表的言论产生打击效果,于是格外重视他。窦太后还任命石奋的大儿子石建为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为内史。多年之后,大儿子石建仍然不忘孝顺父亲,虽然他也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他每过五天就离开朝廷回家一次,并在拜见完亲人之后,默默地亲自为父亲石奋洗换下的内衣,还为父亲冲洗厕所。他千叮咛万嘱咐仆人千万不要让父亲知道实情,因为他怕父亲知道了会认为他这么做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慎言谨行———卿、大夫章第四(2)
石奋以身作则,教子有方,孩子们都很有出息,没有辜负父亲的苦心。大儿子石建即使身居高位依然对父亲悉心照顾,默默奉献自己的孝心,这种无私的孝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的。事务繁忙的高官都能每五天回家尽一次孝道,我们这些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以没有时间为借口推脱责任呢?
  扶持老兄
  杨播,字延庆,北魏华阴(今陕西华阴市)人。他为人忠厚、谦虚、恭顺,非常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两个儿子杨椿和杨津感情深厚,他们互敬互爱,彼此都很尊重对方。
  每天清晨,他们起床后都相对而坐,用心学习知识,互不打扰对方。吃饭的时候,只要有好吃的饭菜,就一直等到两人到齐后,才一块吃。晚上就寝时,用一个帐子在中间隔开,兄弟俩一边睡一个。他们还常在晚上隔着帐子谈心。长大之后,虽然都成了家,却依然来往甚密。杨椿老了之后,有一次喝醉酒无法回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