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富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题富豪-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晓群是家里最小的,上面有6个姐姐,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自然备受呵护和宠爱。由于家里孩子多,生活清苦,他从小就被寄养在生活相对富裕的罗山头村的姥姥家。
  严晓群的老师对严的印象依然深刻:用功,聪明,不顽皮,不活泼,不爱说话。严晓群低调的性格是从小养成的,后来,很多人对严晓群的印象就是不爱说话,即便说了,也很少有人能听得懂。因为严的老家溧水县和风镇紧邻江苏省高淳县,那里的人都说一直是一口纯正的高淳话。在江苏有句俗语:“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说‘鬼’话”。因为这种方言发音轻,语速快,多用浊音,外人很难听得懂。严晓群走南闯北,没办法改变的就是这口高淳话。这也让他几乎无法与周围人交流。
  高中毕业后,16岁的严晓群考到了常州市无线电工业学校。198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南京市的土壤仪器厂,这是一家隶属于南京市电子工业局的市属国营企业,现在叫南京土壤仪器有限公司。
  毕业后的严晓群依然保持他的个性,内向,不爱张扬。但这个时候严的低调已经无法掩饰他的才气的显露。当时的一位厂长曾经在全体职工代表大会上当众宣布,严晓群就是厂里面向21世纪的人才。
  正式基于这样的认识,1985年,进厂才两年的严晓群就得到了半脱产学习深造的机会,工厂出钱培养他去读华东工学院应用电子专业的本科夜校。
  第二年,21岁的严晓群被提拔为厂里最年轻的技术科长。1988年,他完成了本科课程学习,并在这期间娶妻生子。毕业后不到半年,严晓群先后就有两项发明在国家专利局取得专利,被称作“小小发明家”。

严晓群:“金手指”沉迷资本扩张(2)
尽管有厂里的培养和重视,但严晓群始终感觉怀才不遇,在一些新产品开发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的问题上,比较超前的严晓群与厂领导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当时他在厂里搞过一个风力发电机的发明,后来由于资金等原因,没试验成功,也就不了了之了。
  国企机制无疑约束了严晓群的发展,他自觉才华受到了压抑,对国企机制也越发失去信心。随着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头脑灵活的严晓群开始不安于土壤仪器厂这块方寸天地。
  1989年,严晓群私自将自己的一项发明拿出来与常州一家企业合作,生产与厂里产品相关的竞业产品,这让厂里感到很愤怒,于是勒令他停止与常州企业的合作。领导也知道严晓群是个人才,对这样的事情也打算大事化了。
  但此时的严晓群的耐性已经被压抑到极点,随后就开始故意旷工,几个月后,已经决心自己创业的他和工厂彻底闹翻,被厂里开除了。
  创业,发展实业
  被厂里开除后,严开始寻找机会,在外流浪了几年,期间为了生计在各地打工。
  1992年春,严晓群来到中科院南方新技术产业集团南方公司工作。这期间严晓群发明了伪币识别仪。当时,银行使用的美钞检伪识别仪,对一般的人民币都能识别,而对10元的人民币,却毫无办法。学电子技术的严晓群灵机一动:这并不难呀,从本质上来说,人民币和美元在防伪技术上有相通之处,那么,防伪识别仪器的原理也应该是相通的,最大的区别只是参数上的不同。严晓群叫人买来几台防伪识别仪,在家里做起实验,反复多次获得成功。
  于是严晓群开始创业,除了中科院南方信息所的支持,他还具备别人所没有的便利条件:除了他的父亲在银行工作外,他还有一个姐姐和姐夫在银行工作,而现在溧水县农行的工会主席也是严的姐夫。所以,在创业资金方面,他还是有独特条件。
  1992年8月20日,严晓群在中科院南方信息所的支持下,成立股份制的南京斯威特电子仪器厂。公司成立第一年,防伪识别仪在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在1993年通过改制,中科院南方新技术产业集团彻底退出斯威特电子仪器厂,斯威特的资产已经达到了300多万元。成立的时候,这是严晓群的“第一桶金”, 也是斯威特原始积累的开始。严晓群趁势,成立了南京斯威特新技术创业有限公司,就是现在的斯威特集团的前身。
  严晓群的头脑灵活,这是一个共同的评语。从防伪识别仪、点钞机,到点对点微波通信接入设备、光纤ISDN接入设备、ADSL接入设备等等,在通信、IC、环保等新兴产业中,他都能抢得先机。这也让他深深信服速度的重要,抢先一步是他创业成功的秘诀。
  然而,如果没有遇到四通集团的段永基,严晓群在他的资本造系上的发展可能要走更长一段路。正当严晓群在科技实业突飞猛进的时候,严晓群碰到了段永基。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资本和产业运作对企业的重要性:所谓的民营企业“国际合作、行业整合与资本运作”三联动的模式,其实最关键的推动力是资本。
  飞跃,资本扩张
  此后,在南京中商上小试牛刀后,严晓群开始在资本市场上一发而不可收。
  2000年5月,严晓群吃进一钢异型(后更名上海科技),斯威特集团几乎是以一年收购一家上市公司的速度开展“造系运动”,2002年中纺机,2003年小天鹅,2004年陕长岭,短短5年时间,斯威特系已蔚然成型。其间,他还曾在广济药业、重庆实业、海南航空等股权运作中有所表现。一度被人捧为股市的八大神秘炒家之一。

严晓群:“金手指”沉迷资本扩张(3)
依靠高速运转的资本陀螺仪,他的帝国版图开始呈几何膨胀。鼎盛时期的斯威特系企业横跨了几个省、十几种产业,产业从娱乐业、媒体,到足球、地产、零售、环保等等,四面出击的斯威特大篮子里几乎什么都装。期间,他个人也获得了很多荣誉。
  2005年1月,40岁的严晓群当选2004年度南京十大经济人物时,他的获奖感言是:产业运作是斯威特集团的一个强项。
  经过5年的苦心经营,精心布局,他的产业触角几乎已经伸到了所有的热门产业里面。评委会给他的评语是:去年收购小天鹅,今年又将小鸭收入账下,他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以自身的大智大勇,完成了别人不敢做不敢想的事。
  虽然被称作资本大鳄,但是严晓群坚称自己是做产业的,“我不避讳资本运作,但资本运作是为产业发展服务的”。在进入资本市场之前,严晓群及他的斯威特确实走过了一段漫长的产业扩张和资本积累的过程。1994年,凭借点对点无线接入微波通信设备,斯威特一举赚下几千万;1998年,斯威特的年销售已经做到了3亿元。
  2000年初,上海市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促进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方向转化,一钢异型(上海科技的前身)开始寻找重组伙伴。这也正是严晓群想方设法进入资本市场,图谋第二次创业的时候。当时,斯威特在产业领域羽翼渐丰,敏锐的严晓群再次显示出捕捉机遇的本领。双方一拍即合。 2000年5月13日,一钢异型宣布,公司第一大股东上海第一钢铁(集团)以每股元,将其持有的部分国有法人股股权,转让给南京斯威特集团,转让数量为3500万股(占总股本的),转让总金额亿元。南京斯威特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成功介入上海“一钢异型”后,严晓群将斯威特旗下的“南京图文科技有限公司”价值亿元的会议电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计算机信息工程、多媒体呼叫中心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并入上海“一钢异型”。当年12月1日,一钢异型更名为“上海宽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科技)。严晓群四两拨千斤,斯威特集团以1亿元的代价相对控制了亿元的市值,以及亿元的总资产。随后,为加强对上海科技的股权控制,斯威特的关联企业南京泽天投资以每股元价格,收购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持有的全部公司国有法人股19554508股(占总股本的)。
  这是严晓群在资本市场的成名作,他用极短的时间演绎了一个点石成金的神话。上海科技2000年年报显示:自2000年下半年斯威特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主营业务利润4413万元。由于产品赢利能力强,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达到元,是每股收益的倍。2001年4月,上海科技以复权后涨幅居A股第8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为纪念中国股市诞生十周年而举办的“十年陈股香”、“十大牛股”。严晓群就此成名。
  2002年是斯威特成立的第10年,这一年,斯威特拿到了6个国家863项目,并成为拥有50多个成员单位,年销售收入45亿元的跨产业、跨国企业集团,形成包括电力设备、通信器材、IC设计等三大产业的100多项高新技术产品。
  这一年,严晓群意识到,承载他所有实业梦想的产业发展还没有完成。“从产业整合的角度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基本上是不够用的”,严晓群说。于是,连续四年都戴ST大帽的中纺机进入了他的视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严晓群:“金手指”沉迷资本扩张(4)
ST中纺机的前身——中国纺织机械厂建于1920年。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同年在A股、B股上市。1990年代末,我国纺织工业结构调整和东南亚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使辉煌一时的中纺机沦为著名的“老病号”。身为超大国企的大股东决意抛掉这个包袱。
  2002年2月,斯威特旗下控股子公司江苏南大和关联公司,以每股元的价格分别出资1501万元和466万元购得ST中纺机29%和9%的股权。“斯威特系”开始名噪中国资本市场。
  斯威特进入中纺机后首先要做的还是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最终恢复再融资能力。在严晓群的运作下,2003年4月1日,因中纺机2002年实现赢利,每股净资产值达到元,公司股票撤销特别处理。ST中纺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