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破冰之旅 作者:张胜友-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入率率才达到30。75%,大学入率率为16。98%。而美国的中学入率率高达99%,大
学入率率达到58%;苏联的中学入率率为96%,大学入学率为21。2%;日本的中学
入率率达到92%,大学入率率达到30。2%。以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为例,美国为531。
3人,苏联为197。2人,日本为206。5人,我国才11。8人,还低于印度的70。5人、埃及
的123人。
    近年来农村小学、初中的流失生不断增多,从而成为“廉价的小徒工”。他们
去从事普通工、挖土工、搬运工、纺织工。无照商贩,或沿着城市公共汽车路线一
路拣拾遗弃在地上的废旧汽车票,或终年终月终日都在农村私人承包的小块土地上
从事农耕劳动……这样使得童工的队伍一天比一天壮大。
    据《中国法制报》透露,在南方的福建省,发现有三百三十多名不足16岁(国
家规定从事劳动的法定年龄)的儿童在闽侯县的14家纺织厂里从事体力劳动。
    郭亮自称他14岁了,事实上他刚满10岁,每天清晨,他肩上挑着棉套出发了,
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穿行,甚而挨家挨户叩门大声吆喝兜售他的棉絮,每卖出去一
个他可进项二元钱。据《北京晚报》的一位记者介绍说,在北京城从事这项买卖活
动的儿童,至少有2000人至3000人。他们差不多全都来自浙江省。就像9岁的简平叶
一样,他们每季度可赚到7000元。郭亮和简平叶同住在北京西郊租来的一间农民房
子里,和他们一起住在这间房子里的还有另外十来个同年龄的孩子,他们一个挨一
个挤靠着睡在地铺上。指挥和调度他们工作的是四个五十来岁的师傅。这些“小徒
工”中,绝大多数没有毕业就离开了小学,只有郭亮的两个小伙伴说自己有能力给
父母亲“写信”——于是他们从背包里翻找出一封还没及寄出、错别字连篇、一口
气很难读得下去的“信”。
    驻北京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位代表说:“没有关于童工的官方统计数字。
但是,很容易估计出童工的数目,因为人们知道全国至少有3000万儿童(占儿童总
数的20%)没有读到小学毕业2另外,有5%的儿童是文盲。”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最近的估计,有三分之一的中国儿童所受教育不满五年。据报界披露,在某些县里,
受教育不满五年的儿童的百分比竟高达88%。其中,受教育不满五年的女孩于的比
例则更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那位驻北京代表还指出:“让自己的儿女做童工的
作法对父母亲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特别是因为在有2。5亿文盲的中国,还没有经济
能力在全国各地真正实施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
    国家教育委员会1985年估计有300万女孩子(占总数的7%)从来就没有进过小
学校门。在富裕的浙江省,很多“家庭作坊”都雇用童工,其中有一多半是女孩子,
最小的只有10岁。例如《浙江工人日报》报道在小城金乡,就有四百多名儿童在服
装厂里做工,其中有半数孩子不识字。
    据1987年报界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为2。4,其中城市妇女的
生育率为1。3,农村妇女的生育率为2。6,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比城市高出一倍。
    我们再来看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1988年上半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的
另一组数据:北京的多孩率为1。79%,上海的多孩率为1。12%,天津的多孩率为2。
59%,全国城市街道的多孩率平均为1。19%;全国县属乡的多孩率为17。63%。农村
的多孩率是城市多孩率的15倍。
    我国的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5年。据1987年的统计数字:
全国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约占总人口的0。88%;工业部门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
职工总数的2。8%;工人中,80%的人文化水平达不到初中毕业。全国文盲、半文盲
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些文盲、半文盲人口92%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而农村
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44%;15岁至19岁人口中近半数没有受过初中教育,
25岁以上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9。7%。一次别出心裁的普查,
对50岁以下的妇女按文化程度分类统计表明,平均生育子女数分别是:文盲5。86个,
小学水平4。8个,初中水平3。47个,高中水平2。85个,大专水平2。05个。
    上述三组统计数字,不容置疑地让我们得出了如此令人惊骇的结论:愈穷愈生,
愈生愈穷;愈愚愈生,愈生愈愚!
    这不但直接影响到我国现有人口的总体素质的下降,而且毫无例外地将导致我
国下一代人口总体素质的继续滑坡。
    接着要谈谈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广泛开
展,以及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我国人民体质普遍有了增强,人口
发病率、死亡率迅速下降,平均寿命大幅度上升,昔日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状
况早已不复存在。
    在此,我们还不得不指出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另一个负面——
    据1987年4月1日进行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推算: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
约有516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有残疾人的家庭约占社会家庭总数的五分之一,
比例之高令人咋舌。其中:听力语言残疾患者1770万人,智力残疾患者1017万人,
肢体残疾患者755万人,视力残疾患者755万人,精神病患者194万人,综合残疾患者
673万人。
    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有各种先天缺陷患者3000万人,其中0岁至14岁儿童
智力低下总患病率为1。07%,他们中间又有五分之二属于较重智力低下者,这就意
味着约有120万程度较重的弱智儿童需要特殊照顾。
    据全国945所医院对120万围产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共查出病种111种以上,出生
时肉眼可见的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3。2%,包括有严重出生畸形无脑儿。脊柱裂、唇
裂、胯裂、唇胯裂等等。这样,我国每年约有38万肉眼可见的异常婴儿出生,约有
85万婴儿有生理缺陷,我国的先天致残率已超过50%。天津市儿童福利院近年来收
养的弃婴,年递增率为33%,其中除一部分健康女婴外,绝大多数属痴傻、严重畸
形婴儿。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三亿多少年儿童中,由遗传因素等原因造成的
残疾及智能低下者占到3%,高达1000余万人。
    在城市已经实行围产期保健之后,不少农村地区的孕产妇却连最基本的医疗卫
生条件都还得不到保障,接生设备更谈不到。正如一首顺口溜所唱的:“一盆草木
灰,一个棉花套,一把小剪刀,再熬水一锅……”其结果,在城市婴儿死亡率已占
不到1%的情况下,某些边远农村山区婴儿的死亡率却高居15%。而恰恰又是广大农
村的孕产妇们,始终在顽强地不屈不挠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生育着。可想而知,在
广大农村地区病残新生婴儿的比率,只会是一笔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了。
    就健康状况而言也不乐观:我国青年中营养不足者占28。9%,少年中则占到36。
16%。有关专门机构曾进行过一项独特的调查:中国男女儿童在12岁时,身高比日
本同龄儿童分别低7。2厘米和5。75厘米,体重轻9公斤。
    儿童的状况困扰我们,老年人的状况同样困扰我们。
    我们再来看一幅生机盎然的都市社会景观:每天晨曦微启,大街小巷欲醒未醒
之际,各处含苞带露的公园里,或枝叶扶疏的街心绿地上,早已汇聚着成千上万舒
展手臂,扭动腰肢,做出种种“高难动作”的老人们——这就是被西方国家形象地
戏称为“白发浪潮”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前景是:目前已拥有9000万年逾花甲的老人,约占总
人口的8。4%;到本世纪末,这支“队伍”将扩展到1。3亿人,占总人口的11%;按
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就算是老年型国家—
—这表明我国很快将正式步入“老年型”国家;到公元2025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
激增至2。8亿人,全国平均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我国人口老化速度之快,
与世界公认的人口老化最快的日本己是并驾齐驱了。人口快速老化除了会导致劳动
力资源的老化与不足,最终必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外,日渐庞大的老年群体,
也势必向社会提出越来越多的特殊需求。
    笔者在这一节里实录了如此众多有关的调查统计数字,并不是要展览我们中华
民族的悲哀,而是为着面对现实,正视现实,警醒国民,以期引起疗救!

                2  重男轻女——封建老树上结出的一只苦果

    自从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德训诫之后,传宗接代、
延续香火的宗法观念,千百年来一直像绳索一样牢牢捆住了中国人的灵魂,进而积
淀为民族心理深层结构中摇撼不动的永固大厦。
    也正是在这一社会各阶层共同严格恪守的道德规范的涵盖下,男子——成了
“种子”、“根”、“苗”、“香火”、“顶门柱”。老人死后坟头的“哭丧棒”
等等的代名词——成了家族乃至国家人丁兴旺的惟一标志(在此,女人显然被忽略
不计了)。
    于是,生男孩始终成为中国人生育追求的第一目标。
    历史的巨大惯性力一直延冲至今日——
    东北。一农妇接连生下四个女孩之后,丈夫的脸黑得像是堆满了烈性炸药,一
点就爆,出口伤人,动手挥拳,怪她的肚子是没用的“窑”,火再旺也烧不出块
“金砖”来。于是,这个家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摔盆子砸碗碟,再也过不
下安生日子了。她一遍又一遍给观音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