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话太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话太宗-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隋文帝不听。后来高颎率满朝文武苦谏,隋文帝终于同意撤去廷杖,并不再在朝堂上治罪。但没过多久,有人向他进谏,触了逆鳞,他又想打人,找不到廷杖,就拿马鞭打,打完又恢复设置廷杖。又没多久,隋文帝又生了气,又要在朝堂上杀人,兵部侍郎冯基固谏。隋文帝一怒之下把冯基也杀了,但没过多久又非常后悔,责怪大家为什么不劝阻他。

那隋文帝这样随意治罪,是不是因为没有张释之那样的良臣?应该说不是,甚至还更多。除了舍身卫法的冯基,还有大理少卿赵绰、亲卫大都督屈突通都曾在他暴怒时死谏,隋文帝冷静下来都会夸奖他们的忠直,但他们的意见并未被采纳。最悲愤的还是御史于元日不,有一次他弹劾有些武将衣着不整。隋文帝说:“你自己是御史,还穿得这么随便,管人家武夫?杀了!”且先不论于元日不弹劾得对不对,御史的本职工作就是弹劾,对了就处理,不对就不理,断无弹劾得不好就处罚御史的道理,何况还是要杀?谏议大夫毛思祖忙为部下请命,未料一起被杀!这确实太令人寒心了,晚年的隋文帝喜怒无常,严刑峻法与自己的立法精神相去甚远,甚至出现过在朝堂之上亲自拔剑砍人的不理智行为。这也正是隋文帝立下不朽功勋,却很难得到史家一致赞誉的重要原因。

隋文帝待人的态度更令人捉摸不透。他听说百姓饥荒,就流涕自责,自己也不吃饭。他还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对待上访群众态度极其和蔼,而且要是走在路上遇到有人负重前行,都要上去帮一把。但他对待身边人的态度又耐人寻味。高颎是隋朝第一功臣,与文帝亲如袍襟。当初高颎率大军平陈,有小人进谗言说他有异志,隋文帝毫不犹豫就把这人斩了,足见他对高颎是推心置腹。但后来隋文帝因为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疏远了高颎,在他连任十九年左仆射马上就可以光荣退休时将其耻辱地削职为民。类似的还有苏威、郑译等重臣,尽管这些人到隋炀帝朝又多起复,但隋文帝晚年已是孤苦伶仃,好友皆形同陌路。这些老臣自身自然也有一些不对之处,但都不至于割席断义。隋文帝一方面对他们肝胆相照,一方面又翻脸如翻书,最后都不给人家台阶下,他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态,我们从现存史料中已经很难找到答案。

对此,我们试从管理心理学角度解读:隋文帝本身的个性相当差,但作为国君的规范管理意识和历史责任意识又相当强,长期逼迫他在一个规范的体系下用理性强行压制感性。

隋文帝所处的时代非常特殊,是决定汉民族能否走出长期低谷,重回盛世的关键。显然他已经意识到了肩上这份特殊的责任,同时也很清楚自己确实是个才能平庸、性情怪异之人,所以他以一个先进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来替代个人英雄主义。体系所产生的细节其实大多不能遂他的情意,但清醒的头脑又告诉自己:这才是对的。所以,除了有时实在忍不住,他都强忍着感性的痛苦,理性容忍科学的体系。也正因如此,我们从史书上简略的记载,看到这个人物身上净是用理性压制感性时激烈的矛盾冲突。

当然,除了个性瑕疵,隋文帝还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他的子嗣问题。这个问题常为后人所诟病,更涉及到隋朝二世而亡的许多现实因素。

可怜一片父母心

隋文帝有一件引以为豪的事,那就是他和独孤伽罗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说实话他俩这段爱情故事是现代人很难理解的,完全达到琼瑶小说的级别。然而众所周知,琼瑶阿姨是打好了草稿吹的牛,所以当这种爱情故事出现在正史中就很难理解。

隋文帝娶独孤伽罗后再不纳妾,即便后来当了皇帝也绝不纳妃。相传两人曾发下海誓山盟,永不变心。虽说这种誓言在某些现代人看来并不怎么值钱,很多情圣每日必说,每说听众必不同,但在可以纳妾的当时,尤其对于皇帝来说,实在是弥足珍贵。须知他这样的大人物,在家里养一百个美女比我们宅男在硬盘里装一千个G都容易。

隋文帝称帝前深受宇文氏猜忌,独孤皇后忠心耿耿地伴随着他走过了战战兢兢的十余年,最终修成正果。或许正是这样特殊的残酷斗争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远非普通的男欢女爱可以比拟。称帝后,独孤皇后更是深明大义,堪称母仪天下的典范。隋文帝每天上朝,独孤皇后都跟着他一起,到门才回去。并反复叮嘱宦官要照顾好夫君,夫君做得不对要进谏,做得好要表扬。每天退朝时,隋文帝的老婆也已经守候在门。不可否认,在某些现代人看来,上下班由老婆全程接送,还委托人盯着您上班,还给工作打分,这简直是男人的地狱。

独孤皇后不但对夫君情真意切,也堪称贤内助,非常符合儒家对皇后的审美标准。史载幽州总管阴寿曾看到有突厥人在卖一箧明珠,价值八百万钱,想买来孝敬独孤皇后。女人最爱珠宝,这种档次的明珠寻常女人见了轻则大呼小叫精神失常,重则血脉贲张七窍流血,独孤皇后却淡定地说:“明珠不是我必需的,如今夷狄频繁寇边,将士们非常辛苦,不如拿八百万犒劳他们。”百官听说了都向隋文帝称贺有如此贤良的皇后。而独孤皇后也用真情回馈百官,她父母死得早,就以百官公卿的父母为父母,让大家都非常感动。有人感动得援引《周礼》,要让独孤皇后总管百官的妻子。不过独孤皇后却说:“如果让妇人参与政治,就会形成习惯,不可开了这个源头。”主动拒绝干预政治的机会。

独孤皇后名叫伽罗,隋文帝也有个小名叫那罗延,这是一对很信佛的夫妇,据说非常仁爱。独孤皇后每听到大理寺判处死刑,都要泪流满面,但她又重视维护法律尊严,从不徇私枉法。她的堂兄弟崔长仁官至大都督,有一次犯罪当斩,隋文帝见是她的兄弟想免罪,但独孤皇后认为不可因私废公,最后崔长仁还是被斩。而独孤皇后有一位异母弟独孤陀,史书没有详载犯了什么毛病,偷偷搞巫术,想诅咒这么好的一个姐姐,被姐夫发现后勃然大怒,应该处死。这时独孤皇后却又三日不食,坚决请命,说:“如果独孤陀是蠹政害民,妾不敢说什么。但现在是妾身的原因,希望能饶他一命。”最终独孤陀减罪一等免死。可见独孤皇后很明事理,既有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又分得清法理人情,着实是位法学奇才。

不过世事总是物极必反,爱得太深也有深的问题。隋文帝虽一心所属,但偶尔开开荤也可以理解。尉迟炯的孙女长得非常漂亮,在仁寿宫当见习生,有一次就被隋文帝看见了。杨叔叔见小罗莉长得这么可爱,就请她吃了一次棒棒糖。但独孤皇后知道就不得了了,居然派人去把尉迟姑娘暗杀了!隋文帝知道是她干的,但又不敢对老婆发火,骑上马就往山上冲,企图用速度和激|情来释放心中的压抑。高颎、杨素追了二十多里才追上,好生一番劝导,隋文帝才最终冷静下来,长叹一声:“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又在外面磨蹭了很久,半夜才溜回宫。

岂止是对自己的丈夫,独孤皇后还要为全天下的女人出头。她只要一听说哪家的妾室生了孩子,都要挑唆隋文帝去骂那个人。结果她自己的儿子最好色,养了一堆姬妾,还把正妻气死了,于是她对太子杨勇非常不满,对新好男人次子杨广则非常满意。后来杨广夺嫡成功,独孤皇后的妇人之见也起了很大作用。

或许有人还会怀疑隋文帝的感情真实性,要从政治角度来解读,还会牵涉到独孤信和杨忠的关系。事实上独孤信很早就被宇文护逼死,独孤氏在政治上处于极度弱势,隋文帝没必要一直害怕独孤家族。还有人要说隋文帝是个怕老婆的软蛋,这里借用叶问大师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隋文帝与独孤皇后这段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来自于同甘共苦的共同心路和始终不渝的忠贞信念,这种鲜血凝成的深情绝非尔等在QQ上钓妹妹的宅男可以理解。

隋文帝的爱情很成功,但他的儿子呢?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家庭问题,更涉及到王朝的前途气运。很遗憾,这方面隋文帝可谓史上罕见的失败者。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育有五子:长子房陵郡王杨勇、次子晋王杨广(隋炀帝)、三子秦孝王杨俊、四子废蜀王杨秀、五子废汉王杨谅,此外再无庶出。隋文帝曾得意地对人说,古代许多王朝宗室兄弟相残,都因他们同父异母,而那些同父同母的就互相扶助。所以他不纳妃,只和独孤皇后生儿子,生下来全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就不会骨肉相残了。其实,从统计学角度讲,隋文帝夫妇还是有一定道理,在他们之前,同父同母的宗室兄弟确实极少相残,多相扶助。不过究其心理学原因,那正是因为同母兄弟面对异母兄弟时自然能结成一派,同气连枝。但如果没了异母兄弟,当然就只有互相争了,所以说同母兄弟相残的历史恰恰是由隋文帝夫妇开启的。

长子杨勇在北周后期就已崭露头角,周灭北齐后出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总统北齐旧地,后回朝任上柱国、大司马领内史御正,即为禁卫军司令。隋文帝登基后,册封杨勇为皇太子,参与朝政。杨勇参政初期表现不俗,似乎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位还不错的皇帝。事实上,隋文帝夫妇极其重视教育,五个儿子都有经天纬地之才。杨广、杨俊、杨秀都长期担任行台尚书令,主政一方,身经百战,为隋朝的统一和治理立下了不朽功勋。幼子杨谅出道较晚,成年后也出任并州总管,奋击突厥,表现也不错。

那既然这样传位给长子,几个弟弟齐心辅佐的圆满安排是不是就没悬念了呢?恐非如此。皇帝谁都想当,虽不是长子,机会渺茫,但亦非绝无可能。几个儿子都很能干,这是同质,如果要竞争,就必须突出特质。次子杨广抓住了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