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富豪》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题富豪-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威特进入中纺机后首先要做的还是注入资产、提升业绩,最终恢复再融资能力。在严晓群的运作下,2003年4月1日,因中纺机2002年实现赢利,每股净资产值达到元,公司股票撤销特别处理。ST中纺机“咸鱼翻身”,成功摘掉了ST帽子。在外人眼里严晓群仅接手百日,上市公司就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严晓群再次让资本市场刮目相看。资本大鳄名声大振。
  已经“染指”过四家上市公司的斯威特,深深体会到只有控制权在握才能在资本运作方面大有可为。从南京中商、广济药业退出,和从上海宽频科技尝到的甜头形成鲜明的对比,斯威特将手伸向了下一个目标。
  2004年3月,轰动一时、一波三折的小天鹅收购事件终于以严晓群击败格林科尔等强劲对手而收尾。严以87303万元的价格,购得小天鹅1亿多股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取得小天鹅集团的绝对控股权,间接控股上市公司*ST天鹅。
  2003年8月,斯威特宣布以旗下四家公司收购无锡小天鹅的母公司——小天鹅集团100%股权。后者持有小天鹅股份的股权,位居第一大股东。
  击退刚刚“拯救”了科龙的顾雏军,可以算严晓群的得意之作。斯威特对小天鹅承诺的“四不政策”(高管、品牌、产品、办公地点不变)。不过,无锡国资委最后还是“留了个心眼”,最终保留了35%的国有股权。结果,南京斯威特集团和西安通邮科技分获得小天鹅集团17%和48%的股权,总价亿元。
  小天鹅2002财年亏损额高达亿元,2003年却一举实现净利润3600万元,成功摘除ST帽。小天鹅的扭亏为盈当然不能算在年末才入主的斯威特账上。有意思的是:小天鹅2002、2003年销售额均为29亿元;2002年三项费用(营业、管理、财务)合计占年销售额的比率,从上年度的27%劲升至42%;而扭亏的2003年却只有;其后的2004、2005两个年度也只有约20%。看样子,小天鹅方面对“顾氏扭亏”早已心领神会,所以他们不需要顾雏军,而选择了严晓群。2004年,斯威特说服无锡市国资委减持至,斯威特系则以现金增持到。
  小天鹅与斯威特以前玩过的上市公司大不相同。一是品牌知名度高,二是现金流巨大,每年销售、采购流水超过50亿元。这两点也正是顾雏军看上小天鹅的原因。控股小天鹅是严晓群的登峰造极之作,但代价不菲。斯威特入主上海宽频实质上没出钱,控制中纺机也只花了1500万元。总的来说只见斯威特往家倒腾钱,不见它花钱。如今,为迎娶小天鹅,斯威特一下花出7个多亿的真金白银,资金链断裂的祸根正是此时种下的。
  2004年9月,斯威特以零价格获准重组资不抵债的长岭集团(净资产为亿元,资产负债率189%)。2005年3月,陕西省国资委与斯威特旗下西安通邮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后者成为ST长岭(000561)的第一大股东。斯威特承诺,将全部承接长岭集团的债权债务及在册职工,并在正式入主长岭集团后的两年内实现冰箱主业彻底扭亏。按约定,斯威特将陆续投入亿元,其中亿元用于长岭的冰箱基地建设,亿元用于生产线改造、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亿元为流动资金。与此相对应,陕西省政府也要掏出真金白银,帮助长岭恢复生产、安置员工。斯威特还承诺再投15亿元,使长岭冰箱3年内产量突破100万台;组建电控和电检设备的生产和研发基地;注入斯威特集团的通信、数字家电等高新技术资源,整合长岭集团通讯、软件类资产…… 。 想看书来

严晓群:“金手指”沉迷资本扩张(5)
2005年5月,斯威特收购小鸭集团洗衣机业务获得正式批准。据悉,收购小鸭的方案基本上和收购长岭冰箱的方案相同,以零价格获准重组。目前,小鸭是斯威特非上市资产中较优质的一块,无论如何不会成为斯威特的包袱,必要时卖掉,多少还会有点收益。
  除几宗大手笔的整合计划,斯威特还以8000万元获得东南大学阴罩式等离子电视项目技术。这个战役的胜利靠的又是斯威特的惯伎:宏伟蓝图加慷慨承诺,在对价支付上做文章,就是俗语里讲的“说大话、使小钱”。蓝图是投资50亿元打造中国最大的等离子屏和整机生产基地;支付方式是合同生效后先给2000万元,产业化阶段后再支付2000万元,量产规模达到30万台后,按照销售收入的的提成支付另外的4000万元。
  十多年来,斯威特一直专注发展它的高科技产业。而严晓群显然不满足于这些。转变开始于2003年,目标是看起来和高新技术风马牛不相及的体育产业。2003年初,严晓群出资1800万元,买下辽宁青年足球队,成立南京有有足球俱乐部。
  除控制四家上市公司之外,斯威特旗下非上市产业也颇具实力,比如苏州国芯、无锡意源和东大集成。苏州国芯的主要产品是32位嵌入式CPU、税控机芯片和U盘芯片;无锡意源的主要产品是税控卡和用于信息安全的芯片;东大集成则主要生产GPS系统和银行小额结算系统等产品。随后,严晓群又做了两件事,斥资五六亿元,在全国范围类有声有色地整合电视频道和平面媒体,同时瞄准国际上一些希望进军中国市场的品牌,成为它们在国内市场的代理人。斯威特还涉足了家电大卖场和平面媒体。一个以体育产业带动消费品牌、以媒体资源带动体育产业和消费品牌的产业链已具雏形。
  在认识段永基以前,严晓群的产业发展一直是加法式的成长。经过段永基的提醒后,严晓群开始了乘法式的飞跃。斯威特的取意就是SVT即S=VT,路程等于速度乘以时间。严晓群的目光越来越关注于长远。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造系成功的严晓群开始期待斯威特系下一个10年的辉煌。
  发展,控制资本
  一路风光的严晓群,一面享受着各种各样的光环,一面饱受质疑:斯威特资本运作频频出手,钱从何来
  2005年4月20日,南京市统计局排出2003年度全市工业企业40强,斯威特集团以年营业收入75亿元(不包括小天鹅)、利税亿元排名第六,仅次于扬子石化、熊猫电子、金陵石化等老牌特大型企业,高居新兴民营企业榜首。
  正所谓盛极而衰。2005年1月,上海科技董事长张杰因2003年11月“上海易美通信”股权转让披露不及时而被公开谴责。11月15日,上海证交所再次公开谴责了上海科技的两项违规行为——当初斯威特对上海科技疯狂“提款”东窗事发:一是于2004年变更募集资金投向,二是斯威特集团所属关联企业南京口岸以代为采购设备为名,占用上海科技资金亿元。
  2005年11月,在被上海证交所严厉谴责之后,上海科技终于发布公告称被斯威特关联企业占用了亿元资金。瞬间,斯威特危机瞬间爆发,成为各方质疑的焦点。银行、相关上市公司和债权人纷纷开始了对斯威特的严防死守。斯威特救火行动一度几乎奏效。一方面,对外方吹嘘实力,区区几个亿不在话下;另一方面与上海科技达成了“一揽子”偿还计划:斯威特方面在2006年4月底前归还7000万元、2006年6月底前再归还8000万元、2006年8月底前再归还6700万元,合计现金亿元。另外,作价亿元的一块资产已经被采取措施。 。 想看书来

严晓群:“金手指”沉迷资本扩张(6)
由此,严晓群的造系的资本运作才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入主上海宽频科技(以下简称“上海科技”)之后,斯威特开始了以这家上市公司为“提款机”的恣意妄为。
  为了保证提款通道的便利、通畅,斯威特集团副总兼财务部经理张杰被派到上海科技任董事长。2000年8月23日,上海科技股东大会即通过了以亿元收购成立仅半年的斯威特数据图文公司(以下简称“图文公司”,后来成为“南京宽频”的核心资产)99%股权的决议。转让价按股权所对应的注册资本厘定(注册资本为亿元)。亿元现金对价中的5545万元为公募剩余资金,其余为出售热轧钢管分公司资产所得及银行贷款。
  该谴责披露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斯威特旗下的南京口岸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口岸公司)和江苏金捷国际货运运输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金捷公司),共拖欠上海科技资金超过亿元。
  5年前,严晓群以亿元的代价入主上海科技,5年后严晓群所控制的公司占用上海科技资金达亿元,而截止到2005年9月30日,上海科技的净资产也不过为亿元。
  尽管摘帽、保牌玩得干净利落,但中纺机的质地和股市的大环境使得中纺机再融资遥遥无期。2003年净利润急剧回落到1380万元,2004年为649万元,2005年报出5亿元巨亏。于是,中纺机的“价值”就主要体现在担保上,到2004年底,其提供的担保总额超过1亿元(主要担保单位为华源凯马股份有限公司和三毛公司)。不过,中纺机的担保也是为了自救,经营亏损的黑洞也需要银行资金填充,对外担保是换得被担保的条件,与人方便自己方便。2006上半年,对外担保发生额就接近1亿元,与同期的营业额相近。中纺机在斯威特手下被当作了担保公司!
  2002年11月5日,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与严晓群控制的江苏南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高科)分别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和《股份托管协议》,将其所持有公司国家股103556546股(占总股本的29%)转让给南大高科,每股元,总转让价为1501万。
  2002年11月,双方又签署《中纺机股份转让和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各方约定,斯威特及其下属公司重组中国纺机后应增资优质资产3个亿,“资产注入应在股份转让协议生效后四个月内完成”。
  2002年11月底,斯威特集团仅通过股权捐赠近1个亿的“所谓优质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