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造成巨大威胁。与神圣罗马帝国竞争的是法国,在帝国的北方,瑞典王国正在崛起,帝国的南面是四分五裂的意大利,而在法国南部,西班牙和葡萄牙正在崛起。西班牙数次与法国交战。而英国人此时与西班牙在争夺海上霸权。在法国的北部,神圣罗马帝国的西部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尼德兰地区。而该地属于勃艮地公爵的领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西米连(来自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于1477年8月18日迎娶勃艮地公爵独女玛利。这段姻缘,将属于勃艮第公国的,自法国北部至荷兰的领地统统并入哈布斯堡皇室领地。马西米连的儿子英俊王菲利浦,于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胡安娜,开创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马西米连将勃艮地公爵的领地也赠与西班牙王室,从此,尼德兰地区成为西班牙的领地。马西米连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称卡洛斯一世)成为欧洲的霸主。1506年,查理的父亲英俊王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继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职,成为了西属尼德兰的首位统治者。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西班牙国王费迪南二世病逝,查理因此成为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管治领域。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圣罗马皇帝马西米连一世病逝,查理继承帝位成为查理五世,并承继了家族对奥地利和阿尔萨斯的管治。这是我在前面谈到的第一起裤裆里的交易,使查理五世成为了欧洲的霸主,查理五世的继位使整个欧洲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市场。前面说到尼德兰地区因为香料贸易衰减面临危机,这个时候因为在美洲发现了三大银矿,来自西班牙的白银源源不断的进入安特卫普。前面提到了,查理五世依仗帝国强大的实力,频频发动战争,安特卫普又成为国债中心,由于借款利息高达20%,使商人们趋之若鹜,安特卫普成为了金融中心。接下来的西班牙对美洲的开发需要来自欧洲的工业品,前面提到的西班牙本土的工业品成本高,所以基本上到北欧来采购,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布匹、呢绒、五金制品,波罗的海的木材、船只、小麦和黑麦也通过荷兰商人卖给西班牙人,西班牙人用美洲的白银支付。16世纪50年代,由于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粮食的不足,作为粮食集散地的北尼德兰地区城市阿姆斯特丹从安特卫普手中夺走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自此,北尼德兰地区开始超过南尼德兰地区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由于运载的货物都是粮食、木材、铁、黄麻等重货物,北尼德兰地区需要大型船只运输。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造船业的规模扩大造成规模效应,荷兰的船只是按照标准生产的,使荷兰制造的船只比欧洲其他地方更便宜,荷兰成为了世界的工业中心。从上面的情况来看,荷兰的工业和商业的崛起使欧洲各地的人来到荷兰、同时农民成为市民。当市民阶层占到一定比例以后,传统的专制制度被攻破了,市民们用他们手中的钱从贵族手中买回了城市自治权,这种行为加深了贵族与市民之间的矛盾,贵族们不能再为所欲为。与古代希腊雅典和同时代意大利城邦共和国一样,市民阶层的崛起是贵族专制的坟墓。不过尼德兰地区的商业城市更大,更多,所以近代资本社会在这里萌芽也不足为奇。虽然市民在城市里取得了主导权,但更大范围内存在一个更为强大的势力,那就是王权。这个时候在德意志爆发的新教革命使查理五世卷入了德意志内战。在击败德意志新教势力之后,查理五世宣布退位,将他的帝国分成了2部分,一部分是西班牙包括尼德兰地区,给他的儿子菲力普二世。另一部分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德意志交给他弟弟费迪南。这个政治动作削弱了西班牙的势力,给尼德兰独立带来外部条件。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五)
上面说到查理五世退位将他的帝国分成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两部分,西班牙交给了他儿子菲力普二世。查理五世的时候,由于西班牙与尼德兰地区的合并以及后来与德意志、奥地利成为一个皇帝统治下的帝国,使尼德兰商人可以到伊比利亚半岛经商并享受西班牙征服新大陆带来的巨额利润,同时,将内陆地区的商品运往西班牙支持西班牙的殖民行为。从而成为欧洲的商业与金融中心,获得了还上马车夫的美誉。对于这一点,尼德兰的商人们心中很清楚,尽管尼德兰的诸多城市获得了自治权,但对于王权还是尊重的,不仅仅是因为王权的强大军事力量的存在。到了菲力普二世的时候,情况有了变化,由于与法国的战争,国王提高税收影响了商人的利益,这个时候往年积累下来的矛盾爆发了。

  第一个矛盾就是王权与城市自治权的冲突,因为西班牙是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所以,西班牙国王想得到更大的权利,这与尼德兰地区本身的传统城市自治权是冲突的。由于菲力普二世一直与法国进行战争,需要大量的钱来维持,因此希望确立永久的税收。但荷兰人不答应永久地给他提供等额的税收,他们只同意在不同时间提供不同额度的钱,不希望建立永久的税收体系。由于与西班牙合并的时候各个城市与中央政府之间是以契约的形式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所以皇权在这个地方不是绝对的权利,这个与西班牙本土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菲力普二世对此不满,他想象在西班牙那样完全控制这一地区,这引起了尼德兰人的不满。

  第二个矛盾是宗教,前面的文章(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二))提到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革命,这就是新教。上一篇文章也提到了德意志爆发的新教革命使查理五世卷入了德意志内战。宗教革命很快传到尼德兰,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首领的一部分教士认为罗马教廷歪曲了基督教教义。他们不再承认教皇的权威,而把圣经当作信仰的唯一源泉,任何信徒都可以通过阅读圣经来和上帝直接沟通,在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罗马教廷和教士们作为中间媒介。加尔文创建的教会是按照*的原则来管理的,牧师由信徒推举。新教的这些原则在尼德兰这样一个商业社会很容易找到知音,尤其是加尔文*的管理方式很符合商业社会的胃口,所以最为兴盛。而西班牙一直是站在与异教徒穆斯林斗争最前线,所以狂热的宗教气氛符合与穆斯林的斗争,西班牙一直是教皇的支持者。在合并尼德兰后,宗教裁判所也到了这个地区,他们审判和绞死了很多新教徒。

  1566年,矛盾爆发,在拂兰德和挨若,出现加尔文教徒攻打天主教堂的事件,紧接着,安特卫普也开始了砸坏天主教的偶像。这场运动很快席卷17个省。尼德兰地区出现动荡局面。菲力普二世派出军队*,在控制局面以后,国王增加了新的税收,导致整个金融界起来反抗,随后又开始动荡,在这个时候,反抗军挫败了西班牙的进攻,西班牙不得不做让步,允许北尼德兰地区信仰加尔文教,这样尼德兰分为两半,就是今天的北方的荷兰和南方的比利时。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来自海上的威胁解除,北尼德兰7个省宣布

  独立,到了1609年,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

  荷兰由7个省组成,每个省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议会和独立的财政,再由各省派出人员组成联合省议会,并选出执政官来管理整个国家,所以独立的荷兰也被叫做联合省。荷兰成了一个共和国。与同时期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相比,它的经济总量、领土和人口都大得多,也比历史上的希腊城邦要大很多,虽然古罗马共和国经济总量和领土很大,但是真正实现了共和制度的地区也只有罗马附近的地区,其他都是殖民地,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在欧洲各国都在由封建领主制度向中央集权的皇权社会演变的时候,就象中国在战国后期商鞅变法那样加强皇权削减士大夫(他们就是封建领主)势力一样。荷兰政治制度的创新改变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而这一切与商业社会在荷兰的统治地位是分不开的,而商业社会的建立则与大航海带来的商业机会密切相关,这个在以后的社会哲学部分会有详细论述。独立后的荷兰很快不满足只作为大航海时代的配角,它在成为欧洲商业与金融中心以后又成为了航海中心。1602年,在国家的支持下,荷兰的大商人成立了一个联合财团,这就是著名的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荷兰人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充分吸收社会上的资金,大多数荷兰人都购买了东印度公司的股票。关于这些将在经济史部分详细描述。总之,荷兰人启动了近代资本社会的进程。而东印度公司很快跟随葡萄牙人进入亚洲,它将葡萄牙势力赶出亚洲并取得了亚洲地区海上贸易的霸主地位。1624年,荷兰人占据台湾,1661年被郑成功赶走。与此同时,荷兰人进入美洲,与葡萄牙争夺巴西,并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它的首府是新阿姆斯特丹,1665年,荷兰人将它割让给英国,英国人把这个城市的名称改为纽约。17世纪中叶,荷兰的商业霸权在全世界建立起来,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荷兰商人的身影。在欧洲北部,通过波罗的海海峡的荷兰船只是英国船只的13倍,运送着波罗的海国家的谷物和木材的四分之三,瑞典出口钢铁的一半。荷兰人把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茶叶、印度的香料和纺织品运往欧洲各地,荷兰人在亚洲的货栈里存储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他们可以在中国的糖和欧洲、巴西以及西印度群岛的糖之间选择,一旦其他国家出现短缺,它可以源源不断的供应。这个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亚洲到美洲,阿姆斯特丹眼观全球,操纵着整个世界市场。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